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亏损近四成又现“老鼠仓”,海富通基金三度陷违规泥潭
创始人
2025-10-28 02:35:47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一位“90后”基金经理的堕落轨迹,再次将海富通基金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证监会公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海富通基金原基金经理杨宁嘉因利用职务便利向好友透露未公开信息,构成“老鼠仓”违法行为,被处以50万元罚款。

这位曾手握17.35亿元资金的年轻基金经理,不仅在投资业绩上交出了惨淡答卷——其管理的核心产品任职回报亏损最高达近40%,更在职业操守上越过了红线。更令市场忧虑的是,这已是海富通基金近十年来第三次曝出“老鼠仓”丑闻,继2014年和2018年两次违规事件后,合规风控的短板再次暴露无遗。

“老鼠仓”行为不仅严重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秩序,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更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信誉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目前,海富通基金管理规模虽已突破2000亿元,但公司营收和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新任董事长谢乐斌正面临着提升投资业绩与修复品牌形象的双重压力,这家老牌公募基金的转型之路愈发艰难。

业绩惨淡叠加违规操作,“90后”基金经理栽了跟头

杨宁嘉的职业生涯本应前途光明。作为一名“90后”基金经理,他在资产管理行业起步较早,曾管理着规模达17.35亿元的资金,在海富通基金内部也算是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力量。然而,糟糕的投资业绩和突破底线的违规行为,最终让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断送了职业前程。

根据基金数据统计,杨宁嘉管理的核心产品表现极度不佳,部分产品在其任职期间的回报亏损幅度接近40%,远远跑输同期市场基准指数和同类产品平均水平。在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直接关系到产品规模和投资者信任,如此惨淡的业绩无疑给其职业发展蒙上了阴影。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大幅度的亏损不仅反映出投资能力的不足,也暴露出风险控制意识的薄弱。

更为严重的是,杨宁嘉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利用职务便利向好友透露未公开信息。根据证监会的调查,杨宁嘉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多次将其掌握的基金投资组合的股票交易信息提前告知特定关系人,后者据此进行相关股票交易。这种典型的“老鼠仓”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侵害了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证监会最终认定杨宁嘉的行为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鉴于未能查实其获利的具体金额,依法对其处以50万元的罚款。值得注意的是,50万元的处罚金额虽然看似不高,但这已是在无法查实获利金额情况下的顶格处罚。如果能够查实具体的获利金额,“老鼠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会更大,通常会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从行业角度看,杨宁嘉案例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些年轻基金经理在面对业绩压力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风险意识淡薄,在利益诱惑面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也提醒基金公司在选拔和培养基金经理时,不仅要关注其投资能力,更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合规教育,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三度“老鼠仓”敲响警钟,海富通品牌修复路漫漫

杨宁嘉的“老鼠仓”事件,只是海富通基金合规问题的最新一章。回顾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类似的违规行为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不禁让人对其内部管控体系的有效性产生质疑。

早在2014年,海富通基金就曾曝出首起“老鼠仓”案件。当时,该公司原投资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违规交易,被监管部门查处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这起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也给海富通基金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这次教训似乎并未让公司真正引以为戒。

2018年,海富通基金再次爆出“老鼠仓”丑闻,又一名基金经理谢志刚因类似违规行为被查处。连续两次的违规事件,暴露出海富通基金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和人员监督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市场开始质疑,这家老牌公募基金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否出现了重大漏洞。

如今,杨宁嘉案件的曝光,标志着海富通基金在近十年内第三次陷入“老鼠仓”泥潭。三次违规事件跨度十年,涉及不同的基金经理,这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为个别人员的道德问题,而是反映出公司在制度建设、文化培养和监督执行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缺陷。

从行业案例来看,类似的“老鼠仓”事件在基金行业并非孤例。2013年,南方基金原投资总监王某因“老鼠仓”交易被判处有期徒刑,违法所得高达数千万元;2016年,博时基金原基金经理马某也因类似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案例都说明,“老鼠仓”是资产管理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需要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共同努力加以根治。

对于海富通基金而言,频繁发生的合规问题已经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虽然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海富通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在行业内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但公司的财务数据却透露出发展的隐忧。近三年来,海富通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滑,这与其品牌形象受损、投资业绩不佳、客户信任度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上任的新董事长谢乐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他需要着手提升公司的投资业绩,通过优秀的产品表现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另一方面,他必须下大力气修复受损的品牌形象,重建公司的合规文化,彻底杜绝类似违规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文化塑造等多个维度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近年来对“老鼠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新修订的《证券法》和2021年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都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为打击“老鼠仓”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此“鸡肋”的日本汽车市场,比...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作者丨李赓头图丨视觉中国一辆红色仰望U9缓缓驶入展台。伴随着密集的鼓点与红蓝交织的闪...
在中国,哪家互联网平台真把社会... 中国互联网平台公司评级(不完全统计),图源:虎嗅制图出品|虎嗅ESG组作者|陈玉立头图|视觉中国本文...
国联民生两保荐代表人遭深交所追... 导读:虽然在最初的回复中,贝特电子悉数回应了监管层的质疑,并坚决否认存在拼凑上市的动机,但在贝特电子...
小红书的评论区,挤满了被京东采... 作者|成昱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眼下,双11正进入尾声冲...
聚焦进博|在交流与交友中觅商机... 2025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