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亿的寒武纪,它配吗? 5000亿的寒武纪,它配吗?
创始人
2025-08-26 19:52:41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一夜之间,AI芯片龙头寒武纪成为了“平替之王”。

在燥热的资本簇拥下,寒武纪最终从一众科技股中突围,股价飙升突破1300元,市值冲破5500亿,年内累计涨幅高达84%,甚至有人认为它将会替代茅台成为新一代股王。

消息面上,点燃这只股的导火索是DeepSeekV3.1的发布。这款新模型支持专门为国产芯片设计的FP8精度,能让芯片性能翻倍、功耗降低。再加上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的消息,市场对国产算力的期待一下子拉满。

这家龙头企业背后站着的,是85后陈天石和他哥哥陈云霁。这对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来的兄弟,9年把一家90万注册资本的小公司,做到了近6000亿市值。陈天石持股29.63%,身家超1500亿。

但疑问也跟着来了,这对兄弟打造出来5000亿“帝国”,到底是国产芯片的希望,还是资本泡沫堆出来的幻觉?

PART.01

“天才少年”的开挂之路

寒武纪的故事,要从两个“天才少年”说起。



(陈云霁(右)、陈天石兄弟)

哥哥陈云霁,1983年生,14岁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进了“龙芯”团队,成了里面最年轻的成员。24岁博士毕业,后来升成了研究员。

弟弟陈天石,比哥哥小两岁,几乎复制了哥哥的路。16岁考进中科大少年班,一路读到计算机博士,之后也进了中科院计算所当研究员。

2008年,中科院计算所组建了一个10人团队,专门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陈云霁和陈天石是核心。那时候,人工智能还没火,英伟达也只是个卖游戏显卡的公司。做AI芯片,在当时是“冷门中的冷门”。

2010年底,兄弟俩在一次内部汇报里,提出要研发AI芯片。在场的人大多不看好,因为这个方向既难发论文,又难申请项目,像是“在黑暗里摸路”。陈云霁后来回忆,那段日子,他们连“有没有出路”都不知道。

但他们没有放弃。2014年,团队发表了“DianNao”系列论文,提出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的架构。这是亚洲成果第一次拿处理器领域顶级会议ASPLOS的最佳论文奖。2015年,他们做出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2016年,寒武纪正式成立。注册资本90万,陈天石出资63万,当董事长兼总经理。哥哥陈云霁后来回了中科院,继续做学术。公司名字取“寒武纪”,是希望像地质学上的“生命大爆发”一样,让AI芯片迎来爆发。

最初的寒武纪,连独立办公室都没有,团队还在中科院的实验室里办公。谁也没想到,5年后,这家公司会登上科创板。更没有人想到,9年后,公司市值能冲到近6000亿。

PART.02

4000倍市盈率是把双刃剑

寒武纪的“开挂”,在资本市场里看得最清楚。

2020年7月,寒武纪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市值257.62亿。从成立到IPO,不到5年,比同期的AI公司都快。



但上市后,它先经历了“过山车”。2022年4月,股价跌到46.59元,比高点跌了84%。那时候,公司连续亏损——2020到2023年,累计亏了近50亿。市场质疑声一片:“寒武纪是不是要垮了?”

转折点在2024年。这一年,寒武纪推出思元590芯片。这款7nm芯片,在推理场景的能效比方面能比肩英伟达的A100,还支持国内主流大模型。加上美国对芯片出口的限制,寒武纪的“国产替代”价值被重新发现。



股价一下子飞了。2024年,寒武纪股价涨了387%,成为了年度“股王”;2025年截至8月,又涨了84%。从2022年的46元到2025年8月的1384元,三年涨了近30倍。

但光鲜的股价背后,业绩真相倒显得没那么亮眼。

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营收11.11亿,同比增了4230%,看起来很猛,但实际上是因为基数太低,毕竟2024年同期营收才258万。而且,这是它上市以来第一次单季盈利,净利润3.55亿。之前的2017到2023年,它累计亏了近50亿。

