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1月21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调整,沪深300指数周跌3.77%,创业板指跌6.15%,科创50指数跌5.54%;港股同步调整,恒生指数周跌5.09%,恒生科技指数一周跌幅达7.18%。
在主要股指全线调整背景下,本周ETF市场上演“资金大迁徙”。股票型ETF单周缩水超1100亿元,其中沪深300指数挂钩产品“失血”422亿元,占比超36%。
与此同时,固收、黄金类产品却成避风港——债券ETF规模单周增124亿元,总规模达到7187亿元,年内增长5387亿元,增幅近3倍。商品型ETF本周保持增长势头,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年内增幅也超200%;其中,华安基金旗下黄金ETF年内规模增长587亿元,成为年内增量“新王”。
从头部产品来看,易方达、华泰柏瑞旗下沪深300产品单周缩水超百亿元。受沪深300指数等宽基产品拖累,本周4家头部公募ETF规模缩水超100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失血”超200亿元。
与此同时,海富通基金ETF规模本周逆势增长45亿元,主要得益于旗下海富通短融ETF的持续吸金,该产品规模突破700亿元,成为首只700亿级债券ETF。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股指挂钩ETF规模全线缩水的背景下,多只指数却出现申赎净流入的情况。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获申赎净流入109亿元,资金“越跌越买”的操作,藏着怎样的布局逻辑?
股票型ETF本周规模缩水超1100亿元
本周前4天股指持续震荡,周五突发深度调整,ETF市场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上市ETF总数量为1360只,总规模大幅缩水至5.6万亿元。从数量来看,本周新增7只ETF,其中4只为股票型ETF,另外3只为跨境ETF。
从规模来看,本周全市场ETF总规模大减1285.63亿元。其中,股票型ETF一周缩水1162.17亿元,宽基指数ETF规模锐减725.47亿元,占比超六成;跨境ETF在上周大增超200亿元后,本周出现331.58亿元的缩水。另一方面,固收品种和商品市场相对稳健,债券型ETF和货币型ETF本周规模分别增加124.88亿元和76.62亿元,商品型ETF规模微增6.62亿元。

截至11月22日,上市ETF数量年内增加321只,年内规模增长额回落至18703.05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年内规模增长额回落至6890.89亿元;跨境ETF规模年内增长额回落至4664.13亿元。另一方面,债券型ETF和商品型ETF今年以来规模分别增长5387.91亿元和1549.77亿元,依然保持强势。此外,货币型ETF年内增长额首次超过200亿元。
沪深300指数挂钩ETF规模缩水超420亿元
从挂钩指数来看,本周主要指数挂钩ETF规模基本缩水,规模前20名中仅3只指数挂钩ETF规模实现增长。
截至11月22日,沪深300指数挂钩ETF规模本周缩水422.89亿元至11495.98亿元,贡献了股票型ETF超36%的缩水额;中证A500指数、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本周均缩水超50亿元,“失血”也相对较大。
另一方面,在挂钩ETF规模TOP20指数中,仅SGE黄金9999指数、中国互联网50指数和机器人指数挂钩ETF规模本周实现增长,分别增加3.86亿元、2.28亿元和1.94亿元。
行业指数方面,证券公司指数挂钩ETF规模本周缩水48.7亿元,在连增14周后出现2连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主要股指规模全线缩水,但资金却呈现出净流入态势。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本周申赎净流入达109.09亿元,资金“越跌越买”心态明显。此外,中证5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本周申赎净流入也均超过50亿元。

从年内规模增长来看,沪深300指数、SGE黄金9999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挂钩ETF规模分别增长1643.23亿元、1368.35亿元和996.81亿元,位居前三。另一方面,中证A500指数和科创50指数挂钩ETF规模年内缩水额分别扩大至654.05亿元和131.1亿元。
4家公募ETF规模“失血”超100亿元
从管理人来看,本周头部公募ETF规模普遍缩水,4家基金公司“失血”超100亿元,前20名中仅3家机构逆势增长。不过,本周TOP20管理人名单及排名变化并不大,仅招商基金凭借“跌得少”,超越景顺长城升至第17位。
具体而言,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本周ETF规模缩水均超200亿元,分别减少202.42亿元和277.83亿元。华泰柏瑞和广发基金本周ETF规模分别“失血”167.32亿元和114.08亿元,4家头部机构ETF规模一周缩水超百亿元,今年以来实属罕见。此外,嘉实基金和南方基金ETF规模分别缩水95.78亿元和73.5亿元。
另一方面,海富通基金、银华基金和华宝基金ETF规模本周实现逆势增长,其中海富通基金一周大增45.67亿元,表现相对亮眼,该机构本周获得超50亿元资金申赎净流入。

今年以来,截至11月22日,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年内增长额回落至2301.97亿元和2266.6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嘉实基金ETF规模年内增长额跌破1000亿元,华泰柏瑞、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和富国基金年内增长额仍保持在1100亿元上方。
2只沪深300ETF本周规模缩水超100亿元
从单只产品来看,本周TOP20榜单基本与挂钩指数榜单相呼应,仅两只黄金ETF和一只中概互联网ETF规模实现正增长。排名位次方面,也只有博时基金旗下黄金ETF基金从第20名上升至第18名,华宝基金旗下券商ETF和嘉实基金旗下科创芯片ETF均下降1位,其他产品排名不变。
在宽基指数集体调整背景下,沪深300相关ETF自然成为重灾区。华泰柏瑞和易方达基金旗下沪深300ETF单周缩水超100亿元,分别减少113.97亿元和132.38亿元,后者总规模也跌破3000亿元。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规模本周分别减少85.34亿元和70.9亿元。
本周,TOP20产品中仅3只ETF实现规模增长,易方达旗下中概互联网ETF、博时基金旗下黄金ETF基金和华安基金旗下黄金ETF规模分别增加2.28亿元、0.96亿元和0.48亿元。

随着多只沪深300“巨无霸”ETF的集体缩水,今年以来已无规模增长超600亿元的产品。与此同时,华安基金旗下黄金ETF凭借近两周的逆势增长,年内增长额达到587.55亿元,成为新“增量王”。富国基金旗下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增长额回落至580.4亿元,位居第二。另一方面,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年内规模缩水达209.95亿元。
一周ETF大事
沪深交易所规范ETF命名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基金业务办理通知,对基金命名进行了规范。其中要求,ETF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ETF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债券ETF总规模达7187亿元,年内增幅近3倍
今年以来,债券ETF市场不断“吸金”。截至11月21日,债券ETF总规模达7187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内规模增长5387.9亿元,规模增幅近300%,是各大类ETF中增幅最大的品种。从单只产品看,截至11月20日,海富通短融ETF规模达到700.01亿元,成为首只700亿元级债券ETF;30只债券型ETF规模超过100亿元,占比达56.6%。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每经编辑 彭水萍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61568739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