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越黄,纯度越高?
创始人
2025-11-12 01:32:01

流言:“黄金越黄,纯度越高”

最近黄金价格大起大落,很多人动了想要找个好时机卖掉家里黄金的心思。有些自媒体借着这个热度,“传授”判断黄金纯度的方法,说:“黄金越黄,纯度越高”。

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很不严谨。

黄金本身的颜色是深赤黄色,纯度越高,颜色确实越接近这种天然深黄色。但颜色并不是判断黄金纯度的标准,长时间佩戴或存放不当、加工工艺、视觉误差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黄金的颜色。

最近黄金价格大起大落,网友们也纷纷开始翻出家里的黄金,想要找个好时机卖掉。有些网友翻出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买的“老黄金”。甚至还有一些网友,找到了爷爷、奶奶,甚至太爷爷、太奶奶那一辈留下来的黄金制品。

当然也有很多人拦着说别卖,理由是“这些相当有年头的黄金更值钱,因为过去的东西不会掺假,肯定是实打实的黄金”“老黄金颜色更黄,纯度更高”......

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图片来源:网络

01

老金真不一定更纯

在说之前需要申明一下,我们要讨论的是真黄金,毕竟过去也是有可能买到假货的。

但即便是真黄金,也并不是越老越值钱,黄金到底值不值钱,关键还是看它的纯度。特别是那些从太爷爷、太奶奶甚至更早之前传下来的老物件,它的纯度受到当时提纯工艺的限制,即便在当时被算作纯金,纯度也达不到现在足金、千足金的纯度级别。

所以,这当然会影响它的收购价了。

另外,如果是老物件做成的首饰,它们可能不是纯金的,而是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14K金、18K金,当然也不能按照纯金的价格来看了。

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黄金是老黄金,就认为它一定比现在的黄金要更值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2

黄金的颜色≠纯度

虽然“黄金”这个名字就让人联想到黄色,纯金(即足金)也确实呈现深黄色,但颜色本身并不能准确反映黄金的纯度。佩戴时间太长,或者没有保存好,足金也是有可能会变色的。

比如金与含汞的化妆品接触,就有可能褪色发白,与硫化物接触可能变黑(因此黄金变色也并不一定是假的)。足金里面含有的少量杂质,在长期佩戴时可能会被汗液里的盐分和酸性物质慢慢腐蚀,令表面失去光泽;若存放在潮湿环境中,同样可能导致表面氧化变暗。

除此之外,工艺处理或者灯光、背景等视觉误差,也会影响我们对黄金颜色的判断。比如抛光、拉丝、电镀等工艺会让黄金看起来更亮或更黄。

对于其他纯度的K金,人们还可以“调制”它们的颜色。像平常说的“玫瑰金”,常见的是用金和铜(也可能有少量银)熔合成的合金,“白金”,就是用黄金和钯、镍、银等金属熔合成的合金。

需要提醒的是,颜色是黄色的更加不一定就是足金了,比如古时候就有用黄铜(铜锌合金)或者黄铁矿(又被称作“愚人金”)这些东西来冒充假黄金。

与石英和方铅矿共生的“愚人金”,图片来源:Wikipedia

另外,直接用银镀金、铅镀金等方式,也可以制作假黄金,对普通人来说很难区分。有些老黄金,如果不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也有可能会有掺假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买黄金还是卖黄金,一定要去正规渠道呀。

图片来源:经视直播报道

03

关于黄金

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

●“K金”“足金”“750”都是啥?

在生活中,在说黄金纯度的时候,会有好多种叫法,什么“千足金”“足金”“18K金”“750黄金”,这些不同的叫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叫法其实分属于几个不同的表示体系:“K金体系”和“纯度千分数体系”。

我们先从“K金体系”说起。

K取自英文的“Karat”,是“克拉”的意思。需要说明一下,虽然同被翻译成克拉,但黄金市场里的克拉和钻石里的克拉(Carat)是不一样的。

钻石市场里的克拉是重量单位,1克拉等于200毫克。而黄金市场里,克拉是质量分数的单位,它指的是将金属分成24份,纯金占24份里的几份,就是几K。举个例子,我们常说的18K金,就是24份里有18份是纯金,也就是75%。除了18K金,其他常见的还有9K金、14K金、22K金,它们对应的纯金含量就是9/24、14/24、22/24。

