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市不足5年易主!华蓝集团停牌背后,国资接盘悬念拉满
创始人
2025-11-21 16:03:22

华蓝集团11月18日的公告很直接,因为要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得继续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长,不会超过3个交易日。

这家2021年7月才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上市还没满5年就要换“主人”,消息一出就让资本市场炸开了锅。

资金似乎早就嗅到了风声。

11月13日公司刚披露控制权变更的筹划消息,股价当天就大涨8.59%,收盘价19.85元/股,最新市值定格在29.2亿元。

算上之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幅,短短两天累计涨了14%还多。

这种停牌前的“抢跑”行情,在A股控制权变更题材中不算少见,但放在华蓝集团身上,却算不上意外。

停牌前股价异动,退意早有伏笔

本来以为实控人只是临时起意,后来发现他们退出的想法其实酝酿了挺久。

早在2024年12月底,雷翔、赵成等7位实控人就和健行厚德签了股份转让协议,打算转让5.131%的公司股份,转让价是12.38元/股。

可惜后来因为“客观条件变化”,这笔交易没能成。

但那次转让已经把信号传得很清楚了,实控人团队有退出的打算。

更值得留意的是,今年10月22日公司在调研中还特意提到,要“有序开展并购重组”。

如此看来,这次控制权变更根本不是突发状况,而是早有规划的战略调整。

华蓝集团的退意,和行业大环境也有关系。

近三年来,A股工程设计板块已有8家公司变更实控人,核心原因大多是业绩承压、资金回笼效率偏低。

华蓝集团作为广西基建设计领域的龙头,市场占有率大概18%,但也没能逃过行业共性难题。

实控人团队或许是看到了行业转型的压力,才选择在这个节点放手。

股价的异动其实也反映了市场的预期。

2025年以来,已有12家基建类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公告,停牌前平均涨幅超过11%。

投资者之所以愿意买单,本质上是看好“易主+业务重整”能给公司带来新机会。

华蓝集团停牌前的股价表现,不过是这种市场逻辑的又一次体现。

业绩V型反弹遇回款难题,国资接盘呼声高

华蓝集团的这次易主,刚好卡在业绩回暖的关键节点。

上市之后,公司的盈利规模逐期萎缩,2021年还有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到2024年直接亏损1380万元。

核心业务板块更是全面下滑,工程咨询收入降幅超过五成,工程总承包管理收入也降了四成多。

业绩下滑的原因很明确,一方面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基建投资,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承接和实施进度放缓;另一方面,主要客户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房地产企业,资金回笼周期本来就长,2024年还因为销售回款不及预期,计提了1.22亿元信用减值准备和1310万元资产减值准备,业绩雪上加霜。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突然来了个V型反转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少,净利润更是大增到992.2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就有2786万元。

这样的反弹力度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业绩回暖主要靠两个支撑点。

一是政府化债推进,之前卡住的设计类业务项目进度加快,收入确认也多了起来;二是光伏电站全部完工,光伏发电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不过新能源业务目前体量还不大,上半年光伏EPC新签合同额只有1585万元,海外哈萨克斯坦项目也还没形成稳定现金流

即便业绩回暖,公司的“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还有7.29亿元,同期又计提了4542万元减值准备。

工程设计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1.8次/年,华蓝集团只有1.1次,资金回笼效率明显低于行业水平。

如此看来,国资接盘成为市场主流推测,也就不难理解了。

华蓝集团的核心业务和地方政府投资关联紧密,在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且广西当地政府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高度重视,正在推动化债工作,已经有同类企业通过国资入股,把政府客户回款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9个月。

更何况,2025年广西国资平台已经并购了2家基建类上市公司,华蓝集团和这些平台在产业园区设计、新能源基建领域存在业务互补。

如果地方国资入主,不仅能帮助公司承接更多省级重大项目,还能有效缓解应收账款压力。

央企也是潜在候选,毕竟2025年不少央企在“双碳”赛道布局力度很大,华蓝集团的新能源项目或许能成为合作的切入点。

但接盘也不是没有挑战。

控制权变更后的整合周期通常要12到18个月,期间可能出现项目流失、核心团队变动等问题。

如果接盘方想重点发展新能源业务,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成本回收周期可能长达5年,投资回报存在不确定性。

华蓝集团的这场控制权变更,说到底是实控人退出意愿、业绩回暖窗口期与行业转型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市不足5年就换主人,虽然不算常规操作,但对公司而言,或许是突破发展瓶颈的一次机会。

国资接盘能否成为破局关键,后续业务整合和应收账款化解效果如何,这些都还需要时间检验。

投资者与其跟风炒作短期行情,不如多关注公司基本面的实际变化,毕竟真正支撑股价的,最终还是企业的核心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道指飙升超600点,英伟达一度... 当地时间11月25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1.43%,标普500指数涨0.91%,纳指涨0....
吵上热搜!山姆上线薛记炒货引争... 近日,有网友在社媒发帖,称山姆会员商店上线了薛记炒货的两款商品,质疑会员制商店为何频上新随处可买的商...
跌幅超20%!锂矿龙头融捷股份... 锂价本轮的上涨行情,目前已有放缓的迹象。据媒体报道,近期碳酸锂期货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其在突破10万元...
大风+台风+沙尘暴多预警齐发 ... 中央气象台11月26日6时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沙尘暴蓝色预警。 大风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
京东挖角,美团拔草 文 | 光子星球2月11日,京东官方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宣布京东外卖上线,启动“品质食堂餐饮商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