强刺激又来了?住建部长一锤定音,2025起,楼市或将有“大调整”
创始人
2025-05-19 09:04:52

楼市下行,房子难卖,急的何止是开发商炒房客,那些即将结婚、孩子即将上学的家庭,也在为买房着急不已,土地收入锐减,地方也在加大刺激力度。

然而住建部部长则表示,未来楼市的发展方向将会转变。2025年起楼市或将迎来大调整,强刺激即将到来。

.01

房地产市场的变迁

先是2015年开始快速上涨,让年轻人望楼兴叹,只能降低品质租房生存。再到2020年疫情冲击,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房屋销售同比快速下行,

紧接着,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房企融资愈发困难,多重压力下,近两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数次降价,一些三四线城市更是跳水严重。

持续性的价格下行并没有激起人们的购房意愿上升,反而加速买房子的信心下挫,持币者观望情绪浓厚。

也正是同一时期,房价的持续下行也浪炒房客群体心理发生了转变,纷纷加速逃离,加剧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

而多空双方的较量,一旦空方占据优势,想要逆转就没那么容易,即使这几年几次阶段性的政策放宽,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急需一支“强心针”。

随着住建部部长释放出未来楼市的变迁信号,业内开始认为,2025起,楼市可能会迎来“大调整”。

.02

强刺激再度来袭

1.现房销售。

这几年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但效果并不明显,接下来,现房销售即将来袭。对此,住建部长在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指出:

“各地要积极开展现房销售试点,房地产行业要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此后,已经有地区展开试点,一旦这个措施全范围内实施,意味着以后咱老百姓买房不再有后顾之忧,不再担心买到货不对板的房子,更不用担心买到烂尾,这一措施将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降存量房贷利率。

过去,降房贷主要针对的是新增购房群体,从过去的5.8%利率下调到3.3%,购房成本下降幅度接近一半,利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

但这一次,降低成本的目标群将面向存量房业主,8月份银行高层会议已经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存量房贷利率变革,将成为必然。

这场变革将逐步转化为普通人的实际收益。100万的贷款,在政策的落实下,每月大概率能节省1000元。

另外,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而我们购房人大部分的房贷都与LPR挂钩,LPR下调,就意味着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再度下降。

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意味着生活负担的减轻。

而且,显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相信还将有更多利好政策,不仅为老业主减轻压力,还将以更多利好政策吸引新业主的加入,

总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家采取强刺激政策,是对房地产市场负责任的表现。

.03

市场发展前景

虽说房子的投资属性越来越弱,但是从居住角度出发,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改善需求以及旧改推动。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住房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货币化安置拆迁老旧危楼,这些措施已经在各地加速落地,都会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分化加剧。

大城市的资源配套优势,将更具备人口虹吸效应,带来持续性的人口流入,从而给城市形成更多的住宅需求。

比如城镇住房拥有率95%以上,但这只是全国分布,随着地域优势的突显,未来城市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迁移将愈发明显。

比如二线城市去到一线城市,三四线去到一二线,县城去到中心区…这些都会带来一些城市的住房需求,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但,更多城市将也会因为人口快速流出,加剧市场下行,分化将愈发激烈。

总之,短期市场已经呈现房子供应过剩的态势,但长期来说,地产行业的地域分化将越发明显,这对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如果房企想长存,就要打破商业地产同质化的藩篱,调整战略布局。既要优化已有的业态,还要实现地产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注重产业链的形成,如开发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休闲地产等。

