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佐餐到双十一主角,贵州酸汤突围:拼多多培土电商新周期 从厨房佐餐到双十一主角,贵州酸汤突围:拼多多培土电商新周期
创始人
2025-11-23 10:11:15

文 | 白嘉嘉

当下餐饮行业最赚钱的“味道”,可能来自贵州。

随着贵州“村超”话题突破千亿次的破圈效应,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涌进了贵州,他们被一种奇妙的“酸汤”味道迷住了。

“没吃过酸汤相当于没来过贵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的俗语,成了游客们寻访当地美食的向导。

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据行业数据披露,全国含“酸汤”字样的餐饮门店,已超8700家,酸汤火锅细分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位列火锅口味热度第二。

而店里人声鼎沸的场景,似乎宣告着这股热劲还远没到顶。

有人甚至预言,“酸汤”将超越牛油火锅,成为新晋“火锅一哥”。

不论预言成真与否,经营贵州美食的老板们早已嗅到机遇。

贵州酸汤企业玉梦集团的总经理杨政州——这位总是穿着西装,脸型方正、眉毛浓密,说话沉稳的中年人,是酸汤“最忠诚的信徒”之一。

二十多年前,他深入苗寨,靠和当地人喝了几顿大酒建立起的友谊,“请”来了几瓶原汁原味的凯里酸汤卤汁用作产品研发,此后始终在尝试将酸汤推向全国人的餐桌。

过去,杨政州将更多精力花在开拓B端渠道,将酸汤卖进九毛九等餐饮品牌的门店,近年来亲眼目睹了电商带来的巨变——

曾经困于佐餐调料定位的酸汤,正朝着螺蛳粉般的方便速食转型,全国各地的爱好者用“下单”投票,玉梦集团线上销售额从早年的数百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2000万元,2025年更是剑指5000万元目标。



玉梦集团只是一个缩影。

以酸汤为代表,曾经偏安一隅的贵州美食正迎来黄金期,而电商成为突破市场壁垒的关键利器。以拼多多为例,有贵州商家发现今年双十一刚刚开启,酸汤的日销量就增长了三四倍,逐渐成为电商大促的主角。

这场突围背后,既有“村超”带来的流量契机,更离不开电商平台的战略托底——拼多多今年升级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正为这些抓住机遇的商家铺就成长路径。

而在贵州经过几天的实地调研之后,财经无忌还发现,这场美食突围,或许只是电商新周期的一个缩影。

1、“村超”打开了贵州美食面临的死结

“我们一共准备了10个主力单品,现在已经打爆了5个。”今年10月中旬,南山婆电商总监翁琳说出这番话时,距公司成功打造出首个大单品仅过去四个多月。

南山婆能快速起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借“村超”积累的势能。

“我们专门组建了‘贵州酸汤队’参加‘村超’的美食邀请赛,后来又跟着村超去了香港。”和几乎所有贵州人一样,南山婆副总裁胡顺庭将2023年的“村超”视作贵州美食崛起的关键节点。



在此之前,缺少知名度是贵州美食面临的共同困境,而“村超”创造的流量奇迹,让这道高墙出现了裂缝:赛事开赛以来,仅榕江县就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多亿元,游客的口碑在社交媒体裂变,直接带动酸汤品类的全国认知度跃升。

流量来了,如何接住?拼多多的扶持政策成为关键承接。

“不同于其他传统电商平台,想要在线上拉增量,还是得从拼多多做起。”翁琳透露,品牌从去年9月发力拼多多,借助平台流量倾斜,如今单月销售额已达60多万元。

这种承接并非偶然——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中的流量扶持,将“村超酸汤”“贵州脆哨”等关键词流量定向倾斜给本地优质商家,仅2024年下半年,南山婆就通过该功能获得免费曝光超百万次,省却了传统投流的海量成本。

市场的积极信号,率先引发了产品端的聚焦与创新。“销售额低于100万的(单品)全部砍掉”,杨政州右手平挥做了个砍的动作——资源有限,必须集中力量冲击核心市场。

玉梦集团推出的58克装酸汤底料,以9.9元的实惠客单价在拼多多引流,销量实现500%以上的增长,双十一期间日订单量从2000单飙升至4000-5000单。



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脆哨的丁家脆哨,也在这波浪潮中找到了新方向。

作为获评“贵州老字号”和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丁家脆哨早已是贵阳家喻户晓的招牌,却也面临佐餐小料市场的增长瓶颈。

“论规模,我们是唯一以公司制运转的脆哨厂商,但佐餐市场的潜力已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丁家脆哨电商运营总监徐杰杰坦言。

转型的关键突破口来自拼多多的消费反馈。

将产品规格从250克调整为110克试吃装后,丁家脆哨在拼多多的销量开始猛增:第一年销售额100多万元,2024年突破400万元,2025年目标设定为5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七八成。



2023年“村超”热度最高时,品牌还意外获得演员推荐,电商平台日销售额从数万暴涨至二三十万。

但创新总有迷雾。

徐杰杰透露,团队正在椒盐、海苔等新口味间犹豫——猪肉零食市场口味相对单一,贸然差异化存在风险。

“但我们只服从一个声音:市场反馈。”这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调整策略,恰好与拼多多的扶持逻辑不谋而合。

2、“后来者”等来了一场“公平竞争”

贵阳的天还没亮透,丁家脆哨民生路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队。

有附近的街坊邻居、赶早的游客、也有下夜班的员工。人群围住门店,你看不清脆哨,也看不清店员围着四口大锅忙碌的身影,但独属于贵阳的市井气、脆哨的热气和香味,一起从小店里升腾起来。

