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永会
11月14日,李佳琦直播间双11收官。
这是李佳琦直播间的第十个双11。十年来,这个直播间的镜头不仅记录了一个直播间的成长历程,还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变化:消费者追求的已不仅是商品,更是情绪共鸣与理性决策的平衡,对直播间的期待也从单纯的“促销场”向多维的“价值场”升级。
“今年双11,我不仅买了超多好东西,还‘追’完了李佳琦的‘驾考连续剧’。”一位李佳琦直播间消费者表示,李佳琦在直播时分享学车、考驾照的曲折经历,引发了集体“追更”和调侃。对许多消费者来说,直播间早已超越了购物场景,成为一种沉浸式的陪伴和快乐来源。“在家没事就打开当背景音,听着就像老朋友在聊天,非常减压。”有人如是说。
走过以“低价囤货”为核心的早期阶段,如今,能提供“快乐购物”体验和“情绪价值”的直播间正脱颖而出。李佳琦直播间里不时上演的“生活小剧场”、奈娃家族萌宠的互动以及主播之间的趣味对话,“活人感”强烈,成为消费者津津乐道的“综艺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感联结能迅速转化为对消费者诉求的实际响应。在今年双11前夕的一场直播中,李佳琦使用大容量透明水桶演示洗衣液使用方法时,立即有消费者在评论区表达“想要这个桶”。这一需求被李佳琦直播间团队迅速捕捉并推动品牌方落地。双11期间,宝洁推出的定制版透明桶赠品套装一经上架便迅速售罄。“我们的声音真的被听见了,这种感觉比省几块钱更让人满意。”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感慨道。
业内的共识是,双11仍然是年度购物的重要节点,但盲目囤货行为明显减少,“按需购买”和“质价比”为核心考量因素。
“李佳琦小课堂”内容形式升级
“比起‘OMG买它’,我更需要他告诉我‘为什么买它’。”一位长期关注直播间的消费者表示,她现在更看重直播间对产品成分、适用场景及不同品牌差异的深度解读。李佳琦直播间近年来不断加强的“内容科普”属性,如开设“李佳琦小课堂”等,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帮助消费者在信息过载中实现“科学购买”和“前置筛选”。《IT时报》记者了解到,在该直播间的选品团队中,70%以上成员拥有硕士学历,核心成员平均具备十年以上行业经验,执行“三选三检”制度。
另一个变化是在品牌方层面,这一主体参与双11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冲击销量,更重要的是借助直播间的影响力,将新品理念和品牌故事精准传达,实现高效率的品牌价值传递。
今年双11,百雀羚灵玉面霜、函得仕胶原发膜、同频澄净次抛等新品便在李佳琦直播间“出圈”。
此外,多个国货品牌在该直播间实现了销量与声量的突破。例如,主攻X肽成分研究的国货护肤品牌韩束、品质与设计感兼具的国货羽绒服品牌高梵,都稳居品类销量榜前列,并通过直播间实现了品牌认知的升级。而李佳琦直播间的价值也从单纯的“促销场”升级为综合性的“价值场”。
时下,直播电商已从最初的探索尝试,演变成双11大促的主阵地,成为激发消费潜力、释放市场活力的新动能。下一个十年,直播电商的故事,或将围绕“深度”与“价值”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