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诉讼、业绩烦恼 广州农商行还有“开门红”眺望 除了诉讼、业绩烦恼 广州农商行还有“开门红”眺望
创始人
2025-11-25 10:42:38

独立 稀缺 穿透





众志成城、吃堑长智!

作者:楚逸

编辑:张戈

风品:时完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岁末年初,因一款同业理财产品,广州农商行又陷舆论风口。

11月6日,该行公告称,截至2025年11月4日,其作为被告、被申请人或第三人的未决诉讼案件中,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的共有4宗,涉及总标的额约2.08亿元。这些案件目前处于不同审理阶段:2宗在一审中,1宗在二审,另有1宗被发回重审一审。其中三起案件都指向同一款理财产品——"安心回报262号"。

公告还披露,该行拟转让资产的本金、利息、罚息等债权金额合计约189.28亿元的债权资产,相关资产账面本金金额149.78亿元,扣除表内应收利息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共28.45亿元后,剩余价值121.33亿元。

就在不久前,该行曾因要求员工退还2022年以来过节费引发过关注。去风险强合规是个常说常新话题,如何把好节奏、吃堑长智,或许是经此波折后的最大收获,也是蜕变开始。

01

深陷同业诉讼漩涡

警惕衍生影响

LAOCAI

首先来看诉讼相关内容。2022年5月10日,雅安农商行因广州农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安心回报262号”对其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本金与利息合计6025.14万元。次年8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后者向雅安农商行支付3632.56万元。随后广州农商行提起上诉,2024年12月9日,广州中级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该案已于2025年6月重新开庭,目前仍在等待判决结果。

2023年,河南舞钢农商行也就同一款理财产品对广州农商行提起诉讼,最初诉求为返还或移交理财产品资产,后在当年12月开庭时变更诉讼请求,要求按现状返还或移交资产,暂计价值3166.63万元,并主张后续收益按年化5.7%计算。2025年7月,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河南舞钢农商行全部诉讼请求。原告方于8月提起上诉,同年9月22日完成二审庭询,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2024年7月1日,青海西宁农商行亦因“安心回报262号”起诉广州农商行,要求支付本金及理财收益等,合计3362.26万元(截至2024年1月31日)。该案2025年3月27日进行第三次开庭,目前尚未判决。

据华夏时报,该产品系广州农商银行发行的一款同业理财产品,这款原本预期年化收益4.5%的3年期理财产品,因底层资产中的债券违约,至今未能兑付。据天眼查、企查查,雅安农商行、河南舞钢农商行案由为“委托理财合同纠纷”,青海西宁农商行为“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均涉及第三方,例如雅安农商行第三方为:上海志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对此,华夏时报援引相关农商行工作人员表示,广州农商行自称“产品管理人”,将资产管理职责归予第三方公司。“安心回报262号”底层资产是债券和质押式回购之类的银行资金类业务,一般来说较稳健,但由于底层资产里一只信用债无法兑付给广州农商行,因此导致该行也无法按约定兑付理财产品。“现在法院正考虑把3家银行的案件做并案处理,广州农商行主张相关资产管理机构也应承担责任,所以几家银行也在考虑在后续诉讼中追加第三方为共同被告。”

好在,据中国经济网,该产品为非保本理财产品,目前案件正在法院审理中,不影响该行存续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管理。同时广州农商行也表示,上述诉讼结果虽目前无法确定,但公司董事认为其可能导致的任何可能法律责任均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任何重大影响。

话虽如此,与三家友行先后对薄公堂,索赔额合计超1.2亿元,个中教训想来仍是深刻的。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三起同业诉讼均指向同一款理财产品,暴露出该行在理财资金投向、风险隔离、信息披露等环节或存系统缺陷。声誉方面,需警惕削弱同业对其理财及同业负债的信任,抬升后续融资成本。监管上,连环诉讼可能触发银保监会对理财业务合规性、底层资产穿透管理的专项核查。战略上,诉讼若久拖不决需防范影响潜在战投者入股及H股再融计划,继而收窄资本补充窗口。

02

追讨过节费是与非 员工量减少

LAOCAI

不算多苛求,在高质量、去风险大势下,夯实风控底座、提升合规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在上月,该行就因“过节费”一事引发过舆论关注。

据第一财经、界面新闻·子弹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10月,多名广州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自2022年至今发放的过节费。一名员工透露:“要求先交2500元,剩余部分从工资中倒扣。”另一名员工也表示,未见到书面通知,而是由各分支行逐级口头传达,要求退还2022年以来所有过节费,每人合计约1.4万元。还有员工指出,相关过节费或因涉及合规问题而被要求退回。

