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咖啡到底惹着谁了?
创始人
2025-09-24 17:44:34

爱喝咖啡茶饮的,正开始躲着“主理人”。


2025年短视频起号的方式之一,是竞相模仿“95后海归咖啡主理人”的段子:

 

当你走在路上,不小心误入一家主理人咖啡店,你会体验到一套标准的主理人流水线:店里的主理人(店主)和他的朋友在聊天,极具冲击力的潮人穿搭可能让你感到些许不适或格格不入。

 

主理人通常来自江浙沪,自称有海外留学经历,会对着你夹杂外语说一堆。通常你会听到,5分钟咖啡豆“庄园故事”讲解,顺带一句“你在别家喝不到”。店里一定有主理人的猫或狗。

 

60元低消,一杯手冲瑰夏48元起,最后,你花168元买了一份隐藏菜单,喝到了一杯酸味尖锐的咖啡和一块刚从冰箱拿出解冻的巴斯克。总体体验是,味道和瑞幸差不多,价格贵了3倍。不过,店里放了几个黑胶唱片、墙上挂了幅抽象画,设计感很强。

 

这还是进店流程最简单的,没有要求你提前3天进行预约。

 

 

在星巴克、瑞幸教育完咖啡市场,将咖啡拉下神坛后,消费者厌倦了千店一面的体验,于是,一个不错的“IP故事”变成主理人咖啡品牌的重要资产。主理人们都深谙此道。打开大众点评“必打卡咖啡馆”榜单,主理人模式的门店能占一半。

 

然而,这股浪潮席卷到今年,主理人咖啡的光环正迅速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各大社交媒体上,KOL争相模仿“嘲讽”主理人的情景。

 

主理人故事被滥用了,变成了掩盖产品不足的遮羞布。主理人,也演变为所有个体户和小店老板的通用标签。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更容易让这种失望快速扩散。一个消费者的差评,可能通过避坑笔记、吐槽视频触达数万人。当多个翻车案例叠加,就会形成“群体嘲笑”。于是,“反主理人咖啡”的调侃话题被无限放大。

 

但对于今天的主理人咖啡而言,这不是末日,更像要迎接一次“去伪存真”的洗礼。

 

从拒绝流水线,到变成流水线

 

从令人向往的“精神自留地”,变成充满戏谑的“行为艺术现场”,主理人咖啡,是什么时候从神坛坠落到凡间的?

 

 

要知道,两年前笔者接触到的“独立咖啡主理人”,无一例外都是为爱发电,高举着“拒绝流水线”的旗帜入场。

 

别卷咖啡主理人老猫最早是一名咖啡师,过去在一家外资连锁咖啡品牌门店做店长,因为一直执行的是别人的思想,感受到工作压抑,很不自由,所以决定辞职做主理人咖啡。他告诉虎嗅,他想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传达自己的审美和生活态度,告诉大众一款新品的原料和创新的故事很重要。

 

上海长宁一家地下咖啡馆,每周都会举办读书分享会。来这里的人,有的是为了看书,有的是为了来喝咖啡,有的是为了听唱片,有的是为了来喝酒,有的是为了寻找“共同群体”,主理人Sam告诉虎嗅,他的店是这座城市年轻人的“隐秘角落”,装修用的是原木桌、粗陶杯、枯枝装饰,部分水泥墙裸露,甚至用旧自行车零件做门店装饰。

 

杭州中国美院附近有一家主理人咖啡店,只做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产区的咖啡,豆子由主理人亲自去产地挑选,店内墙上贴着与咖农的合影,手冲咖啡时会附上一张“豆子护照”,记录采摘日期、处理法、烘焙度,主理人信奉慢生活,他觉得每杯咖啡萃取时间不少于30秒,并拒绝主动提供任何糖浆、奶油等“多余添加”。

 

北京东二环胡同里的一家主理人店,前厅是咖啡吧台,后院被改造成微型展廊,每月举办诗歌分享会、手作陶艺体验,来这里的人,有的是为了咖啡,有的是为了展览,主理人告诉虎嗅,他这里的拉花是原创手绘。

 

