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淼上任第十年,泸州老窖“重回前三”的目标,还是没希望 泸州老窖刘淼创业事例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
创始人
2025-09-29 10:53:38



中国白酒行业的“老三之争”,从未停歇。

2015年,刘淼在泸州老窖的低谷期接过帅印,抛出了“重返前三”的豪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淼带着他的团队,几乎尝试了许多办法:提价、收缩产品线、涉足产业链金融,甚至跨界探索白酒之外的新业务。

过去十年,公司营收一路攀升,屡创新高,却始终未能夺回行业第三的宝座。

2025年,是泸州老窖“争前三”的关键一年,在这个节骨眼上,泸州老窖却“掉链子”——2024年营收增速骤降至3.19%,2025年上半年营收出现负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刘淼还有希望带领泸州老窖重返前三吗?

喊了十年,仍未“重返前三”

泸州老窖作为唯一蝉联五届“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被称为“浓香鼻祖”。2001年,泸州老窖推出高端单品“国窖1573”,成功跻身高端阵营,在2005年到2009年之间与茅台、五粮液并称“茅五泸”。

转折出现在2010年。洋河股份凭借“蓝色经典”全国化扩张,以76.2亿元营收反超泸州老窖,自此,泸州老窖跌出行业前三,再也没回去过。

在塑化剂风波以及“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下,2014年高端白酒出现断崖式下跌,泸州老窖营收从2013年的104.31亿骤降至53.53亿,同比腰斩近五成;同期,洋河仅小幅下滑2.43%,营收达146.59亿,双方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次年,在泸州老窖工作了24年的刘淼,接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刘淼从1991年就进入泸州老窖,曾任公司采供处处长,售后服务部部长,策划部部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上任第一年,刘淼就喊出重回前三的口号,并将其列为“十三五”战略规划的核心目标。

随后,刘淼开始大刀阔斧清理品牌线:仅保留“国窖1573”“百年窖龄酒”“特曲”“头曲”“二曲”五大主力品系,将经销产品条码从7000个削减至900个,淘汰大量低端、边缘产品。

他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首先是清理杂乱的产品线,仅保留“国窖1573”“百年窖龄酒”“特曲”“头曲”“二曲”五大主力品系,除了这些产品外,其他带“泸州老窖”四个字的产品一律停产,U窖、东方之珠、清溪谷等产品受影响最大,经销产品条码从7000个削减至900个。

这一做法很快见效。2017泸州老窖营收重返百亿,达到103.94亿元,且2017-2019年连续三年增速超过20%。

然而,这样的增速仍未让其重返前三。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泸州老窖营收166.53亿元,同比增长5.28%,同期,洋河股份营收211.25亿元,二者之间还有近45亿的差距,重返前三的目标落空。

刘淼并未放弃,进入“十四五”(2021年到2025年),泸州老窖继续冲刺前三。2021年年报中提到,泸州老窖制定了“十四五”战略规划:136战略,其中的“1”即坚定重回中国白酒行业“前三”目标。

然而,2022年山西汾酒异军突起,以262.1亿营收打败了泸州老窖(同年营收251.2亿元),后者被挤到了第五名。直到2024年,洋河业绩大幅下滑,泸州老窖才回到第四名,但跟第三名的山西汾酒还有着49亿的差距。

从去年开始,泸州老窖的增长动力正在减弱。2024年,其营收增速从之前的两位数,下滑至3.19%,今年上半年还出现了负增长,营收增速为-2.67%。

尽管如此,刘淼的口号却越喊越大。

在2025年3月召开的年度经销商大会上,刘淼喊出“白酒营收突破一千亿元、股票市值突破一万亿元”的口号。要知道当下达到千亿营收的白酒企业,只有茅台一家。

涨价、金融、跨界,刘淼的“三板斧”

重返前三,不仅是泸州老窖的执念,更是刘淼的执念,他经常在公开场合高喊重返前三,有人统计过,仅2018年一年,刘淼就至少7次公开提及重回前三。

为了实现目标,在刘淼的带领下,泸州老窖做了很多尝试。

首先是涨价,泸州老窖可以说是最喜欢涨价的酒企之一,也因此被称为“涨价王”。

刘淼上任后,多次对国窖1573等核心产品实施“小步快跑”式提价。据《每日财报》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泸州老窖旗下的产品涨价就超过10次。拉长时间来看,2016年国窖1573涨价9次、三大单品全年涨价近10次;2017年,国窖1573也经历了9次调整。

自2015年起,国窖1573就进行了超过十次提价,最近一次提价是在2023年8月,国窖1573的出厂价达到980元/瓶,超过当时飞天茅台出厂价969元。


▲国窖1573自2015年以来涨价情况,图片来自镁经制图小组

虽然涨价确实可以提高公司营收,但指望涨价增利并不是经营的长久之道,反而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后遗症。

