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卓睿成长的三重隐忧 博时卓睿成长的三重隐忧
创始人
2025-05-28 19:40:52



近期,首批 26 只创新浮动费率基金陆续启动发行,易方达、华夏、南方、博时、嘉实、富国、汇添富等 16 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率先亮相。

在这些产品中博时基金旗下的博时卓睿成长股票让人最为担忧。

首先,作为行业老牌公募基金,博时基金的主动权益投资一直是软肋。

其次,拟任基金经理田俊维投资能力尚可,但田俊维同时还在发行另一只产品。

此外,今年以来博时基金已经有6只基金清盘,其中就包括田俊维的一只,并且田俊伟旗下仍有基金面临清盘风险。

浮动费率基金的大混战中,各家基金都在“抢夺”现有市场份额,如果募集资金不理想那么可能存在清盘风险。

可以说,博时卓睿成长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背景下发

田俊维连发两只基金

田俊维是行业老将,拥有超过 14 年的从业经验,近 10 年的基金管理经验。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卖方研究,曾在渣打银行工作,后在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担任传媒与互联网行业研究员长达 6 年。

田俊维的投资生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天弘基金任职期间(2015 年 6 月 5 日 - 2021 年 6 月 23 日),其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差异较大。

例如,天弘互联网 A 在其任期内亏损了 33.17%,而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则实现了 164% 的盈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天弘文化新兴产业由田俊维长期单独管理,这一业绩表现更能反映其投资能力,也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段是在博时基金时期(2021年11月至今)。加入博时基金以来,田俊维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博时基金不仅交予他管理博时创新经济混合,还相继为他发行了博时卓远成长一年持有股票和博时卓越成长混合,且三只产品均由他单独管理。

田俊维也不负所望,博时创新经济在同类产品中排名 85/2330,表现出色。

今年 3 月 22 日,博时基金为田俊维发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目前该产品仍在募集期。

然而,不巧的是浮动费率基金的审批节奏过快,这就导致田俊维现在同时发行两只产品。这两只基金孰轻孰重,恐怕得博时基金自己掂量了。

权益投资:博时基金的软肋

田俊维在发行一只基金时,又被安排发行备受瞩目的浮动费率基金,实际上反映了博时基金在主动权益投资人才方面的不足。

作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在权益投资领域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这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博时旗下成立超过 3 年的 115 只主动权益基金中,仅有 61 只实现了累计收益率为正。

据 Wind 数据,博时基金拥有 41 位权益基金经理,但真正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却为数不多。



在博时基金,管理基金年限超过 10 年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有四位,分别是黄瑞庆、曾鹏、陈雷和蔡滨。

黄瑞庆主打量化,其长期管理的三只基金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 5%-6% 区间,业绩中规中矩,但弹性不足。

曾鹏大家应该更熟悉了,他管理的基金放眼望去惨不忍睹。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7月曾鹏曾批量卸任多只亏损在40%以上的基金,业内传言其存在人事变动的可能性。



陈雷的业绩就更加糟糕了,在管理的三只基金全部排在同类倒数位置。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2024年A股出现一轮强劲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近15%,但陈雷的代表产品却亏损17.25%。



蔡滨曾是博时基金重点培养的基金经理,其代表产品博时产业新动力和博时外延增长主题在任期内业绩均能进入同类前 20%。

但是在2020年和2021年博时基金为他批量发行基金,由于发行时机不佳,这些基金至今仍处于较大亏损状态。

在净值未能修复、投资者口碑尚未恢复之前,蔡滨短期内可能难以重新获得市场的信任。



与上述几位基金经理境况相似的还有陈鹏扬。博时基金曾也对陈鹏扬进行了深度开发,其巅峰时期管理基金总规模达 221.52 亿元 ,最多管理多达 11 只产品。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转变以及“一拖多” 挑战,导致管理质量下滑,基金表现极不稳定。

此外,在近三年间博时基金还有多位基金经理离职,如沙炜和葛晨等,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普遍不佳。



沙炜作为博时基金为数不多的主动权益投资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也被博时基金深度开发,在沙炜离职前夕他还管理着博时丝路主题股票、博时研究臻选持有期混合、博时周期优选混合、博时研究优享混合、博时远见回报混合、博时研究回报混合和博时阿尔法回报混合等8只基金。

其中不少产品是在2021年正处于顶部发行,虽然相对排名尚可,但多数亏损,其中两只基金亏损幅度超过 20%。

博时如何挡住清盘潮?

博时基金近年来稳居行业清盘榜单前列,仅 2025 年 1 月至 5 月,该公司便有 6 只产品相继清盘,平均每月清盘 1.2 只,清盘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一周前,博时恒润 6 个月持有期 A正式启动清盘程序,这只偏债混合基金成立以来亏损 8.41%,同类排名后 10%。

一个月前,由田俊维担任基金经理的博时鑫康也进入了清盘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博时鑫康的业绩表现并不差,且连续 4 年实现盈利。即便如此,仍未能阻止机构投资者的赎回,最终导致基金清盘。

目前,博时基金旗下共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222 只,其中竟有 53 只规模低于 5000 万元,面临着清盘风险。

清盘现象的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极度不信任。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博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规模是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年末缩水约864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虽然相较于2021年有所上涨,但主要受益于指数型基金规模的攀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爽了!4.3亿分红点燃“游戏茅... A股游戏公司吉比特,在经历股价连跌后,今天终于收获一个涨停板。10月29日上午,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
发射倒计时!多系统助力神舟二十... 今天(29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
雷军低调放养,办公神器冲上15... 记者丨何己派编辑丨鄢子为雷军和金山办公,坐上快车。10月28日,其发布成绩单,7至9月,净赚4.3亿...
股权被冻结过户失败,良品铺子1... 「虎投财经」获悉,始于2025年7月的武汉国资入主事宜,在历经三个月的磋商与博弈后正式搁浅。这场交易...
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落定,后... 10月29日傍晚,科创板新材料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披露,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