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记者 刘 丹 朱柏妍
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瞬间。新华社记者 连 振摄
戈壁无垠,天气晴朗,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二运载火箭在发射塔架上巍然矗立,静待出征时刻。
11月25日,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肩负着应急补给与保障空间站安全重任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将在这天正午启程,飞赴“天宫”。
箭体外侧,以长城图案为基底的神舟二十二号任务标识格外醒目:整体设计中,蓝色诠释航天科技底蕴,红色代表使命担当,橙色彰显应急救援的迅捷特性。
那一片沉静的蓝,是航天人临危不乱的从容——
11月初,神舟二十号飞船在轨期间遭遇疑似空间碎片撞击,其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需进行留轨检测,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于14日“换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返回,原定2026年发射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需进行补位发射。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发射场团队昼夜不停开展工作,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将发射准备时间进一步压缩。
正午,风过戈壁,卷起沙尘。望着远处的火箭,吊装指挥石创峰眼眶再一次湿润。今年是石创峰在吊装分队工作的第30个年头,也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执行发射吊装任务。
为了保障火箭测试顺利、吊装顺利、升空顺利,石创峰和团队成员创造了“一套手势、一个眼神、一股信任”的吊装办法,练就了“百分之百成功,百分之百精确”的本领。
那一抹炽热的红,是航天人勇担使命的赤忱——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在发射场上空回响。
发射架上,乳白色的箭体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
“神舟二十二号虽然以无人状态发射,但承担的责任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次载人任务。”回顾这次“大考”,现场专家告诉记者,飞船要运送数百公斤的急需物资,为在轨航天员提供可靠的应急保障。
为确保任务成功,神舟二十二号飞行任务测试发射团队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准备和风险管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验证,每一个数据都经过多方比对,确保万无一失。
那一簇璀璨的金,是航天人照亮星海的征程——
“5、4、3、2、1,点火!”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声划破戈壁的宁静。
刹那间,轰鸣声震彻天地,金色烈焰从火箭尾部喷薄而出,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格外壮美。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二号飞船稳步上升,在苍穹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随着各地测控站一声声“正常”的回传,神舟二十二号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特殊的“太空驰援”,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的可靠与担当。
(解放军报酒泉11月25日电)
来源: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