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踩中了“儿童安全问题”雷点。
10月20日,记者查询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现,山姆(上海)超市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姆上海公司”)因两款儿童相关产品存在明确质量问题,9月新增两则行政处罚决定书。
具体来看,2024年5月21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山姆超市会员店(青浦店)中所销售的规格型号为FM105的FILA牌滑板车进行抽样检测。
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项目不符合相关检验依据,判定为不合格。
根据国家标准相关要求,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应符合GB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中4.10的要求,该不合格项目可能导致儿童产生窒息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山姆上海公司收到该检验报告后,对检查结果无异议,也未提出复检。
经查,山姆上海公司共购进该型号滑板车64件,自2024年5月1日起在店销售,标价为199元/件。截至案发,已销售61件,报损2件,1件无偿提供抽检备样,目前该批次已无库存。售出的62件不合格滑板车的总货值为12338元,违法所得总计2616.9元。
更早的2024年3月29日,山姆销售的兰精天丝儿童被三件套在抽检中同样“中招”。
当时,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山姆超市会员店(青浦店)销售的60支兰精天丝儿童三件套进行抽样检测。检验报告显示,其印花面料耐摩擦色牢度不符合判定依据和相关规定,检测结论为不合格。
尽管同年7月山姆上海公司对结果提出了异议并申请复检,但复检结论仍维持“不合格”判定。查询发现,耐摩擦色牢度不达标意味着产品在被摩擦时易掉色,影响美观。
该批次产品共进购98件,2024年3月22日起在门店销售,标价为229.9元/件。售卖不到两个月,供货商自行检测发现产品洗标不合格通知退货,山姆遂将85件产品退回。截至案发,98件进货中已销售12件(含抽检用2件),退回85件,丢失1件,货值金额总计为22530.2元,违法所得总计为510.96元。
针对上述两款不合格产品,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FILA滑板车事件中没收违法所得0.26169万元、罚款0.6169万元、没收非法财物,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在兰精天丝儿童三件套事件中没收违法所得0.051096万元、罚款1.12651万元,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山姆两款儿童相关产品存在明确质量问题。孙婉秋 摄
此次因儿童产品质量问题被罚,与山姆长期以来塑造的“高品质会员商超”形象形成鲜明反差,也让市场对其品控体系提出拷问。
作为中国会员制商超的头部品牌,山姆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便以“会员精选”为核心标签,吸引大批中产消费者。截至2025年6月,中国付费会员数量已突破900万,仅按260元/年的基础会费计算,中国区会员费收入就超23.4亿元。
庞大的会员群体意味着极高的用户黏性,更意味着消费者对品牌“高品质、高安全”的期待值远超普通商超。当“精选”标签与“不合格儿童产品”碰撞,尤其是触及儿童安全这一敏感领域,消费者的心理割裂感尤为强烈。
事实上,山姆近期的品控争议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其因“品质下滑”“选品更换”等问题多次登上热搜;10月更是接连爆出售卖肋排发臭、枣泥核桃蛋糕吃出疑似“假牙”的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
一系列品控漏洞,正逐步侵蚀山姆在消费者心中积累的品牌信任与口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山姆近些年的火爆,供应链体系本就备受压力,随着供应商扩容、工作量翻倍,相关品控问题就会凸显。整体来看,也与山姆内部采购管理流程以及稽查力度、处罚力度有关,频繁爆出的负面应引发高度警惕。
近期,山姆的品控争议频频。左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