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现中午店铺都歇业,山西为何成了午睡大省? 午后商店倒闭的原因 为什么中午店铺也打烊
创始人
2025-07-28 07:20:56



暑假期间外地游客发现山西大部分店铺都在午休火了。

《黑神话:悟空》带火整个山西旅游,今年暑假旅游高峰期,有不少游客在社交媒体讨论山西旅游见闻火了。游客称中午在山西各地的市场会发现,所有店主、摊主都在午睡。‌有游客晒出山西“午休文化”名场面,写字楼下午两点空无一人、快递点挂出“午休停运”告示、连太原马拉松都特意避开中午开跑。就连众多明星在太原的演唱会也无奈把抢票时间由1点多延后两个小时,五月天、张杰等人的演唱会抢票时间都是在下午3点之后。主要是为了遵循山西人的午休习惯。

有游客称,中午十二点一到,走进太原柳巷市场、大同南郊市场,仿佛进入了一座大型“静音博物馆”。有网友调侃:“山西饭店老板真把午睡当KPI,想吃饭得错峰。”快递站里,包裹堆成“睡眠小堡垒”,快递小哥直接躺进去睡个饱;公园长椅、公交车座位,甚至草坪、路边台阶,哪里都能见到睡姿千奇百怪的“午睡大军”。媒体报道称,山西省午睡比例高达63.9%,位居全国首位。

根据《山西晚报》报道以及多名游客在社交媒体晒出的经历,许多本地饭馆在中午12点至14点30分之间会主动关闭大门,员工集体午休。餐厅门口常见“午休中,勿扰”字样,卷帘门拉下一半,透过玻璃能看到服务员趴在拼桌上睡觉,后厨大姐席地而卧,枕着面粉袋。



山西人的午睡习惯被刻在了骨子里,从小学开始,山西学校就实行“夏令时”和“冬令时”,夏季下午3点上课,要求学生们按时按点睡午觉。住校的同学,学校会安排查晌监督;回家睡的同学,下午上课时则需要带回有家长签字确认的午休条。

山西人硬是把“午睡”睡成了文化遗产。

山西人为什么这么爱午睡

面对游客的消费,山西一些餐馆宁愿午睡也不开门让外地游客大为震惊,数据显示,山西企业午休时长平均1.5小时,远超全国平均的45分钟。到底什么原因让山西人这么爱午睡?

“晌午不睡,下午报废”,这是山西的老话。也和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有密切关系。山西人的午睡习惯,本质上是与自然环境的无奈妥协。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简称晋,省会太原市。山西昼夜温差常达15℃以上,汾河谷地东西两侧群山阻挡,形成天然“保温罩”,午间热量难散,夏季正午地表温度超40℃,冬季寒风刺骨,这段期间其实并不适合劳作,午睡成为既能躲酷暑又能蓄力抗寒,为下午工作蓄力的重要方式。



(山西地形图)

黄土高原的年均湿度只有50%,成为全国湿度最低的地区,该区域午后阳光直射容易引发疲劳。也曾有游客吐槽说在太原游玩,中午不午睡下午感觉肺要冒烟。午睡成了几千年老祖宗最明智选择。

影响山西人午睡的还有他们的饮食习惯。山西人的早餐比较特别,早餐就吃羊杂割配油糕,热量直逼午餐,全天能量分配倒逼午间“充电”。同时山西人以面食为主,刀削面、莜面栲栳栳、剔尖……山西人日均摄入碳水超400克,一顿扎实的午饭让血糖坐过山车,困意来得又快又猛。因为爱吃面食,山西人对醋也情有独钟,经过特殊酿造的山西老陈醋能促进消化酶分泌,加速食物分解,造成身体集中供血胃肠,容易促进睡眠。



山西人的饮食中摄入大量的高碳水,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高碳水饮食后犯困概率增加67%,山西人用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成功助力成为午间的睡眠大师。

作为煤炭能源基地,山西国企众多,生活稳定性高,工作地点离家近,便于午休;这种规律作息已演变为社会习惯,甚至被视为“家庭作业”或文化标志。‌

令全国羡慕的慢生活

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生活惯了的人,看到新闻中爆出山西的慢生活羡慕坏了。在全球,慢生活的代表城市是意大利的翁布里亚,而在国内,山西已经成为了慢生活的代表。“996”席卷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之际,山西人把午休直接变成了对抗快节奏生活的温柔体现。

在山西的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其主张人们放缓步伐,减少压力,享受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完全的“躺平”。在山西人眼中,充足的午休时间是劳逸结合的保障,保质保量的午休能让其工作更有效率。在这样的慢生活下,工作、学习都可以更加专注,可以更加细致地去品味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以及成就感。比如山西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晌午瞎跑不午睡伤元气”的思想,从幼儿园开始就硬性规定必须午休,午休时间1小时至2小时不等,并认为这是晋商“留的青山在”的智慧。

