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9月22日在其官网披露,公司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etsera达成收购协议,拟以47.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Metsera的股票,最高收购估值预计达到73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Metsera的研发管线中有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GLP-1R)新药。因辉瑞近两年在GLP-1受体激动剂研发上接连折戟,此番收购引发业界关注。在当前已经“杀疯”的GLP-1新药研发领域,辉瑞及时止损择优开发,能否分得更大蛋糕?
多次研发折戟,借收购杀回GLP-1领域
据辉瑞披露的信息,Metsera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正在加速研发下一代用于肥胖、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的药品。其研发管线包括了四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项目和多个正在进行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申请的项目。这些项目中,MET-097i为一种每周和每月注射的GLP-1RA,目前均处于二期临床试验阶段;MET-233i是一种每月注射的胰淀素类似物候选药物,目前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阶段;还有两种口服GLP-1RA候选药物,预计将很快开始临床试验;此外,该公司研发管线中还有其他的临床前营养刺激激素治疗药物。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条款,辉瑞将在交易完成时以每股47.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Metsera所有已发行普通股,企业价值约为49亿美元。此外,该协议还包括一项不可转让的附带价值权(CVR),该权利赋予持有者获得最高每股22.5美元现金的潜在额外付款,并购股价最高可达73亿美元。
此前,辉瑞曾是最早开发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的跨国企业,但2023年至今,辉瑞相继终止了3款GLP-1RA的开发。
今年8月,由于数据不佳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辉瑞宣布终止口服GLP-1RA在研新药PF-06954522的研发,这是继Danuglipron、Lotiglipron后,辉瑞放弃的第3款,也是其当时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包括肥胖)管线中的最后一款GLP-1RA产品。 Danuglipron和Lotiglipron是因为安全问题而终止开发,而PF-06954522是基于“对该药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和GLP-1市场格局”的评估。当时业内猜测,辉瑞是否彻底终止了GLP-1管线的开发,但亦有声音认为,辉瑞通过收购填补减肥药管线是意料之中的选择。
此次的并购也证实,辉瑞不会轻易退出这片领域的竞争。辉瑞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维·布尔拉认为,肥胖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与它相关的健康状况超过200种。拟收购Metsera与辉瑞专注于将投资引向最具影响力的机遇这一宗旨相契合,并将推动辉瑞进入这一关键治疗领域。辉瑞将运用公司在心血管代谢领域的经验以及制造和商业基础设施来加速开发一系列产品,其中包括潜在的同类最佳注射剂,这些产品的临床数据在有效性、耐受性和持久性方面具有差异化,支持每月给药,旨在满足肥胖及相关疾病持续未获满足的需求。
激烈混战的“卷王”赛道
GLP-1类药物具有减肥、降糖和心血管获益等作用,是相对成熟和安全的靶点。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跨界”减重备受追捧,代表性药物第二代GLP-1RA司美格鲁肽全球爆火,并登顶全球“药王”,掀起了降糖减重热潮。千亿美元的赛道吸引国内外众多药企入局,针对GLP-1R靶点研发的降糖减重药物呈现井喷状态,该赛道的竞争已迈入“卷王”级别。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7款GLP-1类药物获批上市,以“GLP-1R”为关键词搜索,全球共有144条药物信息,涉及803条研发状态,其中针对单靶点GLP-1R的最多,达到79款(含生物类似药)。
上海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GLP-1类药物全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单产品贡献250亿美元,替尔泊肽达160亿美元;从适应症方面来看,减重累计市场销售额达到140亿美元,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另据中研普华数据,2025年中国GLP-1类减肥药市场将迎来显著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不足5%提升至18%-20%。
口服制剂、超长效制剂、多靶点药物,都成为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在口服制剂开发上,近日,礼来公布了在研口服小分子GLP-1RA“orforglipron”的Ⅲ期临床研究“ACHIEVE-3”的顶线结果。该结果显示,orforglipron的降糖效果显著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同时,诺和诺德也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口服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证上市申请。诺和诺德表示,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与注射剂接近的减肥效果。
多靶点GLP-1类药物近年来同样备受关注,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均展现出了双靶点的实力,GLP-1类药物研发正向多靶点迈进。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数据显示,GLP-1类多靶点药物研发中,共有50个双靶点药物,其中靶向GIPR/GLP-1R的药物有14款。
中国药企也在加速布局GLP-1类药物。据天风证券9月发布的研报,全球口服GLP-1制剂减重在研管线丰富,恒瑞医药、箕星药业、华东医药的GLP-1小分子药物进入Ⅲ期临床,16个管线处于Ⅱ期临床。多靶点GLP-1类药物研发上,除了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恒瑞医药的HR-17031、中国生物制药/鸿运华宁的GMA106均已进入Ⅲ期临床,另有16款药物进入Ⅰ/Ⅱ期临床。
可以预见,未来这一赛道竞争将异常激烈,对于患者而言,无疑将获得更多新的治疗选择,药物也将更可及。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