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地捂了二十多年,由李嘉诚长江实业打造的北京东四环御翠园项目,终于等到了销售窗口,但市场等来的不是预期的高价,而是部分房源相当于七折的大幅降价。
这个“骨折式”的价格变动,让许多人直接懵了:精明的李嘉诚在这个时候选择低价出货,难道是因为港口交易失败,准备撇清与内地的关系准备跑路了?
京城楼市一声惊雷,炸响老李的精明算计
李嘉诚长江实业集团,在北京东四环的豪宅项目“御翠园”,毫无征兆地来了个“骨折甩卖”,有些房子,价格直接跳水上百万,整体算下来,差不多打了七折。
这消息很快便在北京楼市掀起轩然大波,要知道,这可是核心地段的核心项目,这么大的降价力度,近些年真是头一回见,于是各种猜测也不胫而走。
项目里的人倒是轻描淡写,说是“策略性销售”,还拍着胸脯保证,长实内部评估,这项目在北京的投资回报早就赚翻了,现在收手,时机刚刚好,可这话听着,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北京御翠园
去年十月,这盘就试探性地搞过7.6折特价房,才隔了半年又下狠手,怎么看都像是急着套现走人,根本让人看不出有半点从容退场的潇洒,
更有意思的是,据说今年六月交房后,房价立马要涨回八万一平,这到底是割肉止损,还是玩的一手“限时抢购”的套路?
想看明白这波操作,得把日历翻回到2001年,那时候,长实拿下御翠园这块地,楼面价才1750元一平,总共花了差不多七个亿,这块地,一捂就是二十多年,愣是等到了2024年才正式开盘卖。
按现在打完七折大概七万一平的价钱算,土地价值翻了快四十倍,就算跟周边动辄十万以上的均价比,这地价涨得也够吓人的,这么高的利润,确实不是一般生意能比的。
至于那些去年高价买了房的老业主,开发商也准备了“安慰奖”:要么升级装修,要么拿八十到一百万现金,不过拿钱的前提多半是签份保密协议。
这种花钱消灾的法子,与其说是心疼老客户,不如说是精打细算,想把潜在的麻烦压下去,保证“甩卖”能顺顺当当。
只是,这种拿钱“封口”的手段,虽然能暂时摁住不满,但也恰恰说明了这次降价有多突然、多猛烈,足以让老业主们感觉被狠狠“背刺”了一刀。
这背后,藏着李嘉诚和他商业帝国玩转土地开发的独门“秘籍”,一块大地皮,切成好几期,每一期的开发周期都故意拉得老长,拖个三四年是常事,等一期卖完了,再慢吞吞地启动下一期。
这种“分期开发”的玩法,就像变戏法一样,让他在香港、上海、成都好几个城市,都巧妙地绕开了内地关于土地闲置的政策红线。
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靠着这种“切香肠”式的开发,李家的商业机器总能在政策边上灵活走位,法律上可能挑不出大毛病。
但客观上,这让宝贵的土地资源长时间晒太阳,人为减少了市场上的房子数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把区域房价往上拱了拱,这跟“房住不炒”、“稳定楼市”的大方向,显然是拧着来的。
最近两年,国家对囤地、捂盘盯得越来越紧,住建部更是放话,地闲置满了两年,就可能被无偿收回,御翠园这个“开发长达24年”的项目,要不是靠着持续小打小闹地“滚动开发”,维持着“在建”的样子,恐怕早就撞线了。
再加上北京新房库存本来就不少,竞争压力山大,那些主打高得房率、智能设计的新一代住宅,也给御翠园这种老派豪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市场风向变了,可能也是它急着清盘的一个原因。
甩卖京城豪宅,是急需现金还是全球大挪移
就在前不久,市场监管部门还就长和集团处理海外资产,特别是巴拿马港口拆分出售的事儿提了醒,明确说“不许绕开国家审查”,紧接着,又传出李家打算把部分拉丁美洲的港口卖给欧洲公司。
这一连串卖海外资产的风波还没平息,北京核心地段的房子又突然大降价,时间点这么凑巧,很难不让人把这些事儿串起来想,琢磨他到底想干嘛。
资产挪腾,风险对冲,这好像是这位商界大佬近些年操作的主旋律,长和集团早就悄悄把注册地挪到了法律和税务都更宽松的开曼群岛,大家都觉得这是在为国际资产转移铺路。
盈科发声明独立于长和体系之外,富卫保险还在谋划着上市,这一套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活脱脱是在下一盘“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全球大棋。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在国内留着像盐田港这种被看作“压舱石”的核心基建项目,这种操作,既像想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蛋糕,又时刻防着政策风险和国际关系的风吹草动。
这次北京御翠园降价,也有人把它跟长和系的现金流联系起来,比如,巴拿马港口的买卖要是黄了,可能得赔一大笔违约金,庞大家族的财富传承和分配,也需要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这么一看,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内地房地产项目变现,补充点现金,似乎也说得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和政治都不太稳当的现在,让家族财富更安全、更容易流动,无疑是个理性的选择。
不过,做生意从来都不是关起门来的事儿,李嘉诚的每一步棋,不光牵动市场的神经,也肯定被国家层面盯着呢。
特别是在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的节骨眼上,他选择卖海外港口而不是先动中国的资产,以及在北京核心区这么大张旗鼓地降价,客观上都可能对市场信心造成一些微妙的影响。
有国资背景的分析师就直说,这不像单纯的商业促销,倒更像是他在主动从中国核心资产里抽身的明确信号。
毕竟这些年,关于李嘉诚“逐步撤出内地市场”的说法本来就没断过,从早些年卖上海、广州的核心项目,到如今在北京下重手“割肉”,每一次都被解读成“收割完红利,换地方了”的又一个证据。
结语
时代变了,当年那套囤地捂盘、待价而沽的玩法,在“房住不炒”已经成了社会共识、监管也越来越严的今天,还能有多大操作空间,能持续多久,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你觉得这究竟是李超人再一次商业手段的展现,还是真的想要和内地做出最后的切割呢?
信息来源:
财联社2025-05-09《补偿老业主百万“封口”?李嘉诚旗下北京一豪宅项目7折抛售》
界面新闻2025-05-10《时隔不到一年降价百万,李嘉诚七折抛售旗下北京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