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改行”教AI,到底靠不靠谱?
创始人
2025-09-24 17:05:00

教育部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仅一年时间,就有十多所师范类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


但热潮之下,争议渐起:


缺乏工科底蕴的师范院校,凭什么办好高投入、高技术密度、高竞争的人工智能学科?


其经费如何持续,师资又从何而来?毕业生竞争力又该如何保障?


有专家直言,人工智能作为前沿领域,其知识体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而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已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这为其胜任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重重问号之下,师范院校的AI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全国621所高校竞相布局AI,师范院校也“卷”进来了


近几年来最火的专业是什么?人工智能,肯定会在答案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被纳入2018年度本科专业目录以来,人工智能就持续处于高校专业竞相布局的“快车道”中。


据麦可思研究统计,短短7年时间,全国已有621所高校成功通过该专业的备案或审批。


图据麦可思研究


不仅如此,还有至少93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其中以理工科或综合性院校为主,也不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985、211名校。


图据高绩


如今,这股热潮也蔓延至师范院校。


据橡树实验室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师范类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其中有些院校选择独立建院,更多则是在计算机学院基础上转型而来,比如近期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陕西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资料来自各高校官方信息,橡树实验室整理


陕西师范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其计算机学科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曾成功仿制中华-102计算机和DJS-130计算机。1985年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0年成立计算机科学学院,直至今年7月,正式改建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无独有偶,淮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也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以及3个专业实验室,共有教职工24人。


师范院校之所以密集布局人工智能学院,一方面源于其自身面临的生存困境与转型需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战略推动。


前不久,橡树实验室在《幼儿园关停潮的风,吹到了高考录取场》一文中指出,受就业困难、招生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日渐成为“黄牌”专业。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师范院校开始寻求转型,积极抢滩新工科。


其中,人工智能成为师范院校新增最多的专业,没有之一。


而在政策层面,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增29种专业,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AI赋能方向。


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进一步发布通知,支持高校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并建立“需求触发、即时启动”的专业设置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筹设相关专业。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加强学科建设、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构建领军人才“超常规”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远在该校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上谈到了设立的初衷,他强调必须主动拥抱人工智能,以“构建在这一关键领域的自主体系”。


作为师范院校,广西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


在一系列外部政策的推动下,师范院校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仿佛已是大势所趋。


但是从资金、资源和师资等方面看,师范类院校能否真正办好人工智能学院/专业,还存有一定的争议。


没有姚期智,也没有百亿经费,师范院校如何办好AI?


从学校“基因”来看,多数师范高校以人文社科为主,理工科基础相对薄弱。


以陕西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头部师范院校为例,尽管计算机学科均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但与教育等优势学科比起来,其存在感和资源获取能力仍显不足。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2025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显示,学校优势专业集中在秘书学、科学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等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排名较为靠后。


图据ABC排名


同样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师范大学的物理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学校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


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华南师范大学共27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心理学位列全国前3%(全国排名第2名),保持在“中国顶尖学科”行列;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位列全国前7%,物理学、体育学位列全国前12%,这4个学科均入围“中国一流学科”。


尽管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上榜,但排名已在百名开外。


图据软科


此前,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发布的《2025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人工智能》榜单显示,排名靠前的全是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且软科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单也显示,人工智能专业前列同样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等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占据。


相比之下,师范院校的表现怎么样?


在ABC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居师范类院校前三,分别位列全国第31、70、72名。


即使是头部师范院校,其人工智能专业在全国也只能排在中上游的位置,更何况普通的师范院校。


这一现象也清晰地反映出,在人工智能这一高度前沿且技术密集的领域,传统师范院校与顶尖综合性理工强校之间依然存在显著差距。


此外,由于学科布局与建设基础存在差异,师范类大学与理工科强校在资源获取能力上差距明显,尤其在师资结构和经费投入方面更为突出。


具体来看,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发展智能计算、智能感知与系统,以及教育人工智能和“AI+数字经济”等特色方向。现有教职工80余名,博导3人、硕导40余人,2024年有2位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计算机学科现有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5人。


天津师范大学则号称全国师范院校中第一所人工智能学院,也是全国前十所成立该学院的高校。现有教授、副教授27人,国家级和天津市高级别人才13人,专任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然而,和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高校比起来,师范院校的人工智能师资团队总体实力稍显逊色。


2024年,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由图灵奖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院长,师资包括多名院士和大量高端AI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则显示,有1位中科院院士、4名国家级领军人才、1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


而师资力量不够强的直接影响就是:人工智能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生实践能力与前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受限。


有业内人士对橡树实验室透露,人工智能作为前沿领域,其知识体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


