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火了“喂猪菜”,喜茶却还没翻红 推火了“喂猪菜”,喜茶却还没翻红
创始人
2025-05-16 13:11:04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羽衣甘蓝,作为2024年“蔬菜顶流”,到了2025年的今天,热度仍在增长。

2024年,#羽衣甘蓝#话题光是在抖音,就取得超14.8亿次播放量。据DT商业观察统计,截至2025年4月,社交媒体上的超级食物相关词中,声量最高的是反映饮食趋势的宏观词“营养”,紧接着便是“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甚至火到了让农户们“连夜下地播种”。2025年3月,羽衣甘蓝的收购价从2024年的0.8元/斤,暴涨至3.5元/斤,涨幅超300%。

同一时间里,茶饮品牌纷纷趁势推出羽衣甘蓝饮品,并挖掘出更多小众原料,如甜菜根(红菜头)、姜黄、小麦草、片仔癀……通过矩阵效应,将一个新概念塞进了我们的脑子——“超级植物”。

“羽衣甘蓝到底是被谁带火的?”不少网友抱有此疑问。评论区里的回答,从奈雪的茶、沪上阿姨到茶百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实际上,羽衣甘蓝的爆火始于喜茶2024年推出的「羽衣纤体瓶」系列。该品牌首创“超级植物茶”品类,并凭借奥运联名营销,上线一个半月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瓶。

但在友商密集推出类似产品后,喜茶似乎这个开创者似乎又快被遗忘了。

在茶饮市场开始进入去泡沫阶段、友商们接连上市的背景下,以挖掘小众原料为核心的创新逻辑,被普遍认为是喜茶强化品牌力、留在牌桌上的的战略之一。

目前来看,羽衣甘蓝确实成了超级单品,但喜茶并没有赢。

“喂猪菜”上桌了

以前,羽衣甘蓝不是给人吃的。

羽衣甘蓝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四千至四千五百年前的古罗马与古希腊文明,但长期以来,其用途是做饲料的,连观赏价值都未被正视,因为难吃,又长得不好看——像皱巴巴的大白菜。

“苦、涩,还有点咸,外国人要这菜来做什么?”一名山东的羽衣甘蓝种植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她在2005年开始种羽衣甘蓝的时候,基本都是出口到国外的。自己种的蔬菜一般会自己尝尝,但羽衣甘蓝真的吃不下。坊间总说“羽衣甘蓝是用来喂猪的”,她是信的,也没见过有人质疑这话,“最近农场有两只小羊被羊妈妈抛弃了,我只好抱过来,喂奶的同时喂点羽衣甘蓝”。

“后来我才打听到,外国人真的在吃羽衣甘蓝,确切来说是榨汁喝。”这名种植户表示。

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A、C、K,以及矿物质钙、铁、磷、镁等元素,与人们对羽衣甘蓝的固有认知形成反差——难看的、喂猪的、冷门的,但却营养丰富,仿佛完美切中了营销传播的每一个刺激点,同时伴随健康饮食风潮的兴起,羽衣甘蓝在社交媒体中,被健身博主和品牌方捧成了超级食物一般的存在——集抗氧化、抗炎、补钙、去火,乃至抗癌于一体。

来到国内市场,喜茶盯上羽衣甘蓝,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

2024年7月,喜茶推出国内首款以羽衣甘蓝为原料的饮品“夺冠纤体瓶”。

彼时正值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搭载奥运热度,喜茶一边与安踏搞联名,一边在巴黎开快闪店,成功将“夺冠纤体瓶”捧成了超级大单品。后者在上线首月便售出超350万瓶,上线一个半月销量破1000万瓶——比当年刷屏朋友圈的瑞幸生椰拿铁还爆,后者的上线首月销量为42万杯。

喜茶在随后推出的另一款羽衣甘蓝饮品“去火纤体瓶”,也取得上线首周销量超165万瓶、单日最高销量近30万杯的成绩。

如何让人们接受苦涩的羽衣甘蓝?喜茶的思路很简单,与果汁混合。“夺冠纤体瓶”是羽衣甘蓝搭配黄柠檬、奇亚籽等,“去火纤体瓶”则是羽衣甘蓝搭配苹果、黄柠檬、白柚粒等。

为让品牌与营养消费心智强捆绑,进一步扩大辐射面,喜茶提出了“超级植物茶”概念,并为此品类制定了标准化操作规范,比如,羽衣甘蓝只选用整枝长度不超过30cm,且硬茎长度在5cm内的部分。

同时,喜茶提出了对“超级植物茶”品类的定义——“来自世界各地、有健康认同且具备高价值的新鲜果蔬”,并推出“超级植物图鉴”,意图向大众强调自己是此赛道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2024年10月,喜茶上线以甜菜根(红菜头)为原料的饮品“红菜头美颜瓶”,延续超级植物的话题度。

