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似乎在商业领域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据传,他以某种压力手段逼着斯凯奇不得不考虑卖身来寻求救命之举。或许是特朗普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或在商业谈判中施加了超乎寻常的压力,让斯凯奇的管理层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一事件反映出特朗普在商业世界中的独特角色和影响力,他的举动不仅可能改变斯凯奇的命运,也引发了人们对商业与政治相互交织的思考。斯凯奇原本或许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划,如今却被这股外力逼到了不得不出售的地步,其后续走向令人关注。
看似业绩还在平稳增长的背后,关税压力、供应链成本飙升及消费疲软正在成为压垮“美国鞋王”斯凯奇的“隐形杀手”。
近日,斯凯奇宣布同意被知名投资公司3G资本收购,这一消息震惊市场。后者曾主导百威英博、汉堡王和卡夫亨氏等多起大型收购案。
根据协议,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的现金收购斯凯奇所有流通股,交易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总额约94亿美元。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从纽交所退市,转为私人控股企业。
斯凯奇现任董事长罗伯特·格林伯格及核心管理团队将全员留任,私有化后的战略重心将转向“供应链弹性建设”,包括在越南增设自动化工厂、在墨西哥布局区域配送中心。
斯凯奇方面对虎嗅表示,私有化目前对于中国市场的组织架构不会有影响。彭博社指出,此次私有化将帮助斯凯奇缓解关税压力。在没有上市公司报告的要求后,公司将能够采取措施,使其免受关税影响。
机构普遍观点,斯凯奇选择此时私有化,实为规避上市公司监管压力,以便在关税风波中掌握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供应链转移阵痛
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撕裂全球供应链。为此买单的不只有消费者。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鞋类征收最高达46%的“对等关税”,而美国超过90%的鞋类依赖进口,耐克50%的鞋类产自越南,阿迪达斯39%的产能集中于越南工厂,斯凯奇60%的产能依赖亚洲供应链。其中,中国和越南是其重要的生产地。
如此加征关税直接导致鞋类企业成本暴涨,利润率腰斩。原本1100元的一双球鞋涨至1700元,高性价比的优势不再。
财报显示,斯凯奇2024年净利润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7.1%,2025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1.3%,净利润同比下降2.0%。公司警告称,若关税政策持续,鞋类产品价格可能上涨15%~20%。
虽然斯凯奇内部已经对北美客户实施“先款后货”政策,预付款比例从15%提升至2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1.3天,但提前支付的关税保证金达1.8亿元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被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斯凯奇正努力降低关税冲击对利润的侵蚀,加速推进供应链转移到越南和印尼。
在今年4月美国宣布最新关税政策后,斯凯奇高管曾表示,将通过与供应商分摊成本、优化采购和调整价格,以及转移供应链等多种“杠杆”来应对关税。
斯凯奇首席财务官约翰·范德莫尔指出:“当我们考虑转移生产时,我们正在研究如何优化所有市场的全球关税成本。显然,由于实际关税税率约为159%,运到美国的产品价格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斯凯奇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此前在中国的产能占比降至40%,增加在越南和印尼的生产份额。2024年,斯凯奇已在越南增设自动化工厂。
另一方面,斯凯奇在墨西哥保税区投资建设区域分拨中心,通过近岸制造和本地仓储模式,降低跨境物流成本。
但中国供应链对斯凯奇的权重极高,斯凯奇恐难以找到同样质量和性价比的“平替”。其在印尼布局的第二生产基地,因当地基础设施问题进度滞后。而越南地区工厂的效率仅为中国的60%,人工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私有化交易完成后,斯凯奇账上现金将增至18亿美元,以支撑接下来的战略调整。3G资本也承诺支持斯凯奇将扩大在越南、印尼等关税洼地的产能布局。
供应链转移还需要度过产能爬坡的阵痛期。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管理,是斯凯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眼下,鞋服行业的关税成本增长速度已经快到令人触目惊心:美国鞋类原有进口税率高达20%~37.5%,叠加“对等关税”后,综合税率可能升至150%~220%。一双运动鞋的成本翻倍,很快会大大远超消费者承受力。
平价鞋企正在遭遇生存威胁
上市公司要接受资本市场的审视和股价、市值的考验。在关税压力背景下,私有化退市后,斯凯奇不需再顾及季度财报的压力。而2025年以来,斯凯奇的股价已经较最高点下跌超25%。
2024年,斯凯奇的销售额达到89.7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斯凯奇全球销售近四成左右,越南等地提供了大部分制造能力。其中,斯凯奇中国市场营收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8%,儿童线、专业跑鞋线增速超30%。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超过90%。
目前,斯凯奇在全球拥有约5300家零售店,约1800家为公司自营店。中国也是斯凯奇海外市场中最大的市场,已开设近3500家线下门店,2024年在中国市场占全球营收13.6%,在过去多年为全球业绩的增长提供着重要支持。
但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正出现转折: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近16%,去年一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速为13.3%。2024年,斯凯奇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0.9%。2024年第二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呈现增速放缓和下滑趋势,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4%,第三季度同比下滑 5.7%,第四季度下滑幅度增至11.5%,在中国市场也面临增长挑战。
与此同时,2024年的斯凯奇,毛利率已从52.3%降至48.7%,净利润同比下滑12%。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过后,斯凯奇也取消了对于2025年的业绩指引,给出的原因是,美国的全球贸易战颠覆了企业的计划。
斯凯奇在声明中表示:“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公司目前不提供财务指导,并撤回我们在2025年2月6日发布的2025年年度指引。”
无独有偶,因无法转嫁成本,越来越多的平价鞋企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为此发起绝地反击——今年4 月29日,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致信白宫,请求豁免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要求将鞋类产品排除在拟议的25%关税清单之外,并警告称加征关税将引发行业系统性危机,指出鞋类制造回流美国不现实,美国消费者将承担近100%的税负等问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争取政策上的关税豁免,以减轻关税压力。
而这封信由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在内的76个鞋类品牌签署。
实际上,面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更深远的变革已在多家鞋类巨头供应链端悄然发生。阿迪达斯已向东南亚地区拓展供应商,并考虑墨西哥和巴西等靠近美国市场的拉丁美洲潜在机会。耐克同样也在进行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降低因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而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品牌正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承接因关税转移的订单 ——2024年,安踏集团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其中30%来自为国际品牌代工。
鞋类巨头正在遭遇生死挑战。由关税引发的行业地震,将美国鞋业推向悬崖边缘,而这场命运博弈还将持续展开,这种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也可能彻底改变鞋业的竞争版图。
#虎嗅商业大消费编辑柳柳,关注消费商业,行业人士欢迎交流加微信:ST-L105,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liuliu@huxiu.com
文章标题:特朗普逼着斯凯奇卖身救命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28966.html
阅读原文:特朗普逼着斯凯奇卖身救命_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