相比之下,当前许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已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这为其胜任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英特尔人工智能项目首席领导讲师郎朗观察发现,许多现有教师并非专攻人工智能领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尚未融会贯通,教学仍遵循传统学科壁垒:高数、算法理论、编程等课程由不同教师独立讲授,知识之间缺乏有机串联,可能就会导致学生接触到的是彼此割裂的“知识孤岛”。


事实上,为吸引顶尖人才,师范院校也开出优厚条件。陕西师范大学为海外优青提供校内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淮北师范大学2025年7月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拟招聘3名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结构相关专业的博士,提供安家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及子女入学保障。


但相比之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校提供的薪酬待遇、科研经费(如上海交大提供200万~600万元启动经费)、晋升机制及落户、公寓等配套政策,显然更具吸引力。


此外,师范院校多数依赖财政拨款,自身“造血”能力有限。


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收入约27.77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约18.16亿元,占比65.41%;淮北师范大学2024年度收入合计约8.04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约4.18亿元,占比52%。


同期,上海交通大学的收入约200.66亿元,财政拨款收入约39.64亿元,占比不到20%;清华大学的收入更是高达约260亿元,财政拨款收入约56.96亿元,占比也较低,在20%左右。


相较而言,这也可能导致学校人才引进、科研投入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缺乏竞争力。


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师范院校如何抢抓机遇?


人工智能专业热度持续攀升,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许多学生面前: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顶尖团队从事前沿研究。


对于大量就读于师范类或非一线高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职业路径究竟在哪?是挤向研究领域的“独木桥”,还是开辟应用的“阳关道”?


英特尔人工智能项目首席领导讲师郎朗为橡树实验室厘清了这一区别,“从专业规划路径来看,学生需厘清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这两个不同方向。”


他指出,真正推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突破的,如国内的DeepSeek、智谱清言,以及国外的Google、OpenAI、xAI等,这些机构往往汇聚了全球范围内极为稀缺的高层次研发人才。


对于来自非一流高校的学生,他建议大家应更侧重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层面。


“人工智能的研究相对于科学研究,更偏向工程研究和应用。当前许多院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将AI技术落地于具体场景的能力。”


在他看来,这正是师范院校可以发力的点。


而这一选择有着坚实的市场基础。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国内AI人才缺口已超500万,尤其是技术类人才极为紧缺。


职友集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相关招聘职位33692个,占全国总岗位的0.208%,较2024年上涨39%;硕士相关职位7880个,占比3.044%,上涨4%;博士相关职位898个,占比1.98%,下降20%。


近一年基于47677份样本的统计显示,人工智能专业平均月薪为25.0K,其中20~50K月薪群体占比最多,达50.5%。


“人工智能应用层市场广阔,并非所有学生都要去做前沿研究。” 郎朗总结道。


那么,师范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是否也能分享这份行业红利?这一问题在社交平台上备受关注。



“内蒙古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以后有什么岗位或者出路啊”


“浙江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智能精准诊疗方向就业怎么样?会不会难学”


“有没有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学长学姐,这个专业怎么样,发展前景可以吗”


……


今年开学季,不少大一新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求助,想提前了解师范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情况。评论区不少网友回复:如果不是顶尖学校,建议转专业,或者努力考研。


各大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也显示,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很高。


今年5月,南京大学发布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学院2024届共有本科毕业生93名,66.67%选择升学。其中,国内升学占比88.71%,双一流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深造率为98.18%;海外升学占比11.29%,其中QS前50高校深造率为71.43%。


天津师范大学此前发布的消息亦显示,近三年人工智能学院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均超85%。其中直接就业的占45%,主要进入中国能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企;但还有三成的学生选择国内或境外深造。


针对这个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张琰彬给出了更深层的解读。


她对橡树实验室表示,一是在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或好的项目的驱动下,研究生能够将本科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其次,当前就业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据她观察,当前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数量过多,甚至出现学历“高配”现象——比如有企业提到,原本招聘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结果收到大量硕士生投递,反而令用人单位对究竟该招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产生困惑,到底招研究生还是本科生?


然而,是否必须先读研再就业,其实并不绝对。在她看来,也有少数能力突出的高中生借助AI工具就能从事软件开发,但这毕竟属于少数。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本科学历所奠定的基础技术和专业能力,是足以支持其就业和上岗的,本质上并不存在太大问题。


张琰彬指出了师范院校的独特优势:与其他理工科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相比,“教育”是它们无法比拟的优势。


她认为,师范院校发展人工智能,应该立足教育特色,推动AI与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教学改革与教师减负。


“我们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打造AI智能体生态平台‘云知师AI’,希望通过AI辅助备课、生成教案、共享资源,减少教师重复劳动,使其更聚焦教学创新与课堂质量提升。”


这正是师范类AI专业学生的差异化竞争力所在。


郎朗也从招聘方角度表达了相似观点:在AI行业招聘中,企业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包括技术实践水平、项目经验和工程能力等。


