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1日讯(记者 吴雨其)在债券市场的波涛中,择时、回撤控制与机动性被视为驾驭风险的核心能力。
作为东财基金固收投资总监,宝音以其八年一线交易经验,淬炼出一套历经牛熊考验的方法论,并始终坚信“投是检验研的唯一标准”。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宝音如何平衡短期避险与长期收益?又如何通过团队协作与策略协同实现产品的抗风险能力?近日,财联社记者与宝音展开深度对话,解析其投资哲学与市场洞察。
从交易员到基金经理,宝音始终将实战视为投研的试金石。无论是团队管理的差异化设计,还是对市场信号的敏锐捕捉,其方法论始终围绕“顺势”展开。
面对未来,宝音坦言预测一至两个月的市场已属不易,但正是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清醒认知,让其策略在波动中保持韧性。在债市低收益率与复杂宏观环境的交织下,宝音的答案清晰而坚定:以机动性应对变化,以回撤控制守住底线,最终在趋势中寻找确定性。
他观察债市转向依赖两大信号,即通胀与房价连续三个月回升。由于国内债基缺乏对冲工具,使得久期与杠杆调整成为唯一选择,而执行力则是平衡二者的核心。
投研合一:实战中检验的核心理念
宝音的投研生涯始于交易一线。2016年,他从中金所转战昆山农商银行,直接管理账户与头寸的经历,让他对“投研”二字有了深刻认知。“买方而言,‘投’是检验‘研’的唯一标准”,宝音强调,数据挖掘再细腻、量化模型再先进,若无法在投资中持续盈利、稳定净值曲线,便失去意义。这种理念贯穿其职业生涯,尤其在利率债投资领域,逐渐凝练为三大关键词:择时、回撤控制、机动性。
择时能力被宝音视为投资的基础。“择时的背后是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决定了开平仓的胜率能否跑赢大盘。”然而,市场无常胜,回撤控制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宝音认为。
“观点或操作错误时,回撤控制决定了损失最小化,确保永不被市场淘汰。”他进一步解释,回撤控制并非简单的止损,而是贯穿投资全程的风险管理意识。例如,任何大幅加久期的操作,均需要同步带着回撤控制理念,脑子里始终绷紧一根绳,在行情表明操作错误时,需要尽快进入止损环节。
机动性则是对抗市场惯性的关键。“避免陷入死多或死空的思维陷阱,本质上要求以灵活视角看待趋势变化,这也是顺势而为的底层逻辑。”以2025年一季度债市调整为例,宝音指出团队通过迅速降低久期与杠杆快速应对风险,正是机动性理念的体现。”这三大理念相互支撑,形成了一套经牛熊验证的完整方法论。
2025年债市调整期间,东财瑞利通过预判资金面紧张、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等信号,迅速降低久期与杠杆,成功规避风险。在宝音看来,短期避险与长期收益并非对立。“做好每一次避险操作,正是长期收益的保障。” 宝音称,国内债基缺乏对冲工具的现实,使得久期与杠杆调整成为唯一选择,而执行力则是平衡二者的核心。
团队协同:差异化战术与统一战略的融合
东财瑞利目前由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宝音将其总规模分为三个“盘子”,根据每位成员的特点分配不同风险偏好与操作空间。“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差异化。”他鼓励基金经理按自身观点独立操作,避免观点趋同。这种设计赋予产品内在张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但差异化仅限技战术层面,战略层面则高度统一,“每位基金经理必须贯彻择时、回撤控制、机动性三大认知。”
对于通过国债期货这一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宝音也有着独到且深刻的理解。
在看宝音看来,短期避险需决策与执行同步,而中期对冲则需精细考量基差等要素。他首次提出区分中期对冲与短期避险的理念,强调前者需在期货升水时做空相对高估品种,后者则需紧盯市场情绪,及时平仓避免反弹风险。
对于策略趋同问题,宝音以国开债-国债期货套利为例,指出当前该策略仍属“蓝海”。“10年期国债期货与国开债流动性充足,单边10亿规模以下可顺利操作。”但他坦言,策略门槛较高,目前仅券商自营具备参与资格。即便如此,他仍认为震荡市中反复捕捉价差回归,是当前环境下的有效选择。
市场前瞻:震荡中的顺势逻辑
对于当前债市,宝音认为横盘震荡后“上涨为阻力最小方向”。
宝音提出三点依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以打为主、以谈为辅”的逻辑压制收益率上行、内需反弹的不可持续性,以及10年期国债突破1.6%的潜在空间。
“贸易摩擦的‘打’是长期主线,‘谈’仅为短期扰动;而通缩压力与地产困局制约基本面趋势性改善。” 宝音进一步解释,中美围绕关税问题的深度博弈已不可逆转,贸易战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长期存在,这为债市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同时,一季度经济数据的短暂反弹更多是长期放缓趋势中的反弹,而非趋势性反转。此外,通缩问题加剧进一步强化了债市走强的逻辑。“春节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工业品价格指数未见明显回升,这些信号均指向通缩压力加大。”
宝音认为债市转向需观察两大信号——通胀与房价连续三个月回升,“在此之前,债市不具备转向基础”。目前来看,这两大信号均未显现。
谈及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宝音肯定了国债期货对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套期保值工具的出现,推动了债券定价效率与策略多样性。”例如,通过国债期货进行中期对冲,机构可以更精准地管理利率风险敞口,同时利用基差变化优化收益。但对于普通投资者,宝音持谨慎态度,“高杠杆与专业门槛决定了国债期货不适合非专业人士参与。”并建议普通投资者通过债券型基金间接参与利率债市场,避免直接涉足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
当被问及用一个词总结投资哲学时,宝音选择“顺势而为”。这四字看似简单,却被宝音视为“海纳百川”的终极答案。“‘势’是趋势、大势还是形势?顺应何种级别的趋势?震荡市中‘势’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伴随其八年投资生涯,常悟常新,在宝音看来,顺势而为不仅是操作准则,更是对市场本质的敬畏,资本市场的一切价格运行,最终都可归结于此。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