更关键的是估值。现在寒武纪的市盈率超4000倍,而国际巨头英伟达的市盈率才60倍。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寒武纪每赚1元,市场愿意支付4000元,而英伟达每赚1元,市场只愿意付60元。

对于投资者而言,寒武纪的高估值是一把双刃剑。若国产替代超预期,其市值可能继续膨胀。但若技术代差扩大或政策退潮,当前估值将面临“戴维斯双杀”(指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和估值水平下降同时发生)

相比之下,英伟达的估值更贴近其技术垄断地位和现金流创造能力,风险收益比更具吸引力。



(图源:寒武纪官网)

资本市场真的愿意为“中国芯”的突围,预支未来十年的溢价成本吗?答案未知。

但是我们可以翻看财报,2025年一季度,英伟达营收1820亿人民币,是寒武纪的164倍。

还有两个数据值得注意: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存货27.55亿,比2023年末的3.45亿涨了6倍多;预付账款9.73亿,比2023年末的1.48亿涨了5倍多。

东海证券认为,这是公司“业务扩张的信号”,但也有人担心存货能不能卖出去,预付款会不会有风险。

最近,高盛把寒武纪目标价上调到1835元,说看好中国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和国产替代。

但一位半导体行业人士也直言:“现在股价涨成这样,产业逻辑能闭环,但估值合不合理,不好说。”

PART.03

“中国版”英伟达?

寒武纪的5000亿市值,本质是市场对“国产算力替代”的期待。

但这个期待能不能落地,要看两条路:寒武纪能不能突破?国产芯片能不能真正站起来?

现在国产芯片,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海光、沐曦这些公司走的“兼容路线”,追求和英伟达的CUDA兼容,这样客户迁移成本低;另一条是寒武纪和华为走的“自主路线”,想在英伟达的生态外,建自己的生态。



自主路线的好处是“不受制于人”,但难点在生态。

英伟达的CUDA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全球近90%的AI开发者都在用。真要让他们转到寒武纪的Neuware平台,得重写代码、重新优化,成本相当高。

正因如此,寒武纪也在狂补生态。

2024年初,DeepSeek的R1模型适配了国产芯片,寒武纪是其中之一;这次DeepSeekV3.1支持的FP8精度,也是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

第三方市场研究IDC表示,通过适配DeepSeek,中国本土芯片在软件生态领域实现了突破,逐步完善软件生态。

同时,2025年以来,豆包、通义千问、百度、腾讯混元、阶跃星辰和Kimi等其他国产大模型加速了更新迭代,AI应用加速放量下推理侧需求有望提升。

不过,寒武纪想要追上英伟达的CUDA,估计还有很长的路。

接下来再看国产芯片的大环境。

基本面上,机会确实在。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超270万张,本土芯片出货82万张,占30%。其中,寒武纪出货2.6万片。

东海证券预测,2025年本土芯片的份额能升到40%,市场规模能到千亿级。

面对千亿蓝海市场,叠加海外高端芯片贸易政策仍存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大厂已纷纷行动,加入支持国产芯片的阵营。

腾讯总裁刘炽平明确表示,未来推理芯片会多元化,会用华为、寒武纪的芯片;此外,字节、阿里、百度在算力上的投资也在不断上涨,2025年预计超3000亿。

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词元)的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了300多倍,这反映了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

很显然,算力需求还在暴增。

不过,花朵财经统计同花顺数据发现,2025上半年,仍有21家A股上市半导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已披露半年报的企业里,就海光信息净利润超过10亿,和国际巨头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股价称王的寒武纪,此时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一是制程差距,寒武纪的思元590是7nm,英伟达最新的H100是4nm;二是客户集中,2024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占了94.63%的营收,一旦丢了大客户,影响很大;三是研发投入,寒武纪计划未来三年投45亿研发,平均每年15亿,而英伟达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

寒武纪想要成为中国版“英伟达”,这显然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

所以,5000亿市值的寒武纪,究竟到顶了吗?谁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不过,寒武纪的价值,不只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是整个国产AI芯片的缩影,因为它证明了中国能做出自主架构的AI芯片,也为后来者蹚了路。

