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享道出行(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享道出行”)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中金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公司拟通过上市募资用于自动驾驶研发及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服务、出行服务的研发、扩大用户及司机基础、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增加市场份额,购置车辆以扩大车队及营运规模等方面。若享道出行成功登陆港股,将与一众港股上市出行企业——嘀嗒出行、如祺出行、曹操出行“同场竞技”。
在网约车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与多家出行企业类似,享道出行尚未实现盈利,近三年半累亏超19亿元,且存在持续亏损的可能。与此同时,据招股书披露,平台超9成订单量来自聚合平台,且比例持续上升,反映出对聚合平台的依赖严重,为聚合平台支付的巨额佣金也影响公司利润。对于这些问题,南都N视频记者向享道出行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享道出行方面尚未回复。
订单高度依赖聚合平台导流
公开资料显示,享道出行是上汽集团旗下的移动出行战略品牌,成立于2018年上海,整合上汽集团的优势资源及技术实力,布局专车、出租车、顺风车、个人租车、代驾、企业租车等产品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享道出行网约车服务已覆盖中国26个省、85个城市。2024年实现日均订单超过60万单,GTV超过人民币55亿元。平台注册个人用户超2000万名,注册司机106.2万名。
成立以来,享道出行先后获得四轮融资,投资方有上汽投资、尚颀资本、阿里巴巴、宁德时代、高德、国泰君安、上海国资委等,由此得以连接及整合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高精度数字地图服务商及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的资源。
据报道,2022年融资后,享道出行的估值达10亿美元。今年5月,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表示启动港股IPO计划,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助力产业发展的优势,加速技术研发与生态扩圈,构建从出行服务到智慧交通的城市出行新生态。

享道出行招股书
招股书援引第三方资料称,聚合网约车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5.7%增加到2024年的29.6%,其中GTV从人民币110亿元增长到人民币925亿元。2024年,长三角地区的网约车行业市场规模占中国网约车市场整体的22.8%。2019年至2024年,以GTV计,长三角地区的网约车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高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网约车市场,表明该地区具有结构性优势。按2024年GTV计,享道出行在中国网约车平台中排名第五,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四,在国内企业出行服务行业排名第二。
享道出行高度依赖聚合平台导流订单。据招股书统计,2022年~2024年、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完成聚合平台(来自高德打车、滴滴、百度地图、腾讯出行、美团)的订单分别为1.35亿单、1.594亿单、2.169亿单、1.04亿单及1.021亿单,占总单量的比例从91.8%提升到98.2%。招股书称,通过聚合平台提供网约车服务,公司能够在各城市维持密集的车队规模,有助于实现用户及时乘车和减少司机等候时长。
由此,享道出行向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金额也不断增加。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的销售开支中,聚合平台收取的佣金分别达到2.73亿元、3.27亿元、4.42亿元、2.33亿元,占销售开支的比例从52%、58.9%、71.8%提升至75.3%。
享道出行坦言,与聚合平台的合作令其得以扩大营运规模,并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同时维持相对较低的用户获取成本。近年来,聚合平台已成为出行企业获取用户的愈发重要的渠道,“倘聚合平台的市场变得更加集中,公司议价能力可能会降低,并可能会被要求接受提高佣金费用等较为不利的商业条款。我们与主要平台合作的任何中断,或无法以可接受的条款找到替代合作伙伴,均可能大幅降低我们的用户需求,从而对我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9亿元,收入增长止步
从业绩看,享道出行的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总收入超七成,此外还有车辆租赁服务、车辆销售及其他服务。公司在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29亿元、57.18亿元、63.95亿元,录得年内亏损7.81亿元、6.04亿元、4.07亿元。收入增长主要因网约车服务的收入增加,优化算法提高了订单匹配精准度及车辆利用率。