只有这样,房地产行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当前地产企业的困境同样也给新购房者们提了个醒,买房不仅仅要考量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如买新房,房企的信誉和实力也尤为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那台罩着布的电话机 在那间略显陈旧的房间角落,静静伫立着一台罩着布的电话机。那布仿佛是它的一层神秘面纱,隐隐遮住了它的全...
原创 1... 兄弟们,我是帮主郑重。今天一大早看到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的发言,这可是个...
零一万物联创、预训练和C端产品...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智能涌现》从多名独立信源处获悉,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谷雪梅在近期离职。在零...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40亿港元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5月19日13时35分,南向资金净买入超40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262... 请你提供具体的“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 262 期”的相关内容呀,比如榜单的具体排名情况、涉及的领...
刺杀者山上:射向深渊的子弹 刺... 引言2025年5月14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枪击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嫌疑人山上彻也定于10月28日在...
美团王兴见了巴西总统,要把外卖... 巴西人也能喝到3元奶茶?最近的王兴有点低调,京东外卖和东哥搞得风风火火,他也没出来说什么,原来把眼光...
提振消费扩内需|优化消费环境 ... 中国商报(记者 陈晴)轻点手机屏幕,东北农村的李女士就能解锁海南鸡蛋果的甜蜜;步入实体商场,市民王女...
中电控股:派发2025年度第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19日,中电控股(0002.HK)宣布派发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第...
监管重拳出击!有人操纵市场被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连日来,中国证监会密集披露了多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和...
专访赵锡军:激发企业实践ESG...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的数量日渐增多,ESG评级也呈上升趋势。截...
出海"八大坑&quo... 作者 | 向国华编辑 | 计然 刀马编者按:今天的中国企业出海,正在走入深水区。于外,全球政治引发的...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带动效应显著 今年4月份以来,已经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超1000亿元。同时,中国诚通...
长期政策护航指数稳步上行,50... 截至2025年5月19日 13:30,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930939)下跌0.27%。成分股方...
科技主题公募基金数量达416只... 本报记者 王宁 当前,公募基金正加大科技投资布局力度,并呈现出稳定持有、回报丰厚和发展空间巨大等特征...
资管周报:公募改革频频出手:涉... ▼热点导读 5月上百只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密集下调,有产品“换锚”7天通知存款利率 首批!26家上报...
印度的难题不止印巴冲突 印度的难题远不止印巴冲突。其国内宗教矛盾错综复杂,不同宗教群体之间时常发生摩擦与冲突,这严重影响着社...
A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关注A... A股震荡分化,板块方面,港口航运、并购重组、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机器人、PEEK材料板块跌幅居前;港...
刚刚,雷军突然发文!瞬间爆了! 今天(5月19日)早上,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发文: “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 并透露...
2025 端午出游趋势:旅游市... 5月19日,携程正式发布《2025 年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报告》。在端午小长假来临之际,旅游市场呈现...
黑天鹅事件突袭、川普语出惊人!... 文章来源:公众号喵姐交易日记 周一(5月19日),美元指数跌至100.81,黄金回升至3246美元,...
2025静安文旅消费季推荐官许... 乒乓艺术家!背后击球!这位世界冠军还是太全面了!静安区文旅局邀请到了许昕作为2025静安文旅消费季的...
又一化学原料价格暴涨!中毅达股...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逸霆随着双季戊四醇价格暴涨,季戊四醇概念龙头股中毅达(600610.SH...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发布,... 5月19日,并购重组概念持续拉升,截至发稿,五新隧装30%涨停,森远股份、金利华电、光智科技20%涨...
热搜!雷军宣布,小米YU7、自... 作 者丨雷晨编 辑丨朱益民 黎雨桐5月19日,小米汽车在官方微博宣布,将于5月22日19点发布小米S...
【午盘】A股早盘弱势震荡收跌,... A股三大股指5月19日集体小幅低开。早盘两市呈现弱势震荡的格局,但上涨个股多于下跌个股。从盘面上看,...
刚刚,雷军发文谈小米造芯:玄戒... 红星资本局5月19日消息,今天上午,雷军在个人微博发长文谈小米芯片之路。他表示,早在11年前,201...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近期将出台深... 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5月19日,中国...
涉投行业务违规,多家券商遭监管... 2025.05.19本文字数:151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周斌又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
我经营14年的公司,上市前被一... 我历经 14 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公司上市的曙光。然而,命运却跟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上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