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来科技城。
智元创新生产的人形机器人。
众航智飞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
将围绕新型全倾转eVTOL、混合动力系统等方向开展研发与生产制造,构建“研发—制造—验证”的一体化体系,预计达产后形成年产约100台eVTOL的产能
百度智能云AI+文体娱乐创智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揭牌
该平台将推动先进技术与文体娱场景深度融合,驱动体育、文化、影视、娱乐等产业智能化升级与协同发展。茵麦体育、匠体科技等首批6家企业签约入驻
郫都区与智元创新共建西南具身智能产业基地
该项目是成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将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初冬的成都,寒意渐浓,产业发展却热潮涌动。在冲刺收官战的加速跑中,成都全力以赴,推动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密集落地——
众航智飞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项目签约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百度智能云AI+文体娱乐创智中心在东部新区揭牌,郫都区成功牵手智元机器人共建西南具身智能产业基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些未来产业项目短时间内相继落地,犹如一组强劲的节拍器,为这座城市年底经济冲刺奏响了奋进的乐章。这既彰显了成都以高质量项目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坚定决心,也将助推成都在未来产业赛道上加快成势、集链成群。
签约加速
三个项目接续落地
随着年底收官战的深入推进,成都正以项目落地的“加速度”,跑出产业集聚的“高质量”,为明年经济发展积蓄强劲动能。通过梳理项目落地时间线,成都年底招商工作的冲刺态势清晰可见。
11月20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与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西南具身智能产业基地。该项目是成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将在人形机器人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此前一天,百度智能云AI+文体娱乐创智中心在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揭牌。该平台将以“百度智能云AI全栈能力”为核心,推动先进技术与文体娱场景深度融合,驱动体育、文化、影视、娱乐等产业智能化升级与协同发展。茵麦体育、匠体科技等首批6家企业签约入驻。
时间再往前,11月13日,成都未来科技城迎来低空经济领域重要成员——成都众航智飞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将围绕新型全倾转eVTOL、混合动力系统等方向开展研发与生产制造,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构建“研发—制造—验证”的一体化体系,预计达产后形成年产约100台eVTOL的产能。
前后一周时间,三大项目接续落地,密度之高、节奏之快,充分体现了成都招商工作的强劲力度。项目的密集落地,既是成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证明,更是这座城市产业吸引力的生动体现。
精准招商
助推产业集链成群
这批项目的集中落地,不仅是数量的突破,更是质量的提升。成都正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由单点走向成链。
在低空经济领域,成都未来科技城已聚集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12家,产业链条日趋完备。随着众航智飞全倾转旋翼eVTOL项目的加入,未来科技城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将进一步健全。众航智飞团队具备从概念设计、仿真验证到适航取证的全流程产业化能力,其研发的飞行器定位“空中跑车”,最高速度可达300公里/小时。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领域的明星企业沃飞长空也在快速成长。其AE200-100首架机已正式下线,标志着该机型已进入量产前的预生产阶段。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的生产基地建设进展迅速,目前主体已经封顶,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沃飞长空商业负责人费岚表示:“成都未来科技城周边有民航二所、民航飞行学院新校区,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搬到这里,沃飞可以和这些单位抱团发展。”
低空经济的拼图在成都逐渐完善起来,正是成都对照产业链“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化”三张清单,开展精准招商,赋能产业强链补链的一个缩影。从低空经济到人工智能,再到智能机器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链精准招商,成都正推动产业由分散走向集聚、由单点走向成链、由链条走向集群,这座城市的“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拼图正变得越发完整。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成都同样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凝聚力。百度智能云AI+文体娱乐创智中心,将推动文心大模型、百度千帆平台等先进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入文体娱场景,加速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AI+创意”产业集群。而郫都区引进的智元机器人项目,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将助力成都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一条条新兴产业链正在成都加速形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