成都的主理人咖啡店更擅长拉拢“社区熟人”。成都川区咖啡主理人W曾经在北京某大厂做过几年程序员,后辞职去云南旅居,做过设计师。他记得店里每个熟客的口味,会根据熟客的心情调整咖啡拉花,店开在小区之间,更像是“社区会客厅”。他告诉虎嗅,遇到熟客生日,他会送一块手作甜点。

 

这些早期主理人,是咖啡世界里的匠人与社群搭建者,他们的故事源于热爱,根植于产品,服务于人。然而,当主理人成为流量密码,一套标准化的“流水线”便悄然形成,将这份真诚异化为拙劣的表演。

 

在一套标准的流水线表演中,主理人讲一口法语或意大利语,却忽视最根本的产品打磨,用华丽的辞藻描述豆子的来历,对咖啡豆的新鲜度、萃取的稳定性、口感的平衡性等问题视而不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对故事的包装和营销上。

 

这种表演背后也是小众即高贵的幻觉。当主理人用你不懂的姿态拒绝沟通,用规矩多筛选顾客,本质上是在用圈层傲慢筑起高墙。

 

也难怪消费者抱怨去一些主理人咖啡店,已经不是去喝咖啡了,而是去看一群“有钱但不多的小布尔乔亚”自称是主理人的表演。

 

高价、难喝、规矩多

 

我们开始讨厌主理人咖啡了,到底是在讨厌什么?

 

一位深度咖啡爱好者告诉虎嗅,消费者并不会歧视真正的“主理人”,大家反感的不是价格,而是被当成“不懂装懂的冤大头”的羞辱感,反感的是“脱离群众却要赚群众的钱”。

 

“高价、难喝、规矩多”,是主理人咖啡被争议的三大痛点。这些声浪,往往源于不少主理人将“小众”等同于“高价”,却未提供与之匹配的品质。

 

一杯SOE美式定价48元,理由是“豆子来自巴拿马翡翠庄园,日晒处理,浅度烘焙”。但被消费者实测,咖啡豆有明显“陈豆味”,也就是说烘焙后超过1个月未使用,萃取过度导致苦味重、酸味尖锐,口感甚至不如连锁品牌20元的美式。更让人不解的是,还有门店甚至有手作陶瓷杯需额外加收10元清洗费。

  

这种情怀溢价,终于迎来了消费者讨伐,消费者不愿意为站不住脚的产品和失衡的故事买单。

 

小众陷阱,将圈层认同等同于普世价值。而营销叙事与实际体验的落差,则在持续放大争议。

 

 

某主理人店,在小红书宣传每日限量10杯创意特调,主理人根据当天心情调整配方,笔记配图是咖啡上漂浮着金箔、旁边摆着干花的高颜值照片,吸引不少人排队打卡。但有消费者喝到后发现,所谓的特调只是拿铁+食用香精,金箔吃在嘴里没味道,干花只是摆设不能碰。消费者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主理人自我表达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同样引发质疑。

 

部分主理人过度强调个人喜好,忽视大众消费逻辑,陷入“我即市场”的傲慢。他们将咖啡馆视为个人作品的延伸,而非一个服务于顾客的商业实体。他们更在乎的是“自我表达”是否完整,而非顾客体验是否良好。

 

有在上海经营独立咖啡店的主理人告诉虎嗅,这两年以来,越来越多创业者选择在上海或者上海周边开独立咖啡馆,有主理人坚持不用咖啡机,认为手冲才是最纯粹的,结果出杯速度极慢,拉高了消费者的期待阈值,但实际体验一般。为了维护店内安静的氛围,禁止顾客交谈。为了坚持自己对咖啡本味的理解,拒绝顾客口味调整请求。

 

这些规矩,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无可厚非,但从商业运营的角度看,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式”的经营。

 

主理人咖啡的诞生,源于对连锁品牌标准化的反叛。它的独特在于个人风格、稀缺的产品、圈层化的文化,吸引那些寻求认同感的特定消费者。在早期,这种小众模式是成功的。它精准地服务了一个细分市场,建立了高粘性的社群。

 

