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5月17日—18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召开。在主题为“2025中国经济展望”的分论坛上,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王永利表示,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中国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其中,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当前,围绕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发展,我国已取得诸多成绩,包括推动银行间支付清算的发展、建立我国自己的银联组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建立和发展、加大与Swift的合作等。
与此同时,跨境支付清算领域也出现新的业态,即加密资产的发展催生法定稳定币的发展。如今法定货币支付清算体系无法满足全球24小时线上化交易的需求,而若无法与法定货币兑换,加密资产的价值也就难以实现,其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在王永利看来,如果加密资产合法化,则相应需要货币的支付清算给予支持。
王永利表示,在美国,法定货币和加密资产之间催生出了与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最典型的就是USDT、USDC。目前稳定币主要还是以美元为主,其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其他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稳定币需要用新的技术推动货币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风控要严密。
而在稳定币产生之后,可以看到,不仅传统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资产在快速发展,同时涌现出NFT、RWA等数字资产证券化的新领域。因此,货币在推动跨境支付清算时,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和领域,需要运用新的技术,甚至学习借鉴稳定币的一些模式和技术,来改造货币的运行方式。
王永利建议,内地从业界、学术领域对稳定币的发展给予更高的重视,并推动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发展。“如果稳定币跟某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从理论上看,稳定币就是挂钩货币的代币,既然代币能做到这种程度,我们的法定货币为什么不能?”
王永利同时提醒到,现有美元稳定币五花八门,但太多的美元稳定币不一定是好事。需要建立更加统一的运行机制。
在进一步谈及金融科技发展时,王永利指出,当前我国在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重复建设、数据孤岛与安全风险等正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暗礁”。具体来看,各类机构自建支付、数据系统导致接口混乱,互联成本越来越高,中小机构逐渐掉队;所有数据资产实质由业务经办方(如平台企业)掌控,而非真正的业务发起方(用户或企业),埋下隐私泄露与滥用隐患;数据资产归属不清、流转规则不明,制约数字资产价值释放。
对此,王永利提出,以数字人民币为范本,构建集约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采用央行统一App架构,理论上可归集全量交易数据,并实现自然人/法人维度的精准追溯。若将此模式扩展至身份信息管理,用户或能以数字化ID替代实体证件,自主设定信息使用场景与时效。
“如果在这些方面有实际突破的话,所谓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数字金融、数字社会才会有根深蒂固的变化。”王永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