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称中国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宜。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俄罗斯的诺瓦泰克集团对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最高已打到了市场价的六折,比原价便宜了40%。这一交易每个月能让中国节省超过14亿元人民币。这么大的折扣,甚至低于成本,俄罗斯为何还愿意这样出售呢?这背后的原因,关键在于美国对诺瓦泰克集团实施了制裁,限制了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
美国的制裁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无法顺利销售这些天然气。原本,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出口到欧洲、印度、日韩等地,但由于制裁和政治压力,这些市场纷纷关闭。欧盟停止购买,印度也不再需要,日韩则转向美国购买天然气。这样,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几乎只剩下一个市场,那就是中国。然而,中国并不是非得买这些天然气,毕竟欧美都不再购买这些气源,而且大量进口会给中国带来一定的风险。中国还可以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进口液化天然气,并不缺供应来源。因此,俄罗斯想要继续出售这批天然气,只能大幅降价,甚至降到成本价以吸引中国。谈判顺利时,价格可能是7折,谈不拢时,甚至能降到6折。虽然这样降价几乎把诺瓦泰克的利润都打没了,甚至可能出现亏损,但俄罗斯为了不让开采的天然气浪费掉,不得不这样做。 天然气的开采并不是简单的停止生产就可以的。如果俄罗斯停止开采,就面临着设备折旧、员工薪资和机器维护等费用。因此,宁可在亏损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避免不生产时的更大损失。类似的情况曾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后发生,当时俄罗斯甚至不得不将过剩的天然气点燃销毁。如今,俄罗斯能源工业面临的压力更大了。除了天然气出口困难,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价格也崩盘了。具体来说,俄罗斯的原油价格已经暴跌至每桶36美元,比国际市场价格低了23.5美元。这个价格差距使得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几乎不再赚钱,因为其盈亏平衡点是每桶40美元。那为什么俄罗斯的原油价格这么低呢?原因有三个:首先,俄罗斯的原油卖不出去。在美国的压力下,印度的大型炼油厂已经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欧盟也在加快减少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中国的进口量虽然逐年增长,但增幅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其次,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的能源设施的空袭变得越来越猛烈,导致俄罗斯约30%的炼油产能被摧毁。乌军还使用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突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码头,许多原油因此无法顺利出口。第三,俄罗斯的财政非常紧张,急需资金填补军费缺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普京政府签署了一项法令,将增值税提高至22%。这意味着,商品价格将上涨,最终会由消费者承担。而且,俄罗斯的企业所得税也提高到了25%,仅信息技术公司享受较低的税率。这对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因为除了所得税外,俄罗斯的基准利率高达20%,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甚至飙升至28%至30%。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经济几乎完全是为战争服务的,民营经济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财政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加深,即使面临亏损,也不得不继续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以保证国家财政的收入。正是这种压力,导致了俄罗斯对中国的油气出口让利,价格大幅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