然而,当“伪精英们”看中了小众带来的红利后,他们模仿起早期主理人咖啡,但只学到了皮毛,将个人审美神圣化,却连消费者对“一杯好喝的咖啡”这一最基本需求都忘记了,那任何关于纯粹和匠心的说辞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年轻人或许会被“故事”吸引第一次,但当实际体验无法支撑起营销的承诺,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这些现象甚至导致主理人咖啡生态市场卷入悲剧性困境,陷入信任危机与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即使有些主理人店确实是在用心做产品,也容易被消费者用有色眼镜看待,贴上割韭菜的标签。

 

在小红书一位用心做咖啡的主理人店主发布的被误解的帖子上,点赞数最高的评论是,“一位咖啡爱好者分享如何辨别真假主理人店”。

 

最终,这些信任危机也都将直接反映在所有主理人的经营表现。

 

“个性”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有连锁咖啡品牌创始人告诉虎嗅,“主理人咖啡的争议,也是小众商业在大众化市场中面临的一场碰撞。尤其是疫情后小众咖啡开店潮导致同质化,资本涌入加速催生跟风,但消费者已从为情怀买单到理性消费,冲突必然难以避免。”

 

解决如此冲突的答案是什么,首先需要搞清楚:个性的边界在哪里?小众的目的是什么?孤芳自赏是一种活法,在市场中更好的生存是另一种选择。

 

对于主理人咖啡而言,个性不是脱离现实的孤芳自赏,而是基于产品力的差异化表达。可以小众,但连基础的产品价值和需求都满足不了,再多的黑胶唱片和抽象画都只是皇帝的新衣。

 

比如不提供加糖服务,如果换成推荐不加糖,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提供少量蜂蜜,给了消费者选择权,争议才会减少。

 

情怀也不该是溢价的借口,而应转化为提升体验的动力。消费者愿意为情怀买单,买的不是主理人的故事,而是故事背后的体验。

 

主理人去产地挑选豆子,这个故事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咖啡豆的新鲜度、独特的风味层次上;主理人将咖啡馆打造成艺术空间,这个情怀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展览的质量、活动的互动性上。

 

路跑、骑行途中越来越多同行人遇到SnowPeak Cafe停下,喝杯咖啡小憩一会,继续上路。这个场景背后,是咖啡作为运动爱好者的生活方式。如果故事和体验脱节,所有情怀就成了空中楼阁。

 

来自上海的熊爪咖啡因店员穿着熊玩偶服用熊爪递咖啡走红,曾被质疑“靠猎奇吸引眼球,咖啡品质一般”。后来,熊爪咖啡推出均价25-35元的平价精品咖啡,同时,保持“熊爪”这一核心视觉符号,并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店员大多是残障人士,“熊爪”是为了隐藏他们的身体状况,保护他们的隐私。

 

这使得“熊爪”从一个单纯的营销点,升华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的品牌IP。

 

将熊爪形象、公益属性的个性,与平价、好喝的共识结合,是熊爪咖啡的生存智慧。这种平衡需要小众品牌既要有拒绝同质化的勇气,也要有尊重市场的诚意。

 

市场永远需要敢于表达个性的主理人品牌。它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为消费者提供了标准连锁品牌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它们也像行业的鲶鱼,刺激和推动着连锁咖啡品牌的迭代。

 

不止一家苏州独立咖啡店主告诉虎嗅,他们的目标都曾是复制定位高质中价的代数学家咖啡。

 

代数学家咖啡第一家店开在苏州的金鸡湖畔,是从苏州本土精品咖啡店走到连锁品牌经营的典例。前身是“矩阵咖啡MATRIX”,苏州较早的精品咖啡馆,用数学的方式演算严谨的咖啡制作方案破解“高质x中价”难题,在国内首个将"社区咖啡"概念作为经营方向。

 

在开到第5家店时,代数学家曾选择引入资本拓店,2019~2020年曾重点扩大规模,随后在扩张与个性的平衡中选择战略性收缩。

 

精品咖啡Grid Coffee最早也是从全系使用单一产地咖啡豆的定位中跑出来的,只用最简单的方法冲煮咖啡,不添加糖与糖浆,身上带着一些“主理人咖啡”的特质。据悉,截至2025年5月底,进驻国内11个城市开设超过70家门店。

 

走到最后,个性的前提都是足够专业,小众的底色还是尊重二字。

 

那些在争议中黯然退场的主理人咖啡,往往只看到了小众的酷,没看到商业的真。长红的主理人咖啡们,早已在个性、共识与同质化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大公约数。

 

那么,下一个问题或许是:当“主理人”的标签被污名化,那些真正用心做咖啡的个体们,又该如何向世界证明自己?


