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推出原创策划栏目“这座城市有点东西”,与读者们一起,挖掘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故事,探寻城市建设创新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案例,以期为各地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文/冯玲玲
“世界电动车看中国,中国电动车看江苏,江苏电动车看锡山。”这句行业内的共识,道出了江苏无锡市锡山区在电动车领域的核心地位。
因拥有众多(二轮、三轮)电动车企业及完备的产业配套,无锡锡山被誉为“中国电动车之乡”。当地年产电动车超150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660亿元,约占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全国十强电动车企业中,有6家在此驻扎。
数据显示,去年平均每1分钟就有2.4辆电动车从无锡走向世界。
锡山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动车产业的重要一极,目前正向着千亿级产业规模迈进。锡山的底气何在?如何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锡山的底气
锡山成为“中国电动车之乡”并非偶然,而是与其独特的产业生态和多年的技术积淀有关。
20世纪90年代,锡山曾是全国知名的摩托车生产基地。2000年前后,随着城市“禁摩令”出台和节能环保意识兴起,当地企业凭借丰富的零部件生产经验、技术工人和设施配套,迅速转向电动车生产,并依托原有销售渠道快速占领市场。
此后,凭借长三角成熟的配套体系以及政府持续有序引导,锡山电动车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如今,这里已聚集电动车及其零部件企业600余家,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
在锡山电动车产业园,雅迪、新日、台铃等头部企业的总部相距不过数百米。这些企业还带动控制器、减震器、车架、电机等大批上下游企业就近协作配套,形成“半小时供应链”。
“锡山的底气,本质是产业基础、政策创新、全球资源三者结合的系统能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张春龙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这三大独特优势使锡山成为全国电动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供应链枢纽。
其一,锡山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垂直生态,本地配套率超90%,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其二,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优势。锡山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占比达5.8%,锡山主导制定《电动两轮车品类出海指南》等12项行业标准,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其三,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先手优势。锡山建立起“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双轮驱动模式,形成“研发在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格局。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认为,锡山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率先布局,形成先发优势。此外,通过长期积累构建的包含人才、技术、供应链的完整产业生态,形成了后发者难以复制的系统性竞争力。
“小电驴”闯全球
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锡山电动车企业还掀起一阵强劲的出海潮。
数据显示,2024年无锡锡山有246家电动车出口企业(包括零部件出口企业),全年完成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其中,整车出口126.4万辆,同比增长68.8%。
据中共无锡市锡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程哲介绍,目前,锡山电动车企业已出口至东南亚、南美、东欧、北美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投资建设20多个生产基地、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有2000多家海外销售门店。
在海外市场竞争中,本土化是锡山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方面,锡山车企深入对接当地需求与应用环境,打造定制车型;另一方面,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的跨越,加强境外投资、建立本土化运营体系,以此提升国际竞争力。
企业扬帆出海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助力。近年来,锡山制定了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从园区建设、展会补贴、业绩奖励等多个方面进行扶持,助力企业进军全球市场。
此外,锡山还搭乘跨境电商的快车,加速出海步伐。目前已有雅迪、新日、米丰等30多家企业在亚马逊、TEMU、eBay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业务。
张春龙表示,锡山的实践表明,传统产业出海需以产业链韧性为基础,以政策创新为牵引,以跨境生态为纽带,方能在全球竞争中构建可持续优势。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锡山电动车已从“两轮”向“四轮”新赛道进发。
《无锡“十四五”车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锡山要强化路侧基础设施领域能力,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水平,推进传统电动自行车企业向无人车、智能车转型升级。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两轮车积累的电机、电池技术完全可以迁移到新领域,关键在于找到差异化赛道。
在锡山,一些企业已开始行动。有的研发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解决方案,有的探索智能环卫机器人,还有的布局共享电单车智能化平台。
未来之路
尽管规模庞大,但锡山电动车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张春龙指出,目前的电动两轮车产业面临多重发展瓶颈:关键技术领域存在“卡脖子”风险;全球市场竞争力受制于中低端产品结构,高端领域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同时,供应链布局过度集中,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不足,物流体系韧性较弱。
面对挑战,张春龙提出四方面突围路径:
其一,整合资源攻关新型能源与智能技术,加速核心部件自主化进程,推动国际标准话语权建设;
其二,强化区域化本地生产网络布局,建立多层级仓储体系以提升供应链弹性;
其三,聚焦高端产品研发与场景化服务生态构建,打破国际品牌市场垄断;
其四,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定向支持技术研发与国际合规能力建设,搭建专业化出海支撑平台。
“也就是通过技术自主化突破外部封锁,依靠产能全球化分散风险,以价值链上移重塑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品牌价值的全方位升级。”张春龙说。
何建华提醒,前期过度产能扩张导致利润空间压缩,企业容易陷入低价竞争陷阱。锡山电动车企业需平衡规模效应与价值创造,避免依赖政府补贴的不可持续模式。需建立“创新-利润”的正向循环机制,推动产业从成本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