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99.5%后,禾赛进入新周期|氪金·硬科技 降本99.5%后,禾赛进入新周期|氪金·硬科技
创始人
2025-08-29 15:34:31


作者|宋婉心

编辑|黄绎达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继去年全年首次盈利后,禾赛科技再次交出了远超预期的二季报。

数据显示,禾赛二季度实现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53.9%,单季营收实现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长。盈利方面,公司在该季度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远超GAAP层面转正目标。

8月14日盘后公布业绩后,第二个交易日禾赛股价大幅上涨9.73%。较去年11月底股价低点,公司股价更是翻了五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于去年四季度首次实现GAAP口径下盈利,当季盈利0.15亿元,今年一季度转亏后,此次二季度再次扭亏为盈,且提出了今年全年GAAP盈利的目标。

作为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实现了全球首家盈利的成绩。这背后,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产业链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期,而如今当红的机器人产业,又为激光雷达添了一把火。

具体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35.21万台,同比暴增306.9%。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303,564台,同比增长275.8%。

上半年,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54.79万台,同比增长276.2%,而且上半年交付总量已经超过2024全年。其中,ADAS交付量为44.97万台,同比增长237.5%。



图:禾赛激光雷达交付量;资料来源:公司财报,36氪

传统意义上的“车载激光雷达”主要指主激光雷达,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感知设备。主激光雷达的市场占有率上,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主雷达装机量共861767颗,其中禾赛科技装机量为284399颗,市场份额为33%,稳居第一,这也与今年一季度的排名一致。


降本99.5%

回顾车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与自动驾驶产业度过了漫长的磨合期。成本及规模化相互掣肘的问题,此前让激光雷达厂商困在“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窘境中。

激光雷达初期成本非常高。在2010年代,早期无人驾驶汽车常用的64线激光雷达,成本高达约70万元人民币,如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推出的64线激光雷达,一颗重达13公斤,售价约56万元人民币。

因此在往后十年的时间中,大部分车企用不起,L4级别的自动驾驶也进展缓慢,导致激光雷达的规模无法铺开,也就无法摊薄成本,相应的,成本重担也拖累了自动驾驶的进程。

这一恶性循环被打破,一头需要技术,另一头则是规模,两者交替前进,将激光雷达的价格一点点打了下来。

固态激光雷达的技术突破是成本缓慢下降的开始,直至2021年,单颗激光雷达成本来到了1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

而同样是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乘用车的智驾场景逐渐替代自动驾驶,成为激光雷达主要的落地场景。这大幅度推动了激光雷达规模的铺开。

不过,如果按照智驾系统占整车成本5%来粗略计算,彼时一台20万元及以上的中高配新能源车,成本预算才刚够让激光雷达上车。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激光雷达都只是中高级车型的配置。

“芯片化”则是激光雷达极致降本的最后一步——成功将成本降至一千多元人民币。

禾赛CEO李一帆一早就确立了芯片化的方向,他曾表示:“硬件降本来自设计,而非规模。禾赛更想成为一家芯片公司。”

2020年,禾赛发布了其首个芯片化的工业激光雷达XT32,而2021年的AT128是首个大规模量产上车的芯片化激光雷达。

据启明创投信息,关于AT128的故事是,当时理想希望禾赛在成本和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64线产品升级为128线,这对激光雷达的内部优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禾赛给出解决方案,将分立式元器件集成到几颗芯片上,不仅解决体积和成本难题,也带来性能的大幅提升。

这款激光雷达便是2021年发布AT128,AT128标准版除了搭载在理想各车型上,此后也搭载在小米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汽车等品牌上。

AT128是禾赛激光雷达的一个分水岭。成本上,相较早期机械式激光雷达,AT128已经实现了99.5%的降本,在市场上,李一帆也发现从AT128开始,激光雷达从功能件变成了安全件。

按照禾赛在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其自研芯片让发射端驱动电路成本降低了70%,接收端模拟电路成本降低了约80%。