如果你觉得这样表示比较“别扭”也可以直接把它们换算成纯度的千分数,这也就是“纯度千分数”这套体系了。

585黄金、750黄金、916黄金、990黄金,就是这个体系里的。它们和K金的对应关系在国家《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 11887-2012)也有列出。

金的纯度表示方法,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但是当纯度到了99.0%以上,就会稍微麻烦一些了。

从理论上来说,足金或者24K金应该是100%的黄金。但就像老话里说的“金无足赤”,我们并不能做出100%纯金的金件,只能尽量接近这个数字。

所以,在GB 11887-2012里规定的是,金含量在99.0%以上的黄金,就可以被称作足金了。

人们习惯上说的“千足金”“万足金”,分别指的是纯度在99.9%和99.99%以上的黄金。

但“千足金”“万足金”并不是国标里正式的表示法,可以通过“足金999”“足金999.9”之类的标识进行区分。标识上的“足金”两个字,可以替换成“Au”或者“G”。

999和999.9纯度是不一样的,图片截取自网店页面

● 黄金是不是越纯越好?

其实这一点并不绝对,它取决于你买黄金的目的。

如果你购买黄金就是为了保值,那当然是越纯越好。比如,常见的投资理财用的金条,都是“4个9”的足金。

在购买首饰的时候,很多人也想兼顾保值性,那也建议直接购买足金的首饰(但这样能选的颜色也就只有金色了)。

但假如你购买的黄金首饰是出于好看,或者只是作为其他珠宝的配件(比如戒指托),那并不是越纯越好。

因为足金的硬度实在是太低了,它的莫氏硬度只有2.5,和人类的指甲相差不大,指甲盖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划痕。

另外,用足金制作戒指托或者宝石项链的底座也不太合适。它们又太软了,没法牢固地抓住宝石。

相比之下,18K金纯度没有足金那么高,但是它可以通过混合其他金属,提高硬度和强度,再加上它有更多的颜色可选择(价格也没有足金那么贵),用来做首饰配件也就更合适了。

如果你只是为了买个首饰戴着好看,不过多地考虑保值性,那就可以选择14K金、18K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看,假如当时我们的老一辈在购买黄金首饰的时候考虑的也是好看,而不是保值理财属性,这些金首饰当然也不能按照足金的价格来回收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从好几辈以前流传下来的老黄金纯度比不上现代的足金,但这些老黄金可能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对于那些做工特别精美的老黄金,把它直接熔了当普通黄金卖实在是太可惜了。

即便是“相貌平平”的老黄金,它的背后也有着更高的纪念意义,它见证了几代老人的岁月,寄托着老人们的美好祝愿流传到我们手里。

对于这样的黄金,如果不是着急用钱,不妨继续把它保留下来吧。

照“谣”镜

“黄金越黄,纯度越高”这类谣言的核心特点是 “凭直观感受下绝对化结论”,它把复杂的专业指标(如黄金纯度需通过成分检测)简化为大众容易观察到的特征,同时又围绕人们关心的核心需求,因此会非常容易被普通人快速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避免被这类谣言带偏,需要克制 “快速获利/避坑” 的急切心理,涉及高价值商品(如黄金、珠宝、奢侈品)时,不依赖主观判断省成本。

参考文献

[1] GB 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2] https://china.gold.org/about-gold/about-gold-jewellery

[3] https://www.lukfook.com/tc/page/jewellery-guide/gold-2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科学边角料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孙明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张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天,多家银行宣布:上调! 在国际金价重新回到4100美元后,今天,多家银行再次调整积存金相关业务门槛。 11月11日,建设银行...
价格“大跳水”!降至近几年最低...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10月份全国鸡蛋供应充足,环比价格小幅下降。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
年入18亿!智能物流公司中鼎智... 11月10日,中鼎智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这是继其于2025年5月9日递表失效...
真爱美家控制权变更:“80后”... 停牌数日后,真爱美家(SZ003041,停牌,市值44亿元)控制权变更事项终于揭晓。 11月11日,...
11月11日涨停股:32股封单... 人民财讯11月11日电,今日(11月11日),A股市场收盘共82股涨停,剔除15只ST板块个股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