至于国产芯片能否真正替代英伟达,需要“寒武纪们”把技术落地成持续赚钱的产品,更需要把生态慢慢建起来,这些都需要时间。

我们期待寒武纪能成为真正的“寒王”,而不仅仅是在K线图里。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8月26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 截至8月26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39%,收于3868.38点,深证成指上涨0.26...
突然暴涨,年内第二次!一觉醒来... 继上次涨价6个月之后,老铺黄金再次调价。 8月25日,据老铺黄金部分门店透露,产品已完成调价,部分热...
京东进军团播!1毛抢大牌,以团... 8月26日,京东全球购宣布,将于今年七夕活动期间首次开启团播试水。据悉,此次团播试水将于8月28日晚...
单季理财赚百亿!“拒不分红” ... 海豚君之前说过,虽然$拼多多(PDD.US)一直强调不分红回购,但任何一个公司走过成长期、进入成熟期...
透视半年报|自主新能源“挑大梁... 在宣布岚图汽车将港股上市的重大决定之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发布了2...
美国国企马上就是美国经济的中流...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不知道懂王是跟谁学的,现在很喜欢在周五搞个大新闻。上周五,也就是8月22日...
小孩哥捧出的“明星独角兽”上半...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中国版乐高”布鲁可(HK.0325)...
亚朵集团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 8月26日,中国连锁酒店集团亚朵集团(Atour Lifestyle Holdings Limite...
小孩哥捧出的“明星独角兽”上半...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中国版乐高”布鲁可(HK.0325)...
四点注意事项 四点注意事项 湿... 8月26日,这次从技术指标看已经是大牛市,但大家还要特别提醒短期关注3920-3930一线的压力。很...
亚朵集团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 8月26日,中国连锁酒店集团亚朵集团(Atour Lifestyle Holdings Limite...
百万元股权甩卖牵出“国城系”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资本市场一些看似优质的并购项目,往往隐...
被16家金融机构告上法庭,远洋... 作者 |郑理来源 | 独角金融8月25日,远洋资本有限公司(下称“远洋资本”)披露了涉及的重大诉讼仲...
「一城一酒」“黑马”失速,今世...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兴利 北京报道曾以高成长性被视为白酒板块黑马、业绩一...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大增43倍!8... 今日晚间,寒武纪发布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21:33 美股开盘丨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0.13%,标普500指数跌0.07%,纳指跌0.04%...
V观财报|《哪吒2》助力!光线...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线传媒”)26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下游订单复苏,大族激光净利何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Pixabay8月25日晚,大族激光(002008.S...
中国中免: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双... 中免集团 视觉中国 资料图8月26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免,601888.SH,...
与茅台差距只有90元,寒武纪能... 寒武纪(688256.SH)股价紧逼贵州茅台(600519.SH),截至8月26日收盘,两者股价相差...
接下来,还有什么利好? 接下来... 原创 刘晓博继北京之后,上海昨天出台了楼市新政。对于上海的新政,我在昨天公众号“刘晓博说楼市”做了点...
TCL中环:公司有能力有条件适... 光伏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在8月25日举行的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强调了扩大BC布局及...
白重恩: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关键期... 文/夏宾当下,“十五五”规划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工作的关键词,一个个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巨亏170多亿... 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已持续七个季度,仍未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通威股份(600438....
泰禾集团及相关当事人遭福建证监... 8月26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
卖爆的成人奶嘴,藏着打工人绷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凤凰网财经核心提示:(1...
北交所上市公司天润科技登龙虎榜... 每经讯,2025年8月2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天润科技(430564,收盘价:29.95元)登上龙虎榜...
手握多只“明星股”、投入多达数... A股行情走强,上市公司炒股卷土重来。最新的案例是江苏国泰。该公司稍早前披露,计划委托理财并开展证券投...
V观财报|紫金矿业上半年净利润...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紫金矿业26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紫金矿业实现...
资本市场未“摘帽”的苏宁,正在... 曾深陷债务泥潭的苏宁易购(002024.SZ)正尝试重新回归人们视野。根据媒体报道,8月以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