在技术与规模两侧的推动下,激光雷达市场如今进入了规模化的新周期。

盖世汽车数据显示,今年6月,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到17%,且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16%以上。这一数据标志着该技术已正式跨越“早期采用者”与“早期大众”之间的鸿沟,进入主流市场阶段。


机器人打开想象力

禾赛在二级市场上受到追捧,还离不开机器人产业的前景。

在机器人领域,禾赛收获了大量订单。二季度禾赛的机器人激光雷达交付量为4.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743.6%,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为9.83万台,同比增长693%。七倍的增长完全体现了终端机器人火爆对产业链的带动。

目前激光雷达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割草机器人。在CES2025上,禾赛与MOVA共同展出了全新割草机器人MOVA600/1000,其搭载了一颗JT16激光雷达。数据显示,MOVA600/1000不足半年出货量已破十万台,已登顶德法亚马逊。

从技术层面而言,消费级激光雷达的门槛要求没有车规级高,所以做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属于降维打击。

开源证券指出,技术外溢带动了机器人激光雷达成本下降,割草机器人等领域的激光雷达渗透率仍有不小的空间提升,继续看好下游行业增长红利带动公司出货高增。

禾赛机器人感知业务副总裁刘兴伟曾公布一组数字,根据公开数据测算,到2029年,全球使用激光雷达的机器人数量预计会达到500万台,如果每个机器人使用2000元的激光雷达,那就是100亿的市场规模。



图:禾赛科技2025H1和2024H1利润表;资料来源:公司财报,36氪

资本市场偏爱机器人领域的业务拓展,除了打开了市场空间之外,技术上的降维打击将利于利润表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财报来看,在费用端,今年二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9%、28.2%,同比分别下降6.2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和15.1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规模效应下三方面费率均显著下降,尤其是研发支出同比保持持平、下游渗透率驱动收入增长的背景下,研发费用率因此出现大幅度下降,同时研发强度却没有下降当期间费用和毛利进入交汇点,综合影响下,公司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环比Q1实现转正,而且这是禾赛在目前所有报告期内第二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开源证券报告显示,随着主业龙头地位确立,以及资本开支减少,出货量高增背景下费用率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禾赛的业绩增长呈现出清晰的“双轮驱动”结构。其中,ADAS业务是毋庸置疑的基石业务,公司绝大多数的收入与毛利润都由其贡献;机器人目前的高增速中包含了一定的低基数因素,且同期收入占比不高,短期内对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但是机器人用激光雷达正处于爆发的前夜,公司相关业务在未来的增长可期,已然是一股强劲的边际增长力量。

行业需求方面,随着智能驾驶进入加速发展期,相关需求快速释放,激光雷达正从高端车型选配向安全标配过渡;与此同时,机器人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如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正处于或即将进入景气周期,对机器人用激光雷达的需求也都将保持长期景气。因此,基于禾赛的龙头行业地位与上述行业的景气度,公司预计2025全年营收同比增长在44%~69%区间。

估值方面,由于禾赛在今年Q2业绩再度转正,所以在财报披露的次日,即8月15日,刚刚完成了一次估值切换,所以目前超过200倍的PE-TTM,一方面是由于业绩刚回正,分母低位放大了估值,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对激光雷达龙头的坚定看好。

从股价走势来看,自2024年11月中旬开始至今,禾赛股价强劲反弹,期间股价最高涨幅超过500%,投资者正是看到了激光雷达在ADAS和机器人这两个重点应用场景中巨大的发展潜力,从而选择了提前押注。但是,也能看到,随着股价的暴涨,估值迅速抬升,当安全边际弱化后,股价的波动也随之加大。