#虎嗅商业大消费编辑柳柳,关注消费商业,行业人士欢迎交流加微信:ST-L105,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liuliu@huxiu.com

文章标题:主理人咖啡到底惹着谁了?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2758.html

阅读原文:主理人咖啡到底惹着谁了?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放弃硅谷高薪,83岁博士造折叠...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华见9月初,港交所迎来一位特殊的敲钟人——83岁的物...
9月24日100ESG增强(9... 证券之星消息,9月24日,100ESG增强(970033)指数报收于1566.52点,涨2.04%,...
V观财报|中国巨石:拟回购30... 【V观财报|中国巨石:拟回购3000万股至4000万股公司股份】中国巨石公告,拟回购公司股份不低于3...
中国海油“海恒”技术实现重大产... 近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恒”高端固井技术(下简称“海恒”)攻克泰国湾超高温气窜井...
专访康乐卫士董事长刘永江:三价...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历经17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康乐卫士(833575.BJ)终于走到了产...
V观财报|重庆路桥董事长李向春... 【V观财报|重庆路桥董事长李向春代行总经理职责】重庆路桥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亚军由于个人原因暂时...
新龙矿业本部将复产 湖南黄金:...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湖南黄金24日盘后公告,公司收到子公司湖南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龙矿...
招商基金“换帅”:董事长王小青... 9月23日晚,招商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称,自 9 月 24 日起,王小青因工作安排卸任公司董...
美国股市早盘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股市周二早盘在历史高点附近徘徊,债券结束了连续四天的跌势。美联储主席杰罗姆...
黄金带头上涨 贵金属今年全面跑... 黄金今年表现十分亮眼,在包括比特币在内的一众主要资产中脱颖而出。然而,风光的不止是黄金,其他贵金属—...
原创 刘... 芯片奇才刘大力:三次创业,志在颠覆芯片世界 今天要讲述芯片创新领域传奇人物刘大力,他在芯片研发道路上...
中核钛白“95后”实控人拟1....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9月23日,中核钛白(002145.SZ)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5日...
V观财报|2连板迎丰股份:经营... 【V观财报|2连板迎丰股份: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2连板迎丰股份公告,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未发现可...
汽车门把手国家标准要来了!工信...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征...
阿里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 2025.09.24本文字数:121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今日,阿里巴巴-W收盘涨逾...
V观财报|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 【V观财报|皖维高新:前三季度净利预增69.81%到109.77%】皖维高新公告,预计2025年前三...
不止3800亿元,阿里计划追加... “行业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远超我们的预期。”9月24日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
“五停”解除,深圳人又送走一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客,作者:圳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今天,深圳人在呼啸的暴风雨中醒来,有“谨防...
V观财报|受“桦加沙”影响!两...   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由于天气恶劣,两只港股IPO公司延迟发售。  两H股公司延迟发售  超强台...
V观财报|2连板张江高科:主营... 【V观财报|2连板张江高科: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2连板张江高科公告,公司近期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主营...
突发!张雪峰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 9月24日下午,“考研名师”张雪峰抖音、快手、微博、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账号被网友发现禁止关注。公开...
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多家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超强台风“桦加沙”已成为今年以来全球风王。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桦加沙...
豪车那道紫,不就是我们的情绪价... 伍尔夫说的“那朵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开篇第一句,也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达洛维...
29家上市公司率先预告前三季度...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共有29家上市公司对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进行预告。从预告数据来看,有6家...
9月2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 一、强势个股截至9月24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83%,收于3853.64点,深证成指上涨1.8%,...
芦哲:起底存款“搬家”——储蓄... 芦哲、王洋(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核心观点:从一般性存款向非...
“十倍牛股”上纬新材正式易主,... 红星资本局9月24日消息 昨日晚,上纬新材(688585.SH)宣布正式易主,智元恒岳持有公司24....
锡华科技奔赴A股:实控人手握九... 又一风电产业链企业即将上市。据上交所官网9月22日更新,江苏锡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锡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