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万人期待的924一周年,沸腾、暴涨,4458只个股上涨!不负众望!
大盘低开高走,科技板块全线爆发,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结束净流出态势,
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8%,创业板指涨2.28%。
全市场共4458只个股上涨,88只个股涨停,853只个股下跌。
又为四季度开了个好头!
今年924开了好头,会不会继续复刻去年924的“疯牛”?
去年的924,多部门联合打出“疯牛”,A股迎来历史性大涨。
回头看,过去一年:
北证50暴涨158%,领涨全球!
上证指数累计涨幅39%;深证成指涨超60%,创业板指涨超100%直接翻倍!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总规模70.79万亿元,
2025年9月23日,总规模103.92万亿元,
一年时间,A股市值就增加了33.13万亿元。
目前A股投资者持有市值占A股的1/3也就是1年时间增加了大约12万亿,目前A股股民已超2.4亿。
这意味着,924行情出来,A股股民人均赚了5万……
涨得最猛的是啥?
电子、综合、传媒三大行业以203.35%、177.08%、129.05%的涨幅领跑 ;
而传统周期板块相对逊色,石油石化、煤炭涨幅不足10% 。
看个股:
5431只股票里,5137只上涨,1435只翻倍,
3倍股有 170只,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等 ;
5倍股有38 只 ,集中在半导体、创新药、CPO等;
还有3只10倍“妖股”:上纬新材(1753.05%)、*ST宇顺(1145.83%)、胜宏科技(1066.69%),妥妥的“涨幅王”。
“924行情”以来涨幅前20名 ,看出点啥规律没?
这里面,但凡踩中一个,就是大赢。
细细研究,有啥特点:
市值小,起涨时还不到50亿;
热门赛道, 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固态电池 ;
政策大力支持,国家重点扶持;
不过,也有“掉队”的,240只股票下跌,占比4%,多集中在房地产、传统建材和部分消费板块。
ST股尤其惨,跌幅前三全是它们 ……
你不服不行,在股市,旧不如新,这是大趋势。
今年“924”能复刻吗?难,很难。但依然有赚钱机会。
起点就不一样啊!
去年 924从低谷(上证2700点)启动 , 现在已涨超39% (上证3853点) ,估值修复基本完成 。
政策着力点不一样啊!
复刻需新 的甚至比去年更厉害的 “组合拳”,但当前政策更偏稳健 ,比 如化解债务、稳定资产价格, 而 非爆发式刺激。
前几天股市大涨,创新高的时候,各大媒体都没有用“暴涨”、“大涨”来描述,说明不提倡,防生市场过热。
但如果你把历次大牛市的主要指标拿出来挨个对比,你会发现还有不小空间。
无论是成交额、5倍股、10倍股数量以及比例,都大有空间。
看这张图,这是近十年国庆节前后变化。
历史数据显示 ,尤其是节前、节后, 上涨概率 超过70%。
想短期博一把的,这几天 可以多盯盯。
今年四季度,股市走势咋样?
高盛预测,A股未来12个月还有10.8%的上升空间 ;
也有机构预测,四季度, 上证目标位4000-4200点,涨幅5%-15%。
还是看好的声音更多。
方向选对,紧跟政策支持方向、并购重组活跃的领域,比如AI、机器人、半导体……
时机选对,可以关注国庆前后节点,以及10月份LPR窗口。
大热 AI 风口,两种声音吵的厉害!
长期看,收益可期。
现在机器人、AI等硬科技, 已经落地应用,比如智能驾驶、AI医疗, 未来势必会带来可持续性的、大规模的收入增长。
整个行业 也 在加大投资力度。微软公司、亚马逊公司 、 Meta公司 等,十年内在人工智能领域, 年度总投入提高至超过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
有人认为 当前科技股估值 已经透支,如果流动性收紧,可能有回调风险。
也有人担心, AI服务商业化未跟上计算能力需求增长 ;
贝恩 最新报告中称 ,到2030年,AI行业收入 必须 达2万亿才能 覆盖 成本,但现在看, 可能 有8000亿缺口!
实际上, OpenAI 确实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 ,预计2029年才现金流转正;
但 如果这些人工智能公司到2030年 , 仍无法实现盈利 呢……
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所以,AI长期是大趋势,但短期得悠着点,别追高 ;选股要看基本面,看业绩、研究财报……
上篇文章过后,很多人私信想让聊聊楼市,其实也没啥可聊的。
过去一年,楼股,命运截然不同。
M1与M2增速差从-14%收窄到-2.8%,三四季度还有5.24万亿和1.66万亿定存到期。
而8月A股新开户同比增加165%,上交所新开户数量达到265万户,较7月增长35%。
这说明,存款搬家依然在继续。
而楼市这一年呢?
1-8月份的数据已经发过了,可以扒扒开发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额,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主要看涨跌幅度,这部分不多说、不评论,懂的都懂。
区别在哪儿呢?
前年、去年都还有“一直救”、“不顾一切救”的声音,而现在安静多了……
这是新房。
二手房呢?
只能说更难。
最热的新闻是,中介雇砍价60万,搞崩了房东心态。
今天我小区业主群里还在集体emo,房价稳不住、卖不掉,房子资不抵债成为常态……
房东、买家、中介,开启互相折磨模式……
没办法,这次跟过去任何一次都不一样,需要的时间自然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都长。
短时间反转很难实现。
房地产牵扯的面太大、太深了,所以在楼股之间,上面已经选了先顾后者。
我们普通人需要做的,是拨开混沌、看懂大势、看透上头意图、看清这一切,然后抓住不可多得的机会。
但这些,单靠一个人很难做到,需要很多人一起思考、探讨,所以我们坚持做 私密群 。
在私密群里,咱自己地盘,不用顾忌,实时分享财经热点、金融逻辑、资金动向、政策方向……并且还会有直播。
很多人看出来了,今天我其实想聊的很多,但最后还是删了很多,私密群见吧。
★ 声明: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之用,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