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深夜暴跌180美元! 品牌金饰每克差价高达380元,你还敢买黄金吗?
2025年11月15日的夜晚,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空坠落。 家住杭州的投资者王先生眼睁睁看着手机上的金价走势图像坐过山车一样直线俯冲,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晚上8点开始崩塌,短短两小时内从4210美元跌至4040美元以下,单日暴跌近180美元,跌幅超过3%。 他当天上午才刚刚以1350元/克的价格购入100克周大福投资金条,转眼间账面损失就超过3万元。
见证历史!金价突破2000美元,大妈们在“心动”,黄金又火了?__财经头条
这一夜,无数持金者彻夜难眠。 屏幕上的卖单像瀑布一样滚动,有交易员描述:“多头根本无力抵抗。 ”使用杠杆的投资者更是接连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被迫平仓加剧了下跌动能。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黄金ETF遭遇大幅减持,单日减持超过5吨。
但品牌金饰价格仍维持在1315元的高位,与上海金交所908元的基础金价形成超过400元的价差。 这意味着购买10克金条时,品牌附加值和工费占比接近30%。
这场暴跌的导火索直指美联储官员的集体鹰派发言。 11月15日欧洲交易时段,美联储官员洛根明确表示“难以支持12月降息”,随后至少5名联储官员集体发声反对降息。 这些鹰派信号如同冷水泼入热油,瞬间扭转了市场预期。 根据利率期货数据,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在48小时内从94%腰斩至45%左右。
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直接推高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美元指数应声上涨0.8%,对金价形成双重压制。 这种敏感性在历史数据中早有印证: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后,金价曾因流动性充裕大涨53.8%,而当2025年10月美联储暗示放缓降息时,金价当即从高点回落超10%。
技术面抛售加剧了跌势。 交易员观察到黄金4小时K线图在4187美元形成双顶结构,成交量连续三次上攻递减。 当金价跌破4180美元关键技术支撑位后,程序化抛售交易被触发,进一步加速了下跌。
与此同时,避险情绪的降温也为金价下跌添了一把火。 持续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正式结束,中东冲突未进一步升级,削弱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黄金回收市场却异常活跃。 南京、深圳等地回收价一度触及940元/克,接近基础金价水平。 但诡异的是,深圳水贝市场出现回收价与实时金价倒挂30元的怪象:实时金价已跌至910元/克,但金店回收价仍坚守在932元/克。 这种滞后现象暴露出实体金店库存成本高企的困境。
有消费者发现,11月14日以1082元/克购入的金饰,次日回收价仅为918元,价差拉大至164元,远超以往30元左右的正常水平。 这种价格机制导致普通消费者极易受损,某顾客购买30克IP黄金后变现,发现溢价损失相当总价40%。
11月1日实施的黄金税收新规成为市场分水岭。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规定:会员单位购入标准黄金用于非投资性用途的,进项税抵扣率从13%降至6%。 政策落地后,黄金首饰企业的税负成本显著增加,为维持合理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调整零售价格。
六福珠宝、周大福等品牌在11月初普遍将足金首饰单价上调60至70元,以转嫁税负成本。 这种结构性变化促使部分消费者转向投资金条,黄金需求出现从首饰消费向投资性用途的迁移。
在深圳水贝经营金饰生意多年的谢经理透露:“进入11月,水贝市场的报价从‘混乱’到现在相对的稳定,但高金价影响了金饰消费热情,这个月的生意额环比下跌超过30%,明显感觉到人流少了。 ”曾经人满为患的黄金卖场如今门可罗雀,多数柜台无人光顾,店员大多在低头玩手机。
不同渠道的价差显著。 工商银行如意金条报价为973.65元/克,建设银行AU9999金条价格为935.28元/克,而深圳水贝市场金条价格约为1108元/克。 这种价格差异凸显出黄金消费市场定价体系的复杂性。