随着舆论升温,广州农商行向媒体回应称“一方面,这是我行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我行也向全行员工说明了相关情况,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支持。”

关于合规背景,根据广东省总工会2025年初印发的《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基层工会在法定节日可向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年度总额不超人均3000元,且不得发放现金、购物卡及代金券。

客观而言,类似情况在银行业并非首例。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2年就曾有银行因巡查整改要求,员工被要求退回2019年“冬至”节日费600元。

在柏文喜看来,从财务合规角度分析,企业确有义务纠正违规列支,避免被追加处罚。可程序上,银行采用“一刀切”直接从后续工资中抵扣,未与员工个别协商,亦未提供分期、豁免等柔性选项,可能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变更劳动报酬须双方协商”的条款,员工有权提起仲裁要求撤销抵扣。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留给时间作答。不过据财报 ,广州农商行近年出现了人员缩减,2021年至2025上半年分别为14168人、13975人、13620人、13399人和13029,三年半减员1139人。

与此同时,高管们亦经历了变动更迭。2019年8月,原董事长王继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1年3月,来自广州银行的蔡建接任董事长职务。

进入2024年,当年3月与10月,原行长易雪飞与原副行长罗金诗先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同年11月邓晓云接任行长。

也是该月,广州农商行公告了一系列董事任职资格核准信息,包括邓晓云、倪开、张研、幸秋玉与胡戈游,同时核准郑国坚担任独立董事。蔡建与邓晓云分别获选举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与副董事长。

进入2025年,5月监管核准李亚光担任首席信息官,其同时兼任副行长与首席数据官。9月,谭波董事任职资格也获核准。

03

业绩下滑、资产转让

资本充足率低于行业均值

LAOCAI

看看基本面,确实需改变了。如上月9日首次发布的相关公告,披露了资产转让具体细节。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行所转让资产均为贷款类资产,年利率介于2.49%至8.33%之间。逾期结构上,逾期三年以上金额2.33亿元,占比1.56%;逾期一年至三年为16.17亿元,占比10.8%;逾期90天至一年为10.53亿元,占比7.03%。风险分类上,正常类为4.93亿元,占比3.29%;关注类118.15亿元,占比78.88%;次级类8.35亿元,占比5.58%;可疑类16.45亿元,占比10.98%;损失类1.9亿元,占比1.27%。

截至同一基准日,该批资产本金金额约149.78亿元,相应利息合计38.97亿元,代垫司法费0.51亿元,违约金0.02亿元,债权总金额合计约189.28亿元。在考虑表内应收利息和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后,最终未经审计的账面价值约121.33亿元。

从该资产组合盈利表现看,虽然2025上半年税前利润1.38亿元,税后净利1.03亿元,可2023年、2024年均呈较大亏损,分别税前亏损5.09亿元、10.60亿元,税后净亏3.81亿元、7.95亿元。

进一步分析资产结构,按风险分类,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与损失类占比分别为3.29%、78.88%、5.58%、10.98%和1.2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最高,达38.98%,房地产业次之,为20.25%。

广州农商行表示,此次资产转让完成后,将有助降低不良贷款率、减少拨备计提压力,并提升整体效益水平。

不过需关注的是,这不是首次大规模处置资产。早在2024年12月30日,该行就曾以99.93亿元向广州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一笔资产包。截至当年9月末,该资产包总额145.92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贷款本金114.66亿元,占比97%,包内不良贷款合计38.41亿元。

连续大幅转让背后,也或有无奈与急迫。据中国房地产报,2015年至2019年间,该行房地产业贷款从118.2亿元猛增至683.4亿元,四年间增幅近5倍。而随着房市深调,该领域不良率从2019年末的0.26%攀至2023年末的5.94%。2024年末大幅降至1.45%,2025上半年又小升至1.50%。

另一厢,整体业绩面临"增收不增利"与资产质量下行双压。2025上半年,广州农商行营收80.37亿元,同比增长9.41%;净利15.1亿元,同比下滑11.2%。

净追其原因,信用减值损失增长是一个考量——从2024上半年的29.16亿元增至2025上半年的38.08亿元,增幅30.6%,占营收比达47.4%。

若拉长时间线,公司营利整体也呈回落态势。营收从2020年的212.18亿元降至2024年的158.32亿元,净利方面,2020年至2024年增速分别为-33.3%、-28.43%、6.92%、-19.27%和-25.89%,仅2022年正增。进入2025年前三季,营收从上年同期的112.86亿元降至110.2亿元,净利从21.19亿元降至17.22亿元,显示经营压力仍在延续。