近几年,国窖1573深陷价格倒挂。2023年12月,国窖1573市场批发价仅为875元/瓶。今年批发价降到了840元/瓶,电商补贴后甚至跌破八百元,经销商卖一瓶亏百元,价格倒挂严重。

除了涨价,刘淼任期内,泸州老窖还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动作——“涉酒贷”。

2023年3月,泸州老窖旗下龙马兴达小贷公司推出“酒商贷”“酒企贷”“酒人贷”三款金融产品,分别为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和优质个人客户提供贷款。


▲涉酒贷的公告,图片来自:泸州老窖公众号

在龙马兴达的产品链中,有一项名为“提货权质押”的产品,据官网介绍:泸州老窖经销商以老窖集团下泸州老窖系列酒主线产品的提货权或未来提货权作为质押向我公司申请贷款。

对此,外界认为,泸州老窖借款的部分资金可能用于借贷给经销商拿货,即借钱给经销商买自己的酒,通过贷款助力经销商购酒来去库存。

泸州老窖的库存压力确实很大。2024年泸州老窖的存货规模同比增长15.2%,存货账面价值为133.93亿元,而2020年其存货账面价值仅为46.96亿元,四年间就翻了近3倍。

库存周转天数也从2023年的1092.23天延长至2024年的1157.93天,存货积压时间进一步增加,远高于其他酒企的存货周转天数。

然而,泸州老窖否认向经销商放贷。刘淼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不存在通过关联方等任何形式向经销商贷款的情形,并强调内部控制经过审计机构审查。

其实,不少酒企都曾通过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为经销商提供贷款。例如2019年,金徽酒就与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合作,给中小经销商提供贷款;2020年,酒鬼酒旗下内参酒销售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为经销商提供专项贷款担保。

泸州老窖“涉酒贷”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在白酒行业调整期之际,龙马兴达以提货权、订单等为质押向本就有资金周转困难的经销商放贷,有变相向经销商压货的嫌疑。

除了提价和贷款,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刘淼还推动泸州老窖进行了一系列多元化业务尝试。

早在2016年,泸州老窖就和气味图书馆合作,推出了定制香水。2017年推出的“顽味香水”上线4个月之后,因美妆博主测评而突然蹿红,30ml售价139元的香水曾被黄牛炒到999元。

然而,现今泸州老窖的香水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销量非常一般,反响平淡。

当然,泸州老窖还推出过食品、美妆产品。2019年“双11”期间,其与钟薛高合作推出了名为“断片”的雪糕,2020年又和老中医化妆品合作推出了酒粕面膜等。

不过从业绩贡献来看,2024年泸州老窖年报中“其他收入”占比不足1%,这些产品对泸州老窖冲三的目标基本没什么贡献。

“争前三”关键期,圆梦希望有多大?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刘淼能否带领泸州老窖重返前三?

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来看,今年要实现重返前三的目标非常难。从上半年的营收规模来看,泸州老窖营收为164.54亿元,而山西汾酒营收为239.64亿元,两者相差75.1亿元,而在2024年底,这个差距为49亿元。

从营收增速来看,上半年泸州老窖的营收增速为-2.67%,而山西汾酒依然保持着正增长,增速为5.35%。

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增速,山西汾酒都明显领先于泸州老窖。

暂时排在它后面的洋河,也并未被拉开很大的差距。虽然今年上半年洋河增速骤降35%,但与泸州老窖的营收差距不足20亿元。换句话说,泸州老窖不仅难以追赶汾酒,连第四的位置也并不是很稳固。

上述业绩数据代表的是过去,白酒企业更看重预收款,也就是合同负债的增长,以此来衡量经销商打款的积极性。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的合同负债为35.29亿元,而洋河为58.78亿元,汾酒更是高达59.83亿元。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泸州老窖经销店打款的积极性,不如山西汾酒和洋河的经销商。

泸州老窖要想重返前三,还得靠新的大单品。

这条路,山西汾酒已经替它验证过了。从2021年开始,山西汾酒只用两年时间,便实现了200亿、300亿的“两连跳”,其中“青花20”功不可没。

青花20自2015年上市到2023实现百亿营收,仅用了8年时间,是300-500元价格带中,最快迈入“百亿俱乐部”的大单品。

目前来看,泸州老窖的产品线中,最有潜力的产品是38度国窖1573。去年,泸州老窖方面透露,38度国窖1573在2024年营收接近百亿元,成为首个百亿级低度高端白酒单品,占整个国窖1573系列营收的一半,低度酒成为核心营收支撑。

在华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河北市场,38度国窖就占泸州老窖销量的八成;在江苏、山东,每卖出10瓶国窖2573,就有8瓶是38度国窖1573。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低度酒确实在逆势增长。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低度、健康饮酒需求不断释放。中酒协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

