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价格跳水都没人买,二线豪华的“崩盘速度”,比你想的还快!
创始人
2025-05-14 03:29:47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行情?

很多原本30多万起步的豪华车,现在裸车干到20万出头了,终端再加点优惠,连20万都保不住…

按理说,这种价格,放在以前早就该抢疯了。

可现实却是:4S店生意惨淡、展车积灰、价格越降越没人买。

这事搁几年前,打死我都不信:

一个“豪车”,价格跳水了,居然还卖不动?

但现在,不少二线豪华品牌,真就正在经历这种“没声响的崩盘”。

凯迪拉克来说,如果你还停留在“它是bba平替”的印象里——

那真的得“重新看看”,它这几年的表现了。

譬如2021年那会,它还靠着23.3万辆的年销量,创下历史新高,风光一时无两;

2022年跌到21.5万辆2023年继续滑落到18.3万辆,直接退回了2017年的水平线。

到了2024年,更惨!

根据部分零售数据口径,全年销量只剩下11.38万辆,连12万辆都勉强撑不住,同比暴跌近38%。

你可能以为,是它太“高冷”、不肯降价?

那真不是。

CT5来说,目前的终端报价已经干到了18.59万元,相当于指导价直接打了6.2折;

XT5更夸张,原价39.99万元的车型,现在23.5万元就能开走——16.4万的优惠力度,骨头都快砍断了。

可你看销量呢?非但没起色,反而是越降越没人买、越卷越没人看。

林肯的日子,更是惨到难以想象。

2024年全年在华销量只有5.67万辆,同比下滑21.7%——

算下来,一个月不到5000辆,还不如宝马3系一款车的月均销量。

你没看错,是整个“林肯品牌”加一起,还不如宝马的“中端入门车型”。

也正因为销量太差,林肯干脆拉下脸来,打起了“清仓式”的价格战

什么林肯Z、冒险家,限时一口价18.88万元起,活动时间干脆明码标价,搞得跟电商秒杀似的。

这价格,放在两年前,可能连高配迈腾都买不到。

现在十几万能提走一台美系“豪华车”,听上去是不是很香?

可现实是:依然没用!

3月正是促销期间,林肯的销量也就刚刚突破3000台,甚至不如一些自主中端品牌的“一个车型”。

这还只是“还撑着”的品牌。

再往下看,捷豹英菲尼迪那就不是下滑的问题,而是直接边缘化、生死未卜。

捷豹一个月销量不到1000辆;英菲尼迪更惨,今年3月份全国才卖出100多台——

比某些新能源小厂的“概念车展示交付”还冷清。

这不是跌了,是跌没了。

说得直接点,照这个节奏,留着品牌都算“亏良心的慈善事业”了。

因为销量撑不住,4S店养不活,产线压不满,继续运营=持续亏钱——

而且是大亏、长期亏、看不到头的亏。

除此之外,像沃尔沃雷克萨斯这类“看起来还行”的品牌——

虽然没直接掉下神坛,但也是“稳得很艰难”。

说白了,别说像过去那样“加价卖车”了——

现在就算是官降几万、终端优惠堆到顶,也只能勉强维持住销量不崩。

沃尔沃来说,2024年第四季度,它还能勉强做到月销1.2万辆左右;

可到了2025年一季度,销量立马“塌了一截”——

2月、3月连续两个月都没破1万辆,部分经销商也开始变着法子“清库存”了。

要说它们曾经那么风光,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

有人认为是新能源车的冲击太猛,有人觉得是bba 的降价太狠

它们夹在其中,就变成了“最凄惨的对象”!

但在我看来,这还不是最根本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所谓的“二线豪华”,根本没有真正立住“豪华”这块牌子。

说到底,它们撑起来的,不是品牌底蕴,而是价格“巧了”、宣传“对了”、时代“赶上了”。

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并不认可这种豪华,当有更好的替代对象时,立刻就不买单了。

这也是为什么问界、理想、小米这些品牌,能异军突起的原因。

你说它们有品牌光环吗?有底蕴吗?有背景吗?都没有!

只是产品力强一些而已。

但就是靠着这“强一些”,结果吃掉了二线豪华的大部分市场。

反观 bba,受到这样的冲击,销量大幅度下降了吗?