再看资产质量,2025上半年不良贷款率升至1.98%,较2024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逼近2%关口。拨备覆盖率降至169.75%,较2024年末下降14.59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1%、10.88%和13.62%,较2024年末均有下降。

至2025年9月末,三项指标进一步降至9.1%、10.56%和13.4%,而金融监管总局同期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均值为10.87%、12.36%、15.36%。拖了行业后腿,显出资本补充的紧迫度。

从不良贷款构成来看,个人贷款不良率3.55%,金额68.51亿元;公司贷款不良率1.69%,金额73.68亿元。在此背景下,加速推进信贷资产转让,自然成为该行应对经营困境、推动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

04

手握双镜 “开门红”眺望

LAOCAI

当然,槽点挑战之外,公司一些亮点、喜报也应被看到。以2025上半年为例,多项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科创金融方面,积极落实广州市“益企共赢计划”,完善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已与332家企业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106.5亿元;科技贷款余额570.9亿元,较年初增长14.7%;科技金融客户数2382户,增长32.5%。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95.31亿元,增长4.1%,服务客户967户,增长8.2%。还荣获了“2024年广州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十佳成果”。

绿色金融方面,落地广州市首笔转型金融贷款及广东省铝行业转型金融项目,实现“转型金融+碳足迹挂钩”融资方案的首例实践。新准入4只绿色新能源主题基金和1只ESG理财产品。

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694.6亿元,增长14.5%;绿色贷款客户2265户,增长34.5%。近三年绿色贷款年复合增长率超60%。此外,还承办了第二届广东绿色金融创新推广竞赛决赛,获评“2025年度广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等多项荣誉。

普惠金融方面,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覆盖企业超3万家,累计发放贷款216.4亿元,排名广州同业第五。完善“3+N”普惠产品体系,修订48项产品制度,新增6项业务标准,推进审批标准化与数字化转型。

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64.40亿元,增长9.24%;普惠型涉农贷款108.31亿元,增长3.57%。“金米科技贷”余额11.40亿元,落地国开行转贷款项目4亿元,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养老金融方面,构建“1234”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广府管家”品牌。线下升级19家适老化网点,设立爱心窗口与服务专区,提供上门服务;线上推出手机银行“大字版”,优化“养老专区”功能。开展“金米管家荟”等线下活动,加强养老客群消保宣传等,相关案例获评2024年“养老金融十佳成果”。

数字金融方面,深化数据赋能,搭建零售贷款意向预测、私钻客户潜力提升等模型,推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应用,已落地212个场景。

展望未来,亦有清晰规划。如2025年三季度工作会议上,董事长蔡建主题报告指出,明确以“资产效益年”为主线,聚焦资产负债管理与风险防控,部署四项重点经营工作:

一、深挖发展潜能,全力实现效益正增。加快实质性贷款投放,拓展稳定负债来源,提升非息收入贡献,全面提高综合收益水平。二、强化风险防控,推动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加速风险资产处置,严防资产质量下迁。三、完善内部治理,激活持续发展动能。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加强对子公司的穿透式管理,加快全行数智化转型。四、加强前瞻布局,系统谋划中长期发展。精心筹备“开门红”工作,为全年经营开好局、起好步。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以高水平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双镜效应”告诉我们,做企业需一手拿着显微镜,一手拿着望远镜。前者关注当下的市场变化,根据自身特性灵活调整。后者则是往行业远处看,要知道未来的路在哪以及如何达到目的地。

从上述规划部署看,广州农商行已握紧“双镜”,找准病灶、精准用药,方向正确了,剩下的就看上下一体、高效践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诉讼烦恼也好、业绩承压也罢,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但愿该行能众志成城、吃堑长智,在一点点消解积弊、外强成长内塑合规中,驱散质疑阴霾新年新气象,如愿开门红、资产效益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超5亿元!香港四大家族出手,马...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香港大埔火灾引起关注,社会各界紧急驰援。一场跨地域、跨行业的紧急驰援迅...
V观财报|天普股份又宣布停牌核...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 宁波市天普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普股份”)27日又一次宣布停牌核...
这个全国性会议为何选择落地芜湖... 俯瞰芜湖长江三桥体育公园。图源:芜湖发布文/陈昊星城市更新领域迎来新的部署和规划。近日,全国城市更新...
谋篇布局“十五五”•热点问答|...   文案/制作:石兰  策划:张翀  监制:张益勇
不揽储了?有民营银行阶段性停售... 临近年末,正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吸储的重要时点,然而,今年在净息差压力的倒逼下,部分中小银行却上演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