说白了,无论是鲜乳+茶、纯茶,还是水果茶赛道,同质化都太严重了,喜茶决定自己单开一个赛道,以避免在内卷中“被去泡沫”。

创新的尝试下,是急切的破局需求。

焦虑的缩影

开创“超级植物茶”赛道,或是喜茶对差异化战略的铺垫。

2025年2月,喜茶发布了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信,宣布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喜茶的解释为,当前新茶饮行业的“数字游戏”已走到了尽头。行业存在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等问题。过去几年里,出于资本目的、营收利润考量的价格战、盲目的门店规模扩张,都是让茶饮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门店过剩困境的致因。

喜茶表示,2025年将更极致地执行差异化战略,“不做低价内卷,不玩‘数字游戏’”。

目前我们感知到的动作,除了营销“超级植物茶”概念,还有不卷联名了。据DT商业观察的数据,相比2023年,喜茶2024年的联名次数从19次减少至14次。2025年截至4月底,喜茶仅在产品上新时有做明星联动,并没有再上线新的品牌联名产品。

“拒绝内卷”的背后,是喜茶正面临的增长瓶颈。

喜茶曾花了10年时间将门店规模扩张至800家。2022年宣布开放加盟后,截至今年2月,喜茶有超4400家在营门店。但“规模换效益”的公式,如今在喜茶这里逐渐失灵了。正如其在内部信中提到的,广泛同质化的产品品牌体验、过度的规模扩张,严重消耗用户的喜爱。

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增收不增利,乃至陷入亏损——实际上,这是茶饮行业的共性问题。

古茗招股书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其门店数猛增至9778家,即将迈入“万店”行列;2024年前三季度的总营收达到64.4亿元,同比增长15.6%。但即便门店与收入都在增长,古茗在2024年前九个月的毛利率却几乎持平。

茶百道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门店数已经达到8016家。但同一时间里,其订单平均零售额从2022年的28.6元,下降至2023年的27.4元;每单店日均零售额从6927.3元,下降至6887.2元。

艾媒咨询在《2024-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中预测,茶饮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将从2024年的6.4%,下滑至2028年的1.5%,意味着市场趋向饱和。如果品牌还在盲目扩张,将增加亏损风险。

价格战的逻辑也相似,一味追求低价,只会有损供应链及销售效率,最终让消费者承担品控出错的后果——这均在倒逼茶饮品牌改变“性价比”的经营逻辑,往“质价比”“创新性”方向突围。

从去年开始,茶饮品牌纷纷加快上市进程,以获得留在牌桌上的筹码。2024年以前,一直只有奈雪的茶一家上市了。2024年,茶百道上市。2025年还未过半,市场上忽然新增了4家上市茶饮品牌,分别是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

而喜茶仍上市,这无疑在进一步加剧其焦虑,并引发外界关于“喜茶是否还有持续盈利的能力”的讨论。

羽衣甘蓝是喜茶焦虑的缩影,或也能成为,同质化困局分水岭的具化物。

差异化又成集体幻觉

但是,“挖掘超级植物为原料”策略、“植物汁+果汁的口味调和”策略,都不难想。

什么植物才能算“超级植物”呢?在喜茶给出定义之前,于2004年在美国出版的《超级食品处方——改变生活的14种食物》一书中,有提到过“超级食品”一词,指出“富含健康营养成分且通常热量较低/具有高抗氧化活性/有利于预防衰老和生活习惯病的食品”均属超级食品。

说白了,此概念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只要能证明此蔬菜营养价值高,就能挂上“超级”前缀。

在喜茶推出夺冠纤体瓶后的短短4个月内,奈雪的茶、茶百道、乐乐茶、沪上阿姨等品牌,便陆续上线了“霸气羽衣甘蓝奇异果”“羽衣甘蓝清畅杯”“羽衣甘蓝纤体瓶”等传播点相似的饮品。

同样迅速问世的,还有“举一反三”的饮品。

2024年11月,奈雪的茶推出以巴西莓为原料的鲜果茶。迈入2025年,M stand、挪瓦咖啡分别推出甜菜根拿铁、甜菜根紫甘蓝美式,古茗、宝珠奶酪分别推出姜黄奶茶、姜黄酒酿奶酪饮品,连盒马都推出了无花果亚麻籽轻养水。

狂欢不止于此,在小红书上16万+篇“超级食物”相关笔记中,从大众化的牛油果、石榴、榛子、藜麦,到冷门的甘草根、罗勒、黄芪、蒲公英,再到只混调料赛道的迷迭香、茴香、香草,都被网友列入了“超级食物”清单——清单越来越长,羽衣甘蓝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

喜茶所谓的创新,依旧没打破“亲民蔬果高端化,小众蔬果平民化”的思维局限——这一招在几年前油柑茶、橄榄茶走红的时候,就已被反复使用。因此,羽衣甘蓝是爆了,但喜茶又陷入了新一轮“创新-跟风-同质化”的内卷,差异化又成了另一场行业的集体幻觉。

