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1.顾此,不失彼。科技浪潮方兴未艾,既是各国政策聚焦,也是市场追逐标的。然而,近期传统需求趋缓的斜率明显陡峭。如此分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实现经济均衡,是否只有单一路径选择?若不是单选题,新与旧又将如何权衡?
2.当前市场对AI等发展程度存在“泡沫”与否的争议,但全球来看,相关基建投资正在拉动上下游及经济增长,其应用前景短期似难证伪。各国史实表明,科技当期拉动投资需求,但未来提升供给能力,对物价是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影响。
3.科技助推权益市场的价格,确能在一段时期增强居民的财富效应并促进消费循环,这在发达国家更加明显。但从我国居民的存量财富构成看,房地产等传统资产仍占主导。若要充分发挥财富效应,房地产价格的止跌回稳至关重要。
4.展望未来,随着“十五五”开局,投资趋弱或短期修正。更长维度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供给扩张是既定方向,民生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也是现实需求。实现实际GDP目标有不同路径,价格温和回升更是合意均衡的表现。
正文:
科技浪潮方兴未艾,既是各国政策聚焦,也是市场追逐标的。然而,近期传统需求趋缓的斜率明显陡峭。如此分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实现经济均衡,是否只有单一路径选择?若不是单选题,新与旧又将如何权衡?
图1. 新旧分化,有多显著?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科技含计算机通信电子、汽车、专用设备、航空航天等。
一、新旧分化,意味着什么?
当前市场对AI存在“泡沫”与否的争议,但全球来看,相关投资正拉动上下游增长,应用前景短期似难证伪。今年以来美国科技相关投资对其GDP增长的贡献度高达6-7成。史实表明,科技当期拉动投资需求,未来提升供给能力,对物价是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影响。
图2. 科技,是需求还是供给?

来源:BEA,美联储,笔者测算
科技助推权益市场的价格,确能增强居民财富效应以促进消费,这在发达国家更明显。从我国居民的存量财富构成看,房地产仍占主导。若要发挥财富效应,房价止跌回稳至关重要。国际来看,当房价累计降幅超过居民首付比例时,存在负向反馈强化的概率。
图3. 财富效应靠什么?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资产规模以较2019年初居民总资产的增幅表征。
二、新与旧,如何均衡?
实现同样的经济增速目标,其实存在多种路径,也对应着多种量价均衡。简言之,若需求扩张快于供给,则对物价有提振;反之,则存在压制的可能。
图4. 实现5%增长,有不同路径

来源:笔者绘制
展望未来,随着“十五五”开局,投资趋弱态势或短期修正。更长维度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供给扩张是既定方向,民生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也是现实需求。实现实际GDP目标有不同路径,价格温和回升更是合意均衡的表现。
风险提示:预期非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