但收入增长止步于2025年。2025年上半年,因市场竞争网约车收入下降,享道出行收入30.13亿元,同比下降2.8%,录得亏损1.15亿元。因扩张带来的一系列成本费用及补贴、聚合平台收取的巨额佣金、金融资产减值等因素,享道出行持续录得亏损。尽管得益于订单量增加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亏损呈现收窄趋势,但过去三年半,该公司已累计亏损超19亿元。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的二手车销售业务因二手车市价下跌,毛利率尚未转正,车辆租赁业务的毛利率则在今年上半年刚转正。
据介绍,享道出行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业绩:包括自2024年以来通过投入提升运力,提高网约车市场份额及订单响应率,推动收入增长;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智慧营销技术,提升效率及降低经营成本;持续采用AI技术以逐步降低经营开支;完善车辆租赁服务平台的功能;发力以Robotaxi业务为代表的未来出行服务扩大盈利范围。
但招股书坦言:随着公司持续扩展业务经营以及进行研发投入及采购Robotaxi定制车,销售成本及经营开支可能将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成为上市公司,公司预期会产生庞大的成本及开支。若无法创造足够的收益或有效管理成本及开支,公司未来可能会持续产生重大亏损,净亏损可能会比往年增加。
Robotaxi成出行行业变革关键
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工程化落地,智能驾驶产业正步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阶段。今年被视为Robotaxi赛道的爆发元年,特斯拉、百度、小马智行、滴滴、文远知行等企业加速布局。眼下,一众以Robotaxi为增长点的企业也在加速资本化: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均已登陆美股并将在港股二次上市。随着各地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增长空间有限,如祺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高德、滴滴出行均纷纷投入于Robotaxi,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招股书援引统计显示,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将大幅扩张,2025年达到人民币21亿元,2030年达到人民币4783亿元,预计2035年达到人民币25321亿元的规模。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为人民币11亿元,2030年为人民币2801亿元,2035年达人民币12883亿元。
享道出行将Robotaxi视为未来撬动出行行业变革的战略核心。据官方数据,享道Robotaxi自2021年启动运营以来,已完成33万余次订单。据悉,享道出行正在打造“车辆-技术-平台”三位一体的自动驾驶生态链闭环,联合股东在上海打造L4级别Robotaxi车队,计划2026年内车队规模达到200台,到2027年实现“享道Robotaxi”在国内多个城市的规模化商业运营。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透露,公司正同步推进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的混合运营规模扩张,以突破出行行业竞争瓶颈。

享道Robotaxi于2021年在上海首发。
“Robotaxi被定位为未来几年网约车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该赛道的火热主要因自动驾驶技术和硬件集成的进步不断降低成本并提高车辆性能,领先的公司正从依赖改装车辆转向定义、设计及量产专用自动驾驶车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商业可扩展性。同时,多地有利的监管政策和试点计划加速了Robotaxi服务的商业推广。此外,通过汽车厂商、技术供应商及平台运营商的密切合作,行业愈发重视开发预装自动驾驶组件的定制车型,均构成实现可持续大规模运营的关键因素。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当前的网约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在高度内卷、用户增长放缓、司机收入承压、平台补贴难以为继的存量竞争时代,任何一家新玩家想要突围都显得异常艰难。出行行业亏损是普遍现象,几乎所有头部平台在上市前都经历了长期烧钱换市场的阶段。投资者更关心的,是公司未来的盈利路径是否清晰、商业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与护城河。
享道出行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约车市场已经呈现从单一参与者主导市场转变为用户流量分布更加分散化的去中心化趋势,这为新兴的网约车平台提供了增长空间。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动态已经从需求侧的用户流量竞争,转变为供应侧的合规车辆和司机竞争。同时,中国网约车行业未来将实现价格稳定,标志着从激进定价策略转向强调优化单位经济效益,依靠降价来获得市场份额不再是可持续战略。而人工智能驱动的运营工具一体化,有望进一步增强平台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盈利及服务质量平衡的能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
上一篇:市值不到10亿欧的育碧,获得了腾讯11.6亿欧投资“救命” 育碧卖刺客信条给腾讯 腾讯和育碧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这家借壳上市的AI硬件公司要去港股,年内市值上涨69%! 这家借壳上市的AI硬件公司要去港股,年内市值上涨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