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区崮山镇坚持以“高效办成企业所需之事”为导向,推动“企业沙龙”从“大而广”向“专而精”转型升级,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探索形成“精研链情、精准匹配、精促协同”工作法,持续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
在今年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链区内配套对接专题活动中,崮山镇摒弃传统“开大会”服务模式,建立“产业链深度诊断”机制,精准锁定沙龙主题,推动对接高效务实。
崮山镇联合经区经济发展局,分析产业数据与企业现状,选定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作为突破口。该产业龙头集聚、链条长、配套需求大,具备较强牵引作用。通过走访调研,梳理链主企业如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威海芜船船舶在设备、零部件、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配套缺口,同步整理昌达橡塑、泓淋电力等配套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产能,形成“链主需求清单”与“配套能力清单”。在沙龙举办前将供需信息提前传达,呈现链主企业的核心需求与技术要求,展示配套企业的主营业务、技术优势及成功案例,帮助企业提前锁定目标,确保现场交流直奔主题、高效务实。
沙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服务者,推动供需两端精准碰撞,促成实质性合作意向。政府仅在开场阶段作引导性发言,后续交由链主企业详细阐述订单需求、技术路线与合作方向,为配套企业提供真实市场信号。配套企业围绕链主需求,有针对性地展示核心技术、工艺优势与成功案例,提升匹配精准度。自由交流环节,企业围绕技术参数、产能匹配等实际问题展开务实讨论,促成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崮山镇注重将对接意向转化为实际成果,构建全链条协同促进机制,营造稳定共赢的产业生态。对达成的合作意向系统记录,由专人负责跟踪推进,提供咨询、协调资源,推动项目落地。针对企业共性需求,推动区镇两级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如在技术攻关、融资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提升配套能力。
创新工作法推动“企业沙龙”提质增效,取得明显成效。船舶海工专场后,多家配套企业与龙头企业签订实质合同,关键环节本地化替代取得突破。配套企业为满足链主需求加大研发投入,龙头企业因供应链效率提升更有信心承接高附加值订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龙头企业扩大本地采购意愿增强,中小企业找到融入产业链路径,崮山镇“懂产业、会服务、真办事”的营商环境品牌日益响亮。
崮山镇“企业沙龙”的蝶变,本质是服务理念与模式的深刻变革。创新工作法将优化营商环境具象化为“高效办成产业链协同一件事”的实践,实现了政府从“指挥者”向“组织者、护航者”的转变,企业真正成为资源配置与合作共赢的主角,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来源:威海经区崮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