市场也呈现出鲜明的代际差异。 年轻投资者呈现两极分化:26岁插画师坚持每月囤1克金豆实现强制储蓄,而0.1克黄金手机贴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 世界黄金协会的调研结果显示,2025年上半年10克以内黄金产品占金饰销量的45%,相较于2023年的37%有了显著增长。
在绍兴银泰城,金店经理万女士透露,尽管两日内金价每克下跌约60元,但客流量反而不及平日,仅剩婚嫁刚需客户仍在下单。 投资金条方面,北京多家金店在暴跌当晚仍聚集着咨询金条价格的顾客。 北京市天雅珠宝城店员表示:“买金条的人很多,都是冲着理财去的,有时一天能卖出2-3公斤。 ”
这场暴跌使得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出现鲜明分化。 部分短线投资者惨遭“多空双杀”,杭州一名用户在920元/克割肉抛售200克金条后,次日金价反弹至950元/克,单日损失超过6000元。 类似案例在社交媒体频繁出现,有投资者自嘲:“买在顶点卖在谷底,完美踩错每一个节奏。 ”
今日现货黄金价格最新查询(2021年5月25日)-现货黄金资讯-金投网
与之相反,机构资金却悄然布局。 财经数据显示,暴跌当日国际现货黄金市场出现43亿美元净流入,尾盘更有近10亿美元大额买单。 全球最大黄金ETF虽遭遇短线减持,但10月整体持仓仍增加28吨至1046.93吨。 这种分歧凸显了投资周期的差异:短期投机盘获利了结的同时,长期配置盘正逢低买入。
银行系统也紧急应对波动。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机构将积存金起购金额从850元上调至950-1000元,建设银行发布公告提示“提高贵金属业务风险防范意识”。 这种调整旨在控制杠杆比例,防范市场过度投机。
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与其他资产类别形成联动。 美股三大指数在11月13日全线重挫,道琼斯指数大跌近800点。 比特币在同期一度跌破10万美元大关,近20万投资者在24小时内爆仓。 这种同步下跌表明,在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时,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抛售所有资产以换取现金流动性。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现在是买金好时机吗? - 知乎
黄金税收新政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这是2002年以来最重大的黄金税收制度变革。 政策核心在于区分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与非投资性用途,这种差异化税收设计可能促使需求结构发生长期变化。
当普通投资者为短期涨跌焦虑时,全球央行却以每月百吨规模持续增持。 2025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达1313吨创历史新高,央行购金量甚至超过2022年全年。 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累计增加126万盎司。 这种“去美元化”储备调整支撑了金价基础。
在深圳水贝市场,代购黄金业务风险激增,律师公开警示“跑腿代购黄金”涉及资金安全和洗钱风险。 消费者也面临新的定价陷阱:有些金店会把“基础金价”标得很低,但工费收300元/克,算下来总价反而更高。 “一口价”金饰存在更多隐患,一个吊坠卖5000元,实际重量只有3克,算下来每克1666元,比正常价格贵30%。
回收市场同样陷阱重重。 路边小广告写着“高价回收黄金,比金店高200元”,等消费者前去,对方会以“纯度不够”“有杂质”为由压价,最后给的钱比正规机构还低。 建行的“龙鼎金”回收按“黄金T D”价格减5元/克,品牌金店回收价通常比小店高10-20元/克。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研究负责人贾舒畅认为,在高金价与理性消费并存的当下,金饰产业竞争的核心正在从“规模效应”转向“价值创造”。 硬足金饰品及“黄金 ”其他材质产品继续通过创新设计和相对较低的门槛,助力零售金饰门店的未来销售与利润。
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朱志刚建议,商家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小轻新”和其他金属替代品,同时推出以旧换新、打金等附加盈利模式。 潮宏基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会结合政策对业务和产品零售价格的影响做出合理调整,同时专注于产品设计创新、工艺提升和品牌塑造。
上一篇:楼市的一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