或许,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追逐下一个“超级植物”,而在于重构品牌价值,比如在供应链板块强化原材料的种植与开发壁垒、建立专利性原料库,在消费端拓展商务、婚宴等非日常饮用场景,等等。

否则,在这场游戏里,喜茶就只能是轮流洗牌的玩家之一,而非胜出者。

参考资料:

远川研究所《奶茶原料为什么越来越“邪门”了?》

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我种的超级蔬菜被奶茶店抢疯了》

DT商业观察《红菜头正在成为“中产通行证”》

筷玩思维《当新茶饮遇上新果蔬,植物元素将成茶饮反内卷一道光?》

南方都市报《喜茶宣布暂停加盟,新茶饮“规模内卷”走到尽头,增收不增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金又涨了!有品牌金饰一夜上涨... 当地时间5月15日,国际金价反弹,涨幅超过1%。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226....
54%渗透率下生死时速:赴港I... 文 | 港股研究社 继2022年暂停首次港股上市计划后,3月31日晚,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和...
天有为IPO:发行价93.5元... 2025-04-15 19:41:07 作者: 4月15日,根据最新消息,时隔一年后,A股市场再...
西门子371亿收购美国AI科学... (图片钛媒体AGI编辑林志佳拍摄) 继今年3月完成750亿收购AI巨头Altair之后,西门子再度开...
推动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深交所修... 5月15日,深交所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推动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高规范运...
大金融概念股集体调整,银行股领... 5月16日,市场缩量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4%,深成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19%。 两市共...
知名航运巨头通知涨价,美西、美... 知名航运巨头发布通知,美西、美东运费纷纷上涨。外贸商们无奈表示,6 月中旬之后,一个大柜的运费竟涨至...
央行定于6月1日发行西南财大建... 微成都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定于6月1日发行西南财经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
无人驾驶,要以100%安全为唯... 小马智行已在北上广深等地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通过持续优化AI算法和硬件合作提升安全性。随着AI...
端午假期临近,成都上榜多个热门... 微成都报道5月16日,端午前日(5月30日)火车票开售。由于距离五一较近,今年端午将是个“不贵不挤”...
降准降息下,投资者如何配置理财... 随着央行降准降息落地,利率下行通道打开,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做出应对。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
香港教育智慧+深圳创新基因:校... “鲸帆,是一所八年专注HKDSE教学的港人子弟学校。”日前,深圳鲸帆港人子弟校举行校园开放日,该校校...
两个传媒大佬,给复旦捐了1个亿... 最近,两位传媒圈大佬给复旦大学捐了整整1个亿——一个是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一个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
年赚小孩44亿也扛不住“十亿对... 营收、净利润每年都在翻倍甚至翻好几倍,别人都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卡游的老板是那可是“搏一搏,单...
金融活水浇灌“希望树” 引金融...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信号愈...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全... A股三大指数今日(16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1...
换届后不久 ST景谷3名独董集...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董事会换届后约三个月,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600265.SH...
已有四个高铁站的深圳,还要再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尽管坐拥四座高铁站,但深圳还要再建一座更大的高铁站。近日,深圳市规划...
网易有道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 美东时间5月15日,网易旗下智能学习公司有道(NYSE:DAO)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
长城汽车目标涨幅接近70%,沪... 5月15日,券商给予上市公司目标价共36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目标价涨幅排名居前的公司有长城汽车、首...
多家公司密集公告赴港上市!年内... 随着多项支持境内企业赴港上市的利好政策出台,近期“A+H”公司名单扩容增速明显。5月12日,宁德时代...
或将积极参与债市“科技板”建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我国创投领域的“航母级”基金来了。5月...
在FBIF,人人都能用AI做食... 作者 | 卫解编辑 | 计然今年,AI摧枯拉朽的势头开始涌进快消圈。比如,AI和品牌的互动,在今年F...
盒马供应商的“无抗鸡蛋”检测出... 没想到鸡蛋也会塌房。5月8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盒马一款无抗鲜鸡蛋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在被检测出...
尚航科技IPO:雷军退居二股东... 5月13日,成立15年、历经三次资本化尝试的广州尚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尚航科技”,曾用新三...
原创 阿... 各位朋友好,我是帮主郑重。今儿咱们聊聊阿里刚交出的这份成绩单——2025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大涨2...
小米SU7被曝大灯外框和翼子板... 近日,多名小米SU7车主通过社交媒体反映汽车的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鼓包、翘边现象,按压时出现上下起...
原创 曾... “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一个国家若要更换首都,这便意味着政权的更迭与变化。在新...
最新!郑永达任厦门国贸控股集团... 厦门国贸最新公告显示,郑永达已任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辞任后,许晓曦将不再担任...
ATFX港股:本周由重磅科技股... ATFX港股:本周港股多只大型科技股公布季绩左右市场情绪,港股本周基本处于相对高位的区间盘整,其中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