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龙虾市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其价格暴降近 50%。原本在餐桌上备受喜爱的小龙虾,如今价格却大幅下调。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从产地到市场终端,各个环节的价格都受到了影响。一方面,养殖规模的扩大使得小龙虾供应量大幅增加,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下滑。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商家纷纷降价促销。消费者们纷纷抓住这一机会,尽情享受美味的小龙虾,小龙虾也再次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热门选择,为餐饮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侯瑞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5月13日消息,据央视财经日前报道,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龙虾消费逐渐进入旺季。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交易中心批发商介绍,之前小龙虾的销量大概是一天两三千斤,现在每天销量达到三五万斤。
虽然是旺季,但是小龙虾的价格走低。上述批发商介绍,中青品种的价格从刚上市时的每斤42元左右降至目前的每斤13元。
从4月以来,小龙虾价格就在走跌。据《大众日报》4月下旬报道,在青岛浮山后的埠西海鲜市场,水产经营户表示,4月初刚开始销售小龙虾时,每天能卖出100多斤,而彼时日销量达到500斤左右。同期,出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从40多元/斤降到18元/斤,跌幅超过50%。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表示,今年1到4月,小龙虾全国批发价格最高达到超70元一公斤,5月是38元一公斤,降幅接近50%,接下来价格还会降。
小龙虾价格暴跌主要是市场供大于求。一方面,小龙虾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产区持续扩张,4月集中上市使得市场供应大增。另一方面,预制菜库存积压以及消费场景分流影响了需求。
业内人士预测,短期来看,小龙虾的价格或继续下探。因为湖北潜江、武汉等地预计4月下旬将迎来清水虾批量上市,叠加山东、安徽产区供应,市场将进入“价格战”白热化阶段。进入7~8月,高温天气会导致成虾供应减少,价格可能反弹。
近年来,小龙虾热度减退,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
国联水产(300094.SZ)4月底公布的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净亏损约7.42亿元,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其中,包含了小龙虾预制菜的水产食品业务去年营收为32.32亿元,同比下滑25.25%。
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将终止“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该项目主要产品为小龙虾和鱼类深加工产品,原拟总投资6.02亿元,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关于项目终止的原因,国联水产表示,由于近年来总体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特别是小龙虾热度减退、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能能够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调查分析报告(2025)》显示,去年国内小龙虾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四川等6省已建设省级小龙虾良种场15家。随着这些良种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相关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预计未来苗种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侯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