从2024年的销量来看,三家的总体销量仍然高达207.78万,并没太大的影响。

总的来看就是:

二线豪华的“崩盘”,不是偶然,也不是单纯的价格战输给了新能源—

而是一个时代结构变化下的必然结果。

那些曾经靠着“伪豪华标签”和“性价比错位”红了一阵的品牌,正在被消费者用脚投票、一点点淘汰。

说到底,“价格跳水都没人买”,不是因为车本身不香。

而是这块“牌子”,在人们心里,早就不值那个价了,不是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 第一... 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这一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经贸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谈判的走...
“烂尾王”特朗普 特朗普常被戏称为“烂尾王”。在其执政期间,诸多政策和举措未能善始善终。比如他大力推动的基建计划,起初...
研报掘金丨中泰证券:友发集团加... 格隆汇5月13日|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友发集团(601686.SH)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1.33...
兴业银行成功发行首期100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社】 兴业银行最新消息显示,5月13日,该行首期科技创新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债券...
美国4月小企业信心连续第四个月... 格隆汇5月13日|美国4月小企业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报告职位空缺的企业主比例降至四年多来最低水平,...
一季度银行加大重点客户信贷投放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开端,上市公司一季报为上半年乃至全年的业绩表现提供重要参考。近日...
杰克股份:全力推进智能高端产品... 本报记者 吴奕萱 5月13日,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克股份”)召开2024年度暨2025...
原创 价...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行情? 很多原本30多万起步的豪华车,现在裸车干到20万出头了,终端再加点优惠,...
中巴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何意...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
手握400亿元现金,四川硅王打... 撰文丨鹿羽5月13日早盘,A股光伏板块迎来强势拉升,硅料龙头通威股份触及涨停。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通...
美线集运爆舱?业内称为前期缩减... 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 胡皓琼)中美关税大幅下调,恰逢集运订单旺季,业内预计,随着运力调整、货量增...
助力金融活水持续滴灌乡村产业 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是我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扎实做...
一季度净利猛增股价四天翻倍,大... 不到十个交易日,股价就飙升了1.4倍。而就在大涨前夕,上市公司还卡点推出了“低价”股权激励计划。大叶...
美国4月核心CPI仍高于美联储... 北京时间5月13日晚,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39%,纳指涨0.28%,标普500指数涨...
“降息潮”延续,多家民营银行下... 蒋立冬 派生万物AI 图 5月以来,素以“高息揽储”闻名的民营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澎湃新闻据各民...
股市必读:5月13日中金黄金发... 截至2025年5月13日收盘,中金黄金(600489)报收于13.69元,上涨0.66%,换手率1....
去年北京市碳市场成交额3.71... 记者5月1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北京市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总量为367万吨,成交...
英伟达或在中东达成90亿美元A... 英伟达或在中东达成90亿美元AI协议 特朗普访问助推谈判格隆汇5月13日|随着特朗普政府据传即将与中...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 或依托委托... 在商业银行实现综合金融扩张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将理财业务作为“商行+投行”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不仅理财...
商业航天成为“新增长引擎” 技... 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卫星方面,千帆星座及GW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续发射升空,小卫星...
40亿上海零食大佬,陷入蜜枣粽... 记者丨谢之迎 编辑丨谭璐上海零食大佬,突陷食品安全风波。5月12日,施永雷为首的来伊份董事会公告称,...
不必怀疑,剑指4000点…… ... 文/杨国英昨天,中美联合声明正式发布,关税战阶段性缓和。这直接导致昨天A股收市后,港股给出了强烈反应...
一抢而空!iPhone 16 ...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为扭转在华销售颓势,苹果在618期间再次...
多只军工股掀起涨停潮 军工板块... 本报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近日,A股军工板块反复活跃,其中多只个股出现连续涨停,短短几个交易日,累计涨...
怒赚小学生44亿,“第二个泡泡... 来源 | 金角财经撰文 | 颖宝还记得去年夏天“一张小马宝莉卡炒到25万天价”事件吗?背后的盲盒卡牌...
原创 上... 小财米 上周(2025年5月5日至5月11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
原创 李... 一块地捂了二十多年,由李嘉诚长江实业打造的北京东四环御翠园项目,终于等到了销售窗口,但市场等来的不是...
大位科技:拟向激励对象30人授... 每经AI快讯,大位科技(SH 600589,收盘价:8.03元)5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本激励计划...
又有券商员工违规炒股 违规炒股禁令之下,仍有券商员工以身试法。 5月12日,证监会新疆监管局发布公告称,中银证券时任财务主...
大厂“牵手”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截至收盘,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下跌0.5%,中证软件服务指数下跌0.7%,中证信息安全主题指数下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