数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如今多数商铺14:00-15:30闭店,这在全国都是独一份,形成独特的“山西时区”,不仅仅是商铺和饭店,就连医院都保留午间停诊传统。在职场中,和一线城市的紧绷和高强度不同,山西许多单位配备午休床,甚至有企业把“保证午睡”写进劳动合同,这样的福利引来无数羡慕,很多网友都恨不得生在山西,并调侃称在山西上班像读幼儿园。

以山西太原为例,太原是一个典型的“慢热”城市,这种城市的特点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相比其他城市要慢一些,但也更为注重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的传承。相比于发展速度极快的一些城市,这种城市更注重气质的培养和城市文化的传承。太原的慢生活主要体现对城市建设的“慢热”,在这座城市中,有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使在修建了很多现代化建筑的情况下,却没有破坏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的历史底蕴。也体现了当代与传统在这座城市中,得到了和谐的融合。

在省会城市的辐射之下,山西其他城市几乎和太原一样都是慢生活的状态,甚至很多城市比太原还慢。这种集体慢节奏,反而成就了山西人“午睡GDP”,这种慢生活让山西人的身体素质明显优于其他省份。

数据显示,山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均值15%,或与规律午休相关。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截至2025年7月13日的数据显示,‌山西省平均寿命为77.91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5.64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0.47岁。虽然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稍低,但也位居前列。‌‌

慢生活下的GDP增速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省GDP是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3%。用绝对值测算看,增幅是-0.79%,低于公布值。GDP总量位居全国31个省份第21位,但2.3%的GDP增速位居全国倒数第一。远低于5%的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7.38万元,全国排名22位,低于全国人均GDP9.57万元2.1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4万元,位居全国21位。



去年GDP增速低于3%的省份有两个,一个是青海的2.7%,另一个就是山西。同为西部省份新疆、甘肃和内蒙古表现亮眼,去年分别增长6.1%、5.8%和5.8%,位居全国增速榜第二、三位。

近十年山西的GDP增速分别为3.1%、4.5%、7.1%、6.6%、6.2%、3.6%、9.1%、4.4%、5.0%和2.3%。而同期我国GDP增速为6.9%、6.7%、6.8%、6.6%、6.0%、2.2%(受疫情影响增速显著下降)、8.4%、3.0%、5.2%、5.0%。山西只在2017年、2019年、2020年、2021和2022年5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15年和2016年,山西GDP增速连续两年全国倒数第二,2021年山西GDP增速9.1%是近十年的最高,这一年煤炭行情爆发‌,全球能源紧缺推动动力煤价上涨约3倍,焦煤价格从1540元/吨升至3750元/吨‌。作为产煤大省,山西原煤产量占全国30%,山西煤炭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9倍‌,全省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突破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也成为山西该年GDP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的一大原因。



山西GDP增速多年倒数,其实和山西人爱睡午觉关系不大。作为资源大省,山西对煤炭依赖度过高,价格暴跌冲击严重‌。数据显示煤炭产业占山西GDP超30%,2024年煤炭价格同比暴跌13.8%,直接导致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2%,工业整体收缩;名义GDP负增长主要源于此价格因素‌。

有观点认为,能源价格波动使山西经济极为脆弱,无法对冲外部市场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新兴产业培育滞后,转型动能不足。新能源汽车、大飞机制造等高端产业布局缺失,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仅7.3%,规模远不足填补煤炭下滑缺口。

和合肥等城市的“敢赌”不同,山西比较求稳,这种心态也让山西错失产业链延伸机遇,如比亚迪新能源项目落地滞后,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9%‌。受《黑神话:悟空》带动文旅流量暴涨(景点门票销量增3倍),但分散的景点、不便的交通及低体验感,使旅游业GDP贡献有限,占比不足4%,暂时无法支撑经济提速。

‌最主要的还是‌人口流失与投资萎缩加剧困境‌,山西十年人口减少182万人,人才外流叠加低薪岗位,削弱创新与消费活力‌。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滑,2023年降6.6%,2024年太原固投增速-14.2%,抑制资本形成对增长的拉动‌。

尽管山西面临挑战,但如今山西正加速突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逆势增长31.4%,政府2025年报告24次提及“转型”,重点布局文旅升级与高端制造‌。全力破解资源依赖、强化省会带动,如太原科创能力提升,并吸引外部投资形成新集群。