“每次路过都要买一些,早餐煮粉放一点,味道香极了!”一位老顾客的话,道出了贵阳人对这份传承四十余年味道的信任。



但在电商赛道上,这份积淀了数十年的信任难以直接复制。“流量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快速传递两个信息:猪肉零食的新定位,以及‘顶流’脆哨的品质背书。”徐杰杰说,能实现年增超100%的成绩,核心是借到了平台的“势”。

最初,丁家脆哨在拼多多尝试关键词推广时屡屡碰壁。

“我们是正规企业,有更多隐形支出,和小作坊在同一关键词下比价毫无优势。”徐杰杰的困境并非个例——贵州美食企业作为C端市场的后来者,与财大气粗的零食巨头相比,资金规模天然处于劣势,很难在投流大战中占据上风。

转折点出现在接入拼多多全站推广功能——平台将符合升级潜力的商家纳入全站推广体系,一方面使丁家脆哨等企业接入肉类零食等更广阔的流量池,另一方面通过关键词的智能化搜索,避免地方老字号与头部品牌围绕关键词竞价,大幅降低前者的经营成本。

“拼多多甚至直接把我们分类到肉类零食下,这给了我们转型的明确灵感。”徐杰杰说,此举让品牌既获得更大曝光,又从低价混战中抽身,实现了精准破局。

这种“扶优不扶强”的逻辑,为贵州商家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消费者不论在哪里被种草,大多都会来拼多多对比一下,而这里的规则很简单:保障性价比就能获得流量扶持。”杨政州的感受得到了数据印证:玉梦集团以往60%-70%的销量集中在云贵川,如今拼多多上江浙沪、珠三角的订单增长迅猛,一款“傻瓜火锅”熟酸汤产品尤其受欢迎,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



公平环境的价值,在酸汤产业爆发期愈发凸显。

“贵州酸汤火了以后,很多资本进来,存在品质、风味不统一的风险。”杨政州曾表达过的担忧,道出了行业痛点。

但拼多多通过扶持政策引导良性竞争:对符合标准的商家给予流量倾斜,间接守护了“凯里酸汤”的品牌口碑。截至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产业相关注册商标已达3550个,形成了有序发展的产业生态。

3、电商新周期:创新永不干涸

在今年10月的一场行业大会上,杨政州作为企业代表分享酸汤产业发展时信心十足:“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5亿元,按照这个势头,2027年全州冲刺百亿的目标绝非空谈。”

这份底气,既来自产业本身的爆发力,更源于平台扶持带来的确定性。

杨政州的信心有扎实的数据支撑。黔东南州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显示,当地酸汤产业正实现“三个翻一番”:总产值从2024年的25亿元向50亿元迈进,规上工业企业从5户增至10户,州外新增门店从50家扩至100家。

玉梦集团的扩产计划同步推进:原本的工厂新增2万吨产能,3万吨二期工程已完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的原材料基地达5万多亩,带动农户户均增收7500元。



这样的产业升级速度,让人想起柳州螺蛳粉的崛起路径。

从2015年推动袋装化生产,到2024年实现全产业链销售收入759.6亿元,螺蛳粉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地方小吃到百亿产业的跨越。

而贵州酸汤正在复制甚至加速这一进程,核心驱动力之一便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构建的“新周期”。

“今年初始,(拼多多)预见到商家群体将会进一步承压,在‘百亿减免’等惠商举措的基础上推出了‘千亿扶持’新战略。”拼多多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上的表述,揭示了平台的长期主义布局。这一计划并非简单的资金补贴,而是覆盖全链路的系统支持。

以地方特产为例,具体来看,拼多多一方面计划深入全国百余个农产特区,帮助农户把产品卖爆;另一方面发放百亿消费券,通过拉动订单增长回馈商家——“每一单拼多多都会补贴几块钱”,徐杰杰透露。

此外针对贵州等西部地区的物流成本难题,拼多多推出“中转集运包邮”模式与偏远地区运费减免政策,商家仅需承担至中转仓的运费,大幅降低了县乡市场与省外市场的开拓门槛。

这也部分推动了贵州美食的全国渗透:截至2025年,黔东南州酸汤制品已远销31个省市及北美、东南亚等地,年产能突破16万吨。



这种扶持带来的是多方共赢的生态效应: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地方特色美食,商家获得稳定订单与增长空间,地方产业实现标准化升级。

数据显示,2025年酸汤火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50亿元,成为云贵菜系中的核心品类,而这只是电商新周期的一个缩影——从云南大凉山的青蟹到福建古田的银耳,越来越多地域美食借助类似的路径走向全国。

这是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消费者、商家和产业带屡屡实现共赢的基础。

入夜,贵阳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霓虹灯亮起,小摊贩出街,酸汤的香味在街头巷尾的各个角落升腾,丁家脆哨门口又开始排长队,城市变成了另一番面貌。

出租车司机告诉财经无忌,老婆让他交班以后买些酸汤回去炒——每个贵阳人都有自己的酸汤秘方。

这座城市的创新动力永不干涸,随着电商新周期来到,下一家玉梦集团、丁家脆哨或许已经悄悄诞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材科技:玻纤复价情况及特种纤... 来源:问董秘 投资者提问: 请教董秘:1、据相关新闻,10月份贵公司和中国巨石等公司对部分玻纤产品进...
新华保险泰安中支积极开展防范非... 为切实增强群众防范非法集资意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期,新华保险泰安中支及辖内各机构积极开展防非宣传...
失守3900点后,A股慢牛走向... 全球股市行情转向的导火索在于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泡沫的争论升温,叠加美联储在10月议息会议上释放偏...
聚石化学涉嫌信披违法被证监会立...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聚石化学(688669.SH)11月21日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
印度“光辉”战机坠毁飞行员死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闫珮云】印度国产“光辉”战机21日在阿联酋迪拜航展上坠毁一事引发外界关注。据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