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廊坊银行的起诉,荣盛发展抛出了以物抵债方案,涉及海南和河北两处酒店资产。据悉,此次牵涉两起金融借款合同类诉讼案,涉案总金额超2亿,接近廊坊银行去年全年的净利润。”
近日,廊坊银行把荣盛发展起诉到了法庭。
根据荣盛发展发布的关于诉讼事项及债务事项的公告,牵涉两起金融借款合同类诉讼案,涉案总金额超2亿,自身为两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责任。
根据公告,2021年11月,廊坊银行通过《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向南京宁渌建设有限公司借款11160万。同日,廊坊银行与荣盛发展子公司赤城县荣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抵押合同》,由后者为南京宁渌做贷款担保。
类似于此,2021年12月,河北中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向廊坊银行借款9300万,由荣盛发展旗下南京荣盛盛景置业做担保。
但南京宁渌和河北中凯均未能按期还本付息。廊坊银行向廊坊市中院申请判决南京宁渌偿还贷款本金、利息、复利及罚息合计11918万,向廊坊市安次区法院申请判决河北中凯偿还贷款本金9296万及利息、复利及罚息,且要求荣盛发展为上述两家公司承担相应的抵押担保责任。
如今,荣盛发展貌似被“逼急”了,抛出了以物抵债方案,涉及海南和河北两处酒店资产。
根据荣盛发展发布的《关于以物抵债及对外担保的公告》,荣盛发展及其子公司陵水骏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名下两处资产(抵债资产1和抵债资产2)过户至廊坊银行,以冲减南京宁渌和河北中凯在廊坊银行的债务。
抵债资产1位于海南省,抵债金额为62003.45万;抵债资产2位于河北省,抵债金额为90078.72万。两处资产的总抵债金额为152082.17万。
不过,两处酒店资产均存在抵押限制。同时上述以物抵债协议于2025年3月28日-31日签署,资产过户截止日为2025年9月30日,协议生效条件需要经过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目前,荣盛发展实际担保总额434.44亿,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92.45%。其中公司及其控股下属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的实际担保余额66.12亿,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4.51%,公司逾期担保金额为66.74亿。
此外,荣盛发展还透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发生的其他尚未披露的未达到披露标准的新增诉讼事项主要为借款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涉及总金额约13.33亿,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8.97%。
荣盛发展及下属子公司发生新增到期未支付的债务本息11.05亿,其中包括中期票据“20荣盛地产MTN002”本息合计6.65亿。
随着地产行业下行,这位曾经的“河北王”也难免亏损命运。
2024年,荣盛发展实现营收380.09亿,同比减少35.53%;归母净利润亏损84.44亿,暴跌2293.07%。今年一季度业绩颓势延续,实现营收69.86亿,同比减少37.14%,归母净利润亏损8.95亿,减少1846.38%。
廊坊银行成立于2000年12月,前身为廊坊市商业银行,早期大股东为廊坊市财政局。2024年末,廊坊银行一共有2486名员工,已设立分支机构103家,其中廊坊地区64家、石家庄地区24家、天津地区15家。
今年1月,河北金监局批准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受让廊坊银行7.24亿股股份,使其持股比例达到19.99%,跃升为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交易完成后,廊坊银行国有股权占比进一步加强。
除了第一大股东变更,廊坊银行董事长也在去年底完成了更替。原董事长邵丽萍到龄退休,中国银行廊坊分行原行长崔建涛出任董事长。
廊坊银行近年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去年末,总资产缩水56.02亿,降至3028.36亿,是河北省内唯一资产规模收缩的城商行。更严峻的是,营收和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下跌,去年营收36.13亿,同比减少20.82%,净利润2.43亿,同比减少57.24%。净利润较2017年巅峰时期的15.7亿,跌去84.52%。
资产质量方面,廊坊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5年高于2%,去年末攀升至2.44%,同比增长20.2%,不良贷款40.66亿,增长11.15%。
去年末,廊坊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1666.19亿,同比减少7.72%,而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3.2%至161.09亿,占款和垫款总额的9.67%。
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2023年末,廊坊银行另有50.11亿投向房地产业的类信贷非标产品,投向房地产业的整体资产形成了较大的风险敞口。
而此次两笔涉诉金额超过2亿,接近廊坊银行去年全年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