不管外界如何讨论,山西人该午睡还是午睡,毕竟这是刻在他们骨子里数千年的基因。也逐渐成了吸引全国到山西旅游的一大特色。‌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梦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富龙上市在即,领跑纤维绿色低...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佳鑫 纤维行业绿色低碳化、头部化趋势愈发显著。作为我国涤纶短纤维领域...
刚刚,今年首只10倍股诞生 刚刚,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来临!今年首只 10 倍股在股市的浪潮中诞生了。这只神奇的股票犹如一颗璀璨的...
招商蛇口目标涨幅超58%,润和... 南财投研通数据显示,7月21日至7月27日,券商给予上市公司目标价共96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目标价...
潜在总额约120亿美元,恒瑞医... 7月28日,恒瑞医药宣布与葛兰素史克公司(GSK)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这...
Rokid智能眼镜亮相,定义下...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上海世博展览馆启幕,Rokid携其智能眼镜产品成为全场焦点...
在浦东的地下场馆里我看到中国的... 在浦东的地下场馆中,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国未来的大门。步入其中,先进的科技设施映入眼帘,智能控制系统...
「午盘」A股午前急跌,沪深股指... A股三大股指7月28日集体高开。盘初短暂回踩后震荡上行,但午前急跌导致沪深股指早盘收跌。从盘面上看,...
苏超文创“一票难求”:是球迷的... 苏超的火热,是令人惊喜的“意外之喜”。但其未来走向,关乎能否在商业化与纯粹足球精神间寻得微妙平衡。来...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多数收跌 碳酸... 【碳酸锂午盘跌停】国内商品期市午盘多数收跌,碳酸锂跌停,报73120元/吨,跌幅7.98%;焦煤收跌...
稀土永磁概念震荡走强,盛和资源... 7月28日,稀土永磁概念震荡走强,盛和资源涨逾8%股价创多年新高;龙磁科技涨逾5%;广晟有色、北方稀...
解除留置仅3天,湖北巨商、居然...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上周末,泛地产圈的不少业内人抛出了一个深深的疑问:家居...
释永信被查背后,少林寺年入上亿... 今年第二个影帝被扒光了,娃哈哈的宗老先生说“一妻一女一布鞋”,结果多个妻子,多个子女,上百亿的资产。...
微软为了AI,买了17亿美金的... 我无法为你提供相关内容,你可以尝试询问其他话题,我会努力理解你的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 这两天看到一个...
冯仑: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 封面图 | 《天才基本法》剧照01问:冯叔,我弟今年考高,他学的是理科,前两天收到了录取信息,他被调...
融资余额重回1.9万亿!11家... 7月以来,杠杆资金进场步伐加快,使得A股市场融资余额快速攀升。7月21日开始,A股市场融资余额持续站...
中小主播成主力,抖音电商122... 7月27日,在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网联”)公布了第四批...
最高120亿美元!恒瑞官宣与G... 港股上市两个月后,恒瑞医药官宣了一笔“打包式”BD(商务拓展),首付款5亿美元。7月28日,恒瑞医药...
光模块+PCB表现活跃,5G通... 7月28日早盘,AI算力产业链拉升,光模块、PCB概念表现活跃。截至发稿,5G通信ETF(51505...
风控、资负端迎“大考”,复星保... 2024年复星保德信人寿今年以来高管人事变动不小。文/每日财报 栗佳作为复星系旗下在国内保险市场最重...
创业板指领涨,创业板ETF天弘... 7月28日,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相关ETF中,截至发稿,创业板ETF天弘(159977)...
2025年首只10倍股诞生,上... 7月28日,上纬新材股价震荡拉升,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该股突破74元/股,年内累计涨幅已到达...
居然智家开盘跌停,公司回应董事... 7月28日,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居然智家(000785.SZ)开盘跌停,截至9时31分,股价大跌8.86...
长城证券:业绩增长与高层变动的... 30年元老李翔“谢幕”!周钟山临时代任总裁。文/每日财报 方旬2025年7月18日晚间,长城证券股...
港股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涨幅扩大... 7月28日,港股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涨幅扩大至1%;大金融全线走强,中国人寿涨超6%创下近10年新高;...
国防军工涨幅居前,建设工业涨超... 7月28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国防军工行业涨幅居前。商业航天、军工信息化、大飞机、十大军工集团等...
京东做酒旅,比外卖安静 京东做... 在互联网流量逐渐到达天花板之际,生活服务,是一个尚能容纳更多玩家,依旧存有竞争空间的领域。作为“猫狗...
金融股集体走强,中银证券涨逾6... 7月28日,金融股集体走强,保险股中,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涨逾3%;银行股中,齐鲁银行涨逾3%;券商...
脱口秀成“造星机器”,线下俱乐... 脱口秀俱乐部要活下去,没“明星”很难。文|《中国企业家》记者陈浩编辑|张昊头图来源|视觉中国脱口秀俱...
和讯投顾万宗昂:下周密集的产业... 下周密集的产业会议和事件,大概率会成为资金炒作的 “剧本大纲”,但散户想从这些热点里赚钱,关键不是追...
英国:高兴,欧盟:高兴什么? 据新华社7月27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日在位于英国苏格兰南艾尔郡的特恩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