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科研重大突破!嫦娥六号“土特产”中发现“铁锈”意味着什么?
创始人
2025-11-16 08:49:19

  今天(11月16日),国家航天局、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消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嫦娥六号采回的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样品,取得月球科学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α-Fe2O3)和磁赤铁矿(γ-Fe2O3)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综合性期刊《Science Advances》,将为后续月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深化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知。

  研究提出,赤铁矿的形成可能与月球历史上的大型撞击事件密切相关。大型撞击形成瞬时高氧逸度气相环境的同时,铁元素在高氧逸度环境中被氧化,使陨硫铁发生了脱硫反应,经气相沉积过程形成微米级晶质赤铁矿颗粒。值得关注的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为具有磁性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可能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边缘磁异常的矿物载体。该研究首次利用样品证实了在超还原背景下月球表面存在赤铁矿等强氧化性物质,揭示了月球的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磁异常成因。

  嫦娥六号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岩石质天体上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其形成时的撞击规模远超月球其他区域,为探索特殊地质过程提供了独特场景。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成功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此次突破性发现创造了前提。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陶嘉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运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覃... 11月15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在深圳大运中心游泳馆开赛,覃海洋夺得冠军。图为...
泰国总理阿努廷随国王访华期间接... 11月15日上午,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11月15日,泰国...
聚焦川渝板块|药易购上涨35.... 11月14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178家四川A股,其中收涨90家,...
巴菲特调仓大动作!首次建仓谷歌... 北京时间11月15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持股报告(13F)。在巴菲...
大唐新能源(01798):选举... 来源:智通财经网 大唐新能源(01798)发布公告,王少平先生因工作调整,以及卢敏霖先生及余顺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