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基金发行回暖,“日光基”频现背后的资金与信心共振
创始人
2025-11-15 00:09:25

资市圈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显著升温。11月13日,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基金官宣启动当日售罄,成为11月以来又一只“日光基”。

事实上,四季度以来,易方达、富国等头部基金公司旗下主动权益产品密集提前结束募集,久违的发行热潮不仅印证了资金面的充裕,更折射出A股4000点附近市场信心的修复信号。

01

发行端热度攀升:

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一日售罄

中欧鑫悦回报的“一日售罄”并非个例,而是四季度基金发行市场的缩影。据中欧基金公告,该基金由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11月26日,最终因首日资金认购饱满,提前至11月13日收官,彻底关闭认购通道。

回溯10月以来的发行市场,“日光基”出现频率明显提升,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资金追捧的核心。11月初发行的鹏华启航量化选股计划,30亿元募集额度一日内获配31亿元,配售比例仅97.91%;

同期富国兴和基金吸引36亿元资金涌入,配售比例低至84.27%。FOF领域同样不乏热度,10月下旬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首日售罄,最终募集规模达55.77亿元。此外,中欧价值领航、易方达港股通科技等产品均在首发期内提前结束募集,单只规模普遍达20亿元左右,头部机构的发行效率持续刷新。

02

资金与政策共振:

“日光基”的底层逻辑

在业内人士看来,“日光基”的集中涌现,是资金面、市场信心与政策红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孤立的市场热点。

三季度以来,A股估值回落至中长期合理区间,成长板块经过调整后性价比凸显。进入四季度,稳增长政策信号持续释放、经济数据边际改善,叠加上证指数站稳4000点关口,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新基金发行成为资金入场的重要渠道。

经历两年市场震荡后,投资者对“主动管理”的认可度回升,由头部基金公司及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产品,凭借长期业绩积累与品牌信誉,自然成为资金聚集的焦点。

目前,多家机构陆续下调管理费、托管费,同步优化销售渠道费用,投资者认购成本显著降低。新规更推动头部基金公司强化投研透明度与长期业绩导向,产品线管理能力升级,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对资金的吸引力,为“日光基”现象提供了现实支撑。

END

资市圈

全球市场一个圈,这里用机构视角看市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排全运-张常宁终结朱婷5连胜... 11月14日,2025年第15届全运会女排成年组战至第6轮小组赛,A组张常宁领衔江苏女排直落三局以3...
85后,出身基层!常熟银行迎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全文共1167字,阅读全文约需4分钟在众多银行中,有一家银行历任行长的履历出奇得一致...
原创 9...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王彦强 2025年前三季度,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业绩整体承压,仅2家营...
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扩容在即 已... 图片来源:摄图网全文共3338字,阅读全文约需11分钟“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
铝价屡创年内新高,11月至12... 11月13日,国内期货市场上沪铝再度走强,主力合约2601刷新年内高点,达2.21万元/吨。“近期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