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给29万粒月壤做CT,结果有了意外发现
创始人
2025-11-24 20:21:06

嫦娥六号带回来的月壤为什么这么黏?2024年6月27日,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在国新办嫦娥六号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月球背面采样过程中发现嫦娥六号着陆区月壤“似乎稍微黏稠一点,还有点结块”,显示出与月球正面的嫦娥五号月壤不同的物理特性。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关注。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研究员团队终于找到了这一特殊现象背后的科学答案,系统揭示了月球背面月壤表现出较高黏性特征的物理机制,从颗粒力学层面完整阐释了嫦娥六号月壤“为什么这么黏”的科学谜题。相关研究成果今天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

祁生文研究员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做固定漏斗实验

研究团队精确测量了嫦娥六号月壤的休止角,这是反映颗粒材料流动性的关键指标。结果显示,嫦娥六号月壤的休止角显著大于月球正面样品,其流动特性更接近于地球上的黏性土体,证实了胡浩总设计师的发现——月背土壤“似乎稍微黏稠一点”。

团队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进行了1微米的高空间分辨CT扫描,通过对超过29万个月壤颗粒的尺寸与形态进行精确厘定,并同月球正面嫦娥五号和阿波罗月壤对比,发现嫦娥六号月壤颗粒更细,形态更复杂,整体球度显著偏低。

实验室中的嫦娥六号月壤

“这一现象颇为反常。”祁生文解释,通常颗粒越细,形状越接近球形;而嫦娥六号月壤虽细,形态却更复杂。研究团队分析这可能与样品中富含易破碎的长石矿物(约占32.6%),以及月球背面经历更强太空风化作用有关。正是嫦娥六号月壤又细又粗糙的颗粒特性,提升了摩擦力、范德华力与静电力的贡献,产生更高的休止角,造就了其更高黏性特征。

该研究首次从颗粒力学角度,系统阐释了月壤的独特黏聚行为,揭开了嫦娥六号月壤的“黏性”之谜,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随着我国深空探测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月球基地建设、月面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关键理论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金短期波动背后,长牛趋势能否...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文章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近期黄金市场风云变幻,从现货与期货价格的短期波动,到...
原创 地... 01 今年,无论是身边亲友,还是后台留言读者,问房子的人,又多了起来。 而他们问的小区,除了几个在售...
得分王争霸战:东契奇领跑,马克... 2025年的NBA赛季如同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让球迷们大呼过瘾。在赛季前五周的争夺中,各路球星纷纷展...
11.25股市早8点丨3927... 3927点缺口必补股市早8点 老沙自媒体2025年11月25日(周二)每日大道正道消息▊纳指飙升60...
东方锆业:拟投资7.37亿元建...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11月24日晚东方锆业(002167)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沁阳东锆新材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