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碳酸钙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少数大型企业占据重要地位,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美国的碳酸钙市场由少数主要参与者主导,如法国益瑞石集团(Imerys)、美国矿物技术集团(Minerals Technologies Inc.)和欧米亚(Omya)等;欧洲的碳酸钙企业则以技术和质量著称,如总部位于比利时的Lhoist集团,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良的仪器和良好的品牌信誉,在全球市场中竞争优势明显。
据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轻质碳酸钙市场的Top3企业为Minerals Technologies、Omya以及Imerys,其营收份额总计占比32.08%。这些国外企业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价格普遍比国产同类产品高1~3倍。
在高端产品领域,如医药级沉淀碳酸钙、用于高端塑料和橡胶制品的高性能碳酸钙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和性能优越,占据着全球高端市场的较大份额。
而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如普通的工业级碳酸钙,由于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价格和成本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的碳酸钙总产能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企业的平均规模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标准。
中国碳酸钙企业数量众多,约1000家,其中重钙厂家500多家。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安徽、广东和河北等省份。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生产重心逐渐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广西、安徽等地区成为产业转移发展的主要承接地。
在低端和中低端产品市场,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高端产品市场,如用于电子、医药和高端涂料等领域的纳米碳酸钙、活性碳酸钙等,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中国的公司过于依赖外部的科技援助,而忽视了本土的学习与吸纳,其独立的创新及产品开发的实力相对较弱,且存在大量的低质量的重复性建设,这使得其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优势显著减弱。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40多家纳米碳酸钙生产厂家,每年产量达100余万吨,但中国实际上对纳米碳酸钙的需求在200余万吨,市场对高端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依然有100余万吨缺口,目前还需要大量进口。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的碳酸钙制造技术和方法展示了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以及节能的现代生产特性(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无人工厂)。在国际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产品的创新研究、国际市场的拓展以及新的工艺和技术的运用方面,都远超过中国的碳酸钙制造公司。
近年来,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也相继涌现,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明显提升,高端产品市场正逐步打破外资企业或其在华企业的垄断局面。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性价比方面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也日益缩小,甚至在部分领域逐渐替代了国际品牌。
资料来源:《李泽琼,占华生,王涵宇,等.中国碳酸钙产业及其高值应用现状[J].应用化学,2025,42(03):406-415》,由【粉体技术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抹茶专门店,茶饮行业下一个风口? 抹茶产业市场 抹茶专门店京都
下一篇:亚太主要股指收跌,新股N大鹏逆势狂飙1200%,金价、油价、加密货币齐下挫 亚太股市早间大幅下挫 亚太股市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