低度酒无疑为传统白酒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但它更多是传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的一次尝试。中国消费者对低度酒的认知仍然以啤酒、预调酒等传统品类为主,要改变消费习惯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短期内,泸州老窖想凭借低度酒,复刻山西汾酒的增长路径,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泸州老窖今年重返前三的目标,恐怕又要落空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持股过节成大趋势?逾六成私募重... 图/ic距离国庆长假仅剩两个交易日,市场再次面临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抉择。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存在...
汇丰最新预测,到2026年中国... 据报道,汇丰全球研究预测,到2026年,上证综指将达到4500点,沪深300指数将达到5400点,深...
A股券商股,拉升 A股券商股,... 2025.09.29本文字数:1098,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黄思瑜封图 |AI生成9...
现金流转负、短债超百亿,“千亿... 导语:福建富豪邱文生遇难题,千亿华勤现金流由正转负,短期偿债压力大,港股融资能否破局?摘要:1、规模...
对话益和鲜时余老狮:达人营销不... 作者:商评君 | 编辑:小鱼“不做达人无销量、做了达人无利润?”随着KOL营销的成熟,很多品牌似乎陷...
美国的路边葬礼,从何而来?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Willi...
A股新能源板块,拉升 A股新能... 2025.09.29本文字数:153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陆如意封图 |AI生成9...
中国造不出AI芯片?黄仁勋:仅...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综合《印度时报》《南华早报》等媒体9月28日报道,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
到店吃饭直接4折?打工人跟着淘... 前段时间外卖商战打得如火如荼,奶茶店火爆到外卖单挂满墙,许多打工人天天领券,抢大额红包。现在,本地生...
名创优品版“泡泡玛特”,要上市...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作者 | 陈丹编辑 | 魏佳潮玩赛道的资本热度再迎新高。9月...
“K金之王”,忙着开店 K金之... 狂飙的金价,仅在今年上半年就26次创下新高,当下主流品牌的首饰金克单价也涨到了1100元以上。黄金公...
阿里三大出海平台新动态:淘宝1... “双11”大促进入倒计时,阿里三大出海平台纷纷发布新动态。 9月22日,淘宝出海喊出“全球双11”的...
泸州老窖:9月26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9月26日,泸州老窖(000568)融资买入1.11亿元,融资偿还1.4亿元,融资净卖...
布局储能尝到甜头 光储融合能否... 得益于在光储业务上的布局,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逆势盈利77亿元,公司市值于近日站上3000亿元大关,成...
10年还了10亿,雷军兄弟涅槃... 雷军、陈年 “他后来告诉我,看完发布会第四天,就决定把整个公司搬到杭州,从零开始,全面转型直播电商。...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浪口村改造... 一、回迁住宅选房抽签程序总体流程 本次回迁住宅选房活动分为2场,第一场正式选房活动,计划用时3天;第...
新会计准则落地在即 险企关注应...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中经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2025年,在金融行业锚定高质量发展、强化服务实体经济...
突发公告:59岁董事长,被留置... 昨天(9月28日),新光光电(688011.SH)发布公告: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光伏“老兵”押注AI+机器人,... 导语:AI赋能+机器人破局,光伏老兵的三重增长密码。在新能源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的关键期,成立...
美国祭出第四轮技术封锁!华为靠... 今年5月,美国祭出第四轮全面技术封锁,直指中国科技巨头华为。这一次,手段之狠、范围之广——芯片代工被...
国庆节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 9月29日早盘,即国庆节前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细分赛道来看,储能概念股反弹,...
默多克家族的“继承之战”有大结... 以默多克家族为原型的美剧《继承之战》迎来了“现实大结局”。一场总额约33亿美元的家族和解,正式确立长...
东莞控股董事长王崇恩辞职,林永... 9月29日,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控股)发布《关于公司董事长辞职及推举董事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敷尔佳渠道优化阵痛:线下收入缩... 对“医用敷料第一股”敷尔佳来说,销售渠道的优化转型并非易事。9月2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哈尔...
千亿级艾草产业,皖北有机会 艾... 今年4月,无锡举办的国际灸法大会上,在加拿大开艾灸馆的演员王祖贤说“一定要把艾灸在一个水平上发扬光大...
千亿级艾草产业,皖北有机会 艾... 今年4月,无锡举办的国际灸法大会上,在加拿大开艾灸馆的演员王祖贤说“一定要把艾灸在一个水平上发扬光大...
双11又提前了!抖音10月9日... 红星资本局9月29日消息,近期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提前布局大促节点。京东方面今日宣布,今年“11.11”...
段永平:在黄峥进入谷歌以后才认... 红星资本局9月29日消息,有网传消息称,拼多多(PDD.US)创始人黄峥早年曾犹豫是去谷歌工作,还是...
泰兰尼斯,中产妈妈的“销金窟”... “稳稳第一步,高光每一步,泰兰尼斯稳稳鞋。”这句在电梯里循环播放的广告词,可能已经成为无数人的“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