展望未来,公司ADAS产品增长稳健,公司机器人激光雷达短期内对公司的核心价值,则主要在于提升整体毛利率和拉高估值天花板近期,禾赛港股上市进程,或将成为股价上涨的一大短期催化剂。所以,公司的长期预期向好,亦不乏事件驱动的短期投资机会,但估值消化需要后续业绩的持续兑现,故而要警惕长期高估值下的回调风险。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GEO优化如何帮助上海搬家公司...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本地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像搬家公司这样依赖地理区域客户的企业。如何精准触达潜在...
高盛唱多寒武纪,目标价再度拔高... 一、新闻背后的数字游戏 最近朋友圈被寒武纪刷屏了。高盛一周内两次上调目标价到2104元,搞得跟不要钱...
至信股份IPO背后,实控人来自... 今年6月,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截至目前,该公司上市进程仍处于审核状态,尚未迎来...
又见重要基金产品排兵布阵,投研...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闫军)在投研平台化趋势之下,基金公司调兵遣将愈发频繁。 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
美团、阿里、京东“大战”再升级 8月最后一周,财报季还未结束,美团、阿里巴巴、京东便迫不及待在线下零售领域开启新一轮的扩张。 8月2...
原创 任... 经济学家吴晓波在年终秀上发出警示:"未来几年,我们要学会从'Alpha时代'(追求高增长)转向'Be...
金融中报观|江苏银行全面超越,... 城商行头部座次迎来新变化。 随着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中报收官,城商行阵营中,江苏银行以4.7...
饿了么是时候更名淘宝闪购了 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上,作者:何简,编辑:王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经过了半个月的小道消息爆料、KO...
铭基高科重启上市转投北交所 “... 导读:新业务的全面展开,将为铭基高科接下来北交所的上市带来助力。所谓的铭基高科新业务,即为其在新能源...
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销售人员不...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截至2024年底,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实现营业收...
「解压三件套」,捞了中国人几百...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第一关把你当小孩哄,第二关把你当外国人整。作者 :王动来源: 凤...
刚放号就抢空,从边缘科室变流量...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中医走红背后。作者:朱末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
A股继续上攻! A股继续上攻!... 9月1日,A股市场继续上攻。尽管金融股表现不佳并拖累了大盘,但沪指仍微幅上涨。科技成长股依旧火热,创...
保利发展怎么了?TOP10房企...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撰文|蜜妹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10篇原创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房地产...
一罐卖400!羊奶粉老二冲击上... 出生率是在下降;但,羊奶粉这个赛道,居然是一个新兴赛道。2008年,我国羊奶粉销售额只有3亿;202...
【央行重磅出手】5000亿资金... 央行5000亿“及时雨”精准灌溉!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于20...
金秋盛筵,百城万店美酒消费季即... 在积极响应国家推动消费增长的战略号召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迎来了其成立3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并计划于2...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作者:晓芳聊财经来源: 晓芳聊财经...
中银协: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超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即中银协)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
医院停供“近视神药”?眼科医疗... 记者 | 李益文编辑 | 叶映橙9月1日,A股眼科医疗概念股盘中集体拉升。截至收盘,莎普爱思、创新医...
2026俄罗斯石油化工暨天然气... 2026俄罗斯西伯利亚国际石油化工及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官方报名通道 2026.06 18-19-2...
华资实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 以8月29日收盘价计算,华资实业目前市盈率(TTM)约为188.97倍,市净率(LF)约2.6倍,市...
人工智能ETF(159819)...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2.7%,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0.7%,人工智能ETF(15...
主力资金 | 3股尾盘获主力资... 今日有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A股今日(9月1日)迎来9月开门红,创业板指涨超2%。行业板块多数...
上市不到一个月,特斯拉Mode... 9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将续航里程830公里Model 3售价下调至25.95万元,降价...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顶!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上,深...
中金公司上半年收入128亿,港...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实现收入128.28亿元,同比增长43.96%。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归母净利...
泸州老窖,迎来十年拐点,可惜是... 泸州老窖迎来了十年来首次双下滑,这是一个拐点。8月30日,泸州老窖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泸...
内蒙古知名央企,80后总经理卸... 【高管】出任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3年10个月后,王珍瑞因工作调整原因,向董事会申请辞...
正泰电器:终止分拆子公司至主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日,正泰电器公告,公司决定终止分拆子公司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并撤回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