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具有抗疲劳性能3D打印钛合金
中国新闻网
2024-02-29 18:20:19

原标题: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具有抗疲劳性能3D打印钛合金

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张哲峰团队近期成功研究制备出具有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材料。北京时间2月29日凌晨,这项重要材料研究和应用成果论文,以“近无微孔3D打印钛合金高抗疲劳性能”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哲峰研究员介绍说,3D打印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由成形能力可极大满足高端装备和构件对高集成性、多功能性、轻量化、一体化的需求,被认为是制造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极大关注和初步应用。然而,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的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性能普遍较差,严重制约了其作为结构承力件的广泛应用。

研究团队认为,理想状态下3D打印技术直接制备出的钛合金组织本身应具有天然的超高疲劳性能,而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等缺陷掩盖了其自身组织抗疲劳的优点,导致实际测量的3D打印材料疲劳性能大幅降低。不过,目前消除气孔的工艺往往伴随组织粗化,而细化组织的处理又会带来气孔复现,甚至引发晶界α相富集等新的不利因素,可谓进退两难。

本项研究工作制备的钛合金组织本身(Net-AM)组织钛合金的疲劳性能(R=0.1)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供图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团队在钛六铝四钒(Ti-6Al-4V)合金中首次发现,高温下3D打印态组织的晶界迁移及气孔长大与相转变过程表现出异步的特性。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宝贵的热处理工艺窗口,既可实现板条组织细化,又能有效抑制晶界α相富集及气孔复现。

基于此,研究团队巧妙利用了该工艺窗口,发明了缺陷与组织分步调控的新工艺,最终制备出几乎无气孔的近钛合金组织钛六铝四钒合金。其拉-拉疲劳强度从原始态的475兆帕提升至978兆帕,增幅高达106%。通过对比发现,这种近钛合金组织钛六铝四钒合金不仅在所有钛合金材料中具有最高的拉-拉疲劳强度,而且在目前已知的材料疲劳数据中,还具有最高的比疲劳强度(疲劳强度除以密度)。

张哲峰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更新了人们以往对3D打印材料疲劳性能不高的固有认识,揭示出3D打印技术在抗疲劳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展现3D打印材料作为结构承力件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股市必读:华能国际(60001... 截至2025年11月18日收盘,华能国际(600011)报收于7.82元,下跌0.64%,换手率0....
广州把科研干到全球第六,你还在... 主编今天扔给我一个题,说广州这次干到全球科研城市第六名了,排名超过香港、深圳、杭州,但这些不是重点,...
原创 马... 时隔多年,当我们再次回首马云在2017年楼市鼎盛时期提出的“未来房价如葱”的预言,不禁感叹其远见卓识...
正式上市!在中国船厂下单12艘 11月18日,扬子江海事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介绍方式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上市。前一日,该公...
李强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7日电(记者邰背平 彭培根)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莫斯科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