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几年在资源上动静不小,尤其是稀土这块儿,本来手握一大把好牌,却一直没好好玩,现在眼瞅着全球供应链乱套了,他们也急了眼。
中国那边从去年开始就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这事儿闹得全世界都得重新盘算账本,美国赶紧找澳大利亚签协议,欧洲也忙着自家挖矿。
俄罗斯呢,储量排全球前几,足足有2800万吨以上已探明资源,涵盖至少15种稀土金属,但产量惨淡,去年全年才勉强挤出点零头,国内用量基本靠进口。这局面搁谁身上都得想想办法,总不能老让别人捏着鼻子走吧。
俄罗斯安全理事会秘书绍伊古最近在报上发文,直戳痛点,说俄罗斯得建起自己的稀土产业,别再看中美脸色,这话听着就接地气,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
稀土就是工业里的维生素,没它高科技玩不转。从手机电池到导弹导航,再到风力发电机,处处都得靠它。俄罗斯资源多,18个已探明矿床加起来储量超2800万吨,主要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但开发率低得可怜,不到2%。
为什么呢?技术跟不上,设备老旧,市场也没啥需求,以前经济好点的时候还凑合,现在西方制裁一压,进口渠道卡壳,中国又管得严,俄罗斯就坐不住了。
早些时候,2025年2月,普京还试着跟美国搭话,提议联合开发稀土,说俄罗斯资源比乌克兰多得多,能合作最好。但后来因为乌克兰那事儿,特朗普那边直接取消会晤,合作黄了。俄罗斯一看,这路走不通,只能自己上手。
绍伊古这篇文章是10月24日在《消息报》上发的,他直言不讳,说俄罗斯必须100%利用自家资源,建起主权产业,别依赖中国和美国。
中国现在控着全球80%的稀土市场,技术链条齐全,从挖矿到精炼再到成品,全包圆。但俄罗斯怕啥?怕万一哪天关系闹僵,被卡脖子,国家安全和高科技产业就悬了。
美国那边呢,制裁不断,合作更别提。绍伊古强调,这事儿关乎国家存亡,得从源头抓起。他提的方案是砸7000亿卢布,建一个关键金属深加工集群,就搁在安加拉-叶尼塞大区,那地方资源富集,托姆托尔矿床就是全球顶尖的,钇族稀土超15万吨。
为什么选这儿?电力便宜,西伯利亚水电站多,冶炼这活儿耗电大,有低价电就占便宜。加上铁路公路得修,矿区离主线240公里,物流得先通了。
投资这7000亿不是瞎扔钱,绍伊古说这是个大生态系统,集科研、教育、工业和投资于一身。简单讲,就是拉上几十家企业、研究所和高校,从挖矿起步,一步步搞到半导体、功率电子器件、3D打印,甚至人工智能产品。
首批5个精炼厂2026年就能开工,到2030年,产量目标5万吨,高纯度氧化物得占六成以上。政府不光出钱,还给贴息贷款、研发补贴,从联邦预算里划600亿卢布。
企业里有俄铝集团、诺里尔斯克镍业这样的龙头,一共12家入伙。还找白俄罗斯和印度帮忙攻关分离技术,绕开西方专利墙。
这计划听着靠谱,但俄罗斯以前没少在这上栽跟头,技术还是90年代的硫酸焙烧法,回收率才65%,中国用盐酸法能到92%,差距大着呢。成本也高,西伯利亚冬天冷得要命,开采费比别处贵40%,基础设施弱,矿石运不出,设备进不去。
其实俄罗斯这步棋下得及时,全球稀土格局正洗牌。中国管制后,大家都找后路,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紧锣密鼓,欧盟目标2030年自给率40%。俄罗斯想插一脚,当替代供应商,尤其对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没制裁压力的合作模式。
绍伊古文章里就点明,这集群能成西方供应链的备胎,俄罗斯有独特储量和工程底子,能玩转。但现实骨感,资金紧张,制裁下经济吃紧,7000亿已是不易,外资难拉。
市场风险大,稀土供过于求,中国、澳大利亚、美国都在扩产,俄罗斯产品出来怕打价格战,卖不出好价。技术支持呢,早前想从中国要,管得严,没成;欧洲匈牙利、捷克谈了谈,人家有自家算盘,合作悬。
项目推进到现在,基础设施在建,铁路公路逐步连通矿区。企业联盟稳固,诺镍集团用镍矿经验转稀土,俄铝负责精炼。政府税收激励吸引本土资金,白俄罗斯设备援助,印度高附加值开发。俄罗斯利用北极经验,扩展矿业,但环境得管,2020年原油泄漏教训在那儿。
绍伊古继续管安全理事会,监督执行。全球看,俄罗斯坚持自主,但得过技术关和成本坎。格局调整中,俄罗斯资源成筹码,早前普京提与美合作,现在转内向。西伯利亚占全国面积大,经济靠资源出口,这项目帮当地就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铁矿区扩稀土,伊尔库茨克州用水资源,克麦罗沃煤经验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