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的所有金属中,黄金无疑是最受人类青睐的。事实上,人类对黄金的钟爱已由来已久,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地球上已知的每个古代文明都曾视黄金为珍贵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所有文明会不约而同地青睐黄金呢?其中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黄金具备独特的化学和物理属性,其次,黄金的稀缺性也是它如此受人推崇的原因之一。
黄金的化学性质异常稳定,地球自然环境中的黄金几乎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这使得古代的文明能够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到黄金。而黄金本身拥有极强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人们很快便发现,这种金属非常值得拥有,因为它不会生锈、不会变质,也不容易受到虫害的侵袭。
从物理性质来看,黄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金黄色光泽,极其美丽且容易辨识。它的金属光泽与太阳的辉光常常让人联想到太阳,这种联系使得很多古代文明,尤其是那些崇拜太阳的文明,视黄金为一种神圣的象征,因此它们会有意识地进行收集和储存黄金。
除了这些,黄金的质地相对柔软,具备极佳的延展性和可锻性,这使得黄金在加工方面非常方便。同时,黄金的熔点较低(大约1064.43°C),即便是古代的文明也能通过加热将其熔化,而且黄金的化学稳定性非常高,即便熔化后,待其冷却凝固,黄金依然保持闪闪发光的状态。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古代文明能够将黄金加工成各种祭祀用品、装饰品和货币等,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文化活动之中。再加上黄金的稀缺性,所有古文明都把黄金视为珍贵物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几乎每个古代文明都以黄金为重要财富。
尽管地球是庞大的,但人类的能力相对有限,即便是现代人类,也只能在地球表面有限的区域开采黄金。那么,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黄金呢?科学家们通过一定的估算得出答案。
根据太阳系的形成理论,太阳系源自一片原始星云的引力坍缩过程,太阳在星云中心形成,剩余物质则逐渐聚集形成了太阳系的其他天体,包括地球。这意味着,地球上的黄金,实际上源自这片原始星云。
如果追溯黄金的源头,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种是由大质量恒星内部“核燃料”耗尽后发生的超新星爆发,另一种则是由中子星碰撞所引发的。在这些天体的剧烈爆炸或碰撞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金,这些黄金会被抛洒到广袤的宇宙空间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散,其中一部分会进入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
在地球形成的同时,太阳系中也诞生了许多小天体,这些天体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太阳系内漂浮。当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偶尔会捕捉到与它“同龄”的小天体,这些天体的残骸便成为了我们常说的陨石。
从理论上讲,这些陨石的黄金含量与原始地球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同一片星云中形成的。因此,通过收集并分析这些陨石样本,科学家可以推测出原始地球中黄金的含量。
事实上,科学家们确实采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分析大量陨石样本,他们估算出原始地球的黄金含量约为百万分之0.32。考虑到地球的总质量约为60万亿亿吨,科学家计算得出,地球上大约含有1920万亿吨黄金。
这个数字的确让人吃惊。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在地球表面找到如此大量的黄金,原因很简单:绝大多数黄金都隐藏在地球的核心之中。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地球形成的过程充满了物质的碰撞和吸积,伴随着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导致原始地球的温度急剧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整个原始地球都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在这种条件下,较重的物质会“下沉”,而较轻的物质则会上浮,这种现象被称为“重力分异”。由于黄金是一种相对较重的物质,因此它大量沉积在地球的核心。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壳中的黄金非常稀少,仅占地球总黄金储量的0.0044%。地幔中的黄金也相对较少,大约占到地球黄金储量的0.185%。剩余的黄金则大多数集中在地球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的海洋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黄金,测量数据显示,每立方公里海水中大约含有10至30克黄金。然而,与地球整体的黄金储量相比,这一数字几乎微不足道。
尽管地球上的黄金储量巨大,但由于绝大多数黄金都藏匿在地球深处,或是分布得过于分散,实际能够被人类提取到的黄金极其有限。古代文明曾面临这一困境,现代人类亦然。
根据统计,直到19世纪之前,人类开采的黄金总量不到1万吨。而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开采的黄金总量也仅略超过20万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黄金将继续在人类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继续被人们高度认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