学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习能力,但并非决定因素。“对本科毕业生而言,核心竞争力仍在于实际能力。”


有些学生可能不擅长或不热衷于考试,但动手能力强、技能扎实,这类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正如不少创业成功者所展示的,高学历并非唯一出路,真正的“鬼才”往往凭借兴趣与一技之长脱颖而出。


他强调,比起一味追求学历,更应培养及时响应社会需求、坚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红星快评


对于“师范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有前途吗”这一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充满辩证关系的战略选择。


挑战是现实的——师范院校发展AI专业,其“基因”、顶尖师资和雄厚资金方面的劣势依然严峻。


若简单跟风、盲目模仿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和研究方向,注定难以突围,最终只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发展陷阱。


机遇则是独特的——师范类AI专业的未来,绝不在于成为“二流的清华”,而在于打响一场精彩的“错位竞争战”,即选择一条更具差异化和场景洞察力的路。


其核心竞争力正深植于其“师范”的土壤之中——即与教育、心理、艺术等传统优势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开辟“AI+X”的特色航道。


如何在细分领域找到并站稳自己的生态位,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盲目跟风,即是陷阱;找准特色,方能突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橡树实验室,作者:杜一兰,编辑:木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放弃硅谷高薪,83岁博士造折叠...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华见9月初,港交所迎来一位特殊的敲钟人——83岁的物...
9月24日100ESG增强(9... 证券之星消息,9月24日,100ESG增强(970033)指数报收于1566.52点,涨2.04%,...
V观财报|中国巨石:拟回购30... 【V观财报|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股至4000万股公司股份】中国巨石公告,拟回购公司股份不低于3...
中国海油“海恒”技术实现重大产... 近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恒”高端固井技术(下简称“海恒”)攻克泰国湾超高温气窜井...
专访康乐卫士董事长刘永江:三价...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历经17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康乐卫士(833575.BJ)终于走到了产...
V观财报|重庆路桥董事长李向春... 【V观财报|重庆路桥董事长李向春代行总经理职责】重庆路桥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亚军由于个人原因暂时...
新龙矿业本部将复产 湖南黄金:...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湖南黄金24日盘后公告,公司收到子公司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龙矿...
招商基金“换帅”:董事长王小青... 9月23日晚,招商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自 9 月 24 日起,王小青因工作安排卸任公司董...
美国股市早盘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股市周二早盘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债券结束了连续四天的跌势。美联储主席杰罗姆...
黄金带头上涨 贵金属今年全面跑... 黄金今年表现十分亮眼,在包括比特币在内的一众主要资产中脱颖而出。然而,风光的不止是黄金,其他贵金属—...
原创 刘... 芯片奇才刘大力:三次创业,志在颠覆芯片世界 今天要讲述芯片创新领域传奇人物刘大力,他在芯片研发道路上...
中核钛白“95后”实控人拟1....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9月23日,中核钛白(002145.SZ)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5日...
V观财报|2连板迎丰股份:经营... 【V观财报|2连板迎丰股份: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2连板迎丰股份公告,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未发现可...
汽车门把手国家标准要来了!工信...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征...
阿里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 2025.09.24本文字数:121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今日,阿里巴巴-W收盘涨逾...
V观财报|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 【V观财报|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利预增69.81%到109.77%】皖维高新公告,预计2025年前三...
不止3800亿元,阿里计划追加... “行业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远超我们的预期。”9月24日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
“五停”解除,深圳人又送走一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客,作者:圳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今天,深圳人在呼啸的暴风雨中醒来,有“谨防...
V观财报|受“桦加沙”影响!两...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由于天气恶劣,两只港股IPO公司延迟发售。  两H股公司延迟发售  超强台...
V观财报|2连板张江高科:主营... 【V观财报|2连板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2连板张江高科公告,公司近期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主营...
突发!张雪峰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 9月24日下午,“考研名师”张雪峰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账号被网友发现禁止关注。公开...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多家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超强台风“桦加沙”已成为今年以来全球风王。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桦加沙...
豪车那道紫,不就是我们的情绪价... 伍尔夫说的“那朵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开篇第一句,也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达洛维...
29家上市公司率先预告前三季度...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共有29家上市公司对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进行预告。从预告数据来看,有6家...
9月2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截至9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83%,收于3853.64点,深证成指上涨1.8%,...
芦哲:起底存款“搬家”——储蓄... 芦哲、王洋(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核心观点:从一般性存款向非...
“十倍牛股”上纬新材正式易主,...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 昨日晚,上纬新材(688585.SH)宣布正式易主,智元恒岳持有公司24....
锡华科技奔赴A股:实控人手握九... 又一风电产业链企业即将上市。据上交所官网9月22日更新,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锡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