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娘子,豢养的雀。
金丝雀就是金丝雀,当不了铁娘子。
2004年,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女大学生甘薇参加了一个饭局。至于是哪里的艺术学院,大伙儿自行搜索。以斯基有限的社会经验,这种局一般都是高端局。
在这个局上,甘薇认识了创业的山西老板贾跃亭,在甘薇眼里,当时的贾老板也不是什么非富即贵的大人物。
她后来描述那段日子时说,没豪宅、没钻戒,俩人甚至租房过日子。
但在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中,当时的贾老板已经通过电信业务搞到了一桶金。贾老板搞电信业务也很传奇,一般用常识捋不顺的故事,我们只能用传奇来解释。
2002年,他在吃饭的时候,听到邻桌有人聊“基站配套设备”这个名词,就捕捉到了这个商机。
其实2002年是咱们电信业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基站是什么的时候,天赋异禀的贾老板凭着从邻桌那儿听来的名词,就淘到了金。
果然是擅长挖矿的山西老板。
也不知道贾老板当时光顾的是什么档次的饭店,为啥斯基上店里吃饭只能听到邻桌聊烂大街的瓜?
这一年,贾老板开始搞基站配套的生意。贾老板不仅悟性高,执行力也强,他买了一辆212吉普车,在山西一个县一个县地跑业务。在一年内,他拿到了联通在山西大半的业务,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不出意外,贾老板认识甘女神时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换个角度想想,贾老板当年如果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创业者,也进不了有甘女神作陪的局。
倒不是说甘女神的回忆有水分,斯基更愿意相信甘女神对自己、对贾老板都有认知滤镜。
毕竟搁哪位女神,都不会觉得自己钟情于软妹币才跟大佬走到一起的。别说女神了,跟思聪在一起的小网红也认为,自己瞅上的是思聪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幽默诙谐,总之不能是钞票。
还得是同甘共苦、苦尽甘来的故事,更能感动自个儿。
一定程度上,这种滤镜比医美还管用,差点自个儿都被自个儿骗到,相信自个儿真是那位上得了刀山、下得了火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原配。
最近甘女神非常用心地录了一个视频,回应了她和贾老板的离婚。有多用心呢?全身上下没戴一点儿饰品,脸盘子和指甲盖倒还是精修的。
她盘个腿、穿个睡衣,怀里还抱个毛绒玩偶,一口一个姐妹们跟大伙儿倒苦水。
贾老板没给过她彩礼,也没给过40个亿,但给了她一段丧偶式婚姻。他俩感情很好,乐视欠债122亿、贾老板“出差”美国多年都没能拆散他们,却被一句没有等到的生日问候给击垮了。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老铁们?就像是一部前面铺垫了很多,你以为是一出跌宕起伏、筚路蓝缕的奋斗戏,万万没想到,最后却是俗套的风花雪月的戏码。
甘大姐,你都当大佬的女人了,怎么还停留在莺莺燕燕、花花柳柳的阶段?所谓的大女主人设,有点错位啊。
斯基记得,当年甘女神义不容辞回国替夫还债的时候,对标的可是杜鹃。杜鹃,那个在黄光裕眼里配得上被人称呼“杜总”的女人。在贾老板家人眼里,杜鹃能出来替黄光裕扛事儿,小薇为啥不可以?
小薇,从称呼的气势上,就远远不如“杜总”。
杜鹃,1972年生,地道北京大妞,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
2008年,小薇和贾老板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年,杜总和黄老板双双蹲了监狱。黄老板蹲了12年,杜总蹲了19个月。
有一种说法是,黄老板在当年的庭审中辩称杜总只是负责看管账户,跟操纵股价没关系。这被外界看作是,黄老板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
小薇或许跟杜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事实上差别还是有的。都是扛事儿,黄老板把杜总送出了铁窗,贾老板把小薇送回了国。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还给了谁富贵和自由?
1993年,在中国银行当信贷员的杜总认识黄老板时,黄老板也算是小有身家了。他在北京已经开了几家电器门店。
在很多说法中,杜总在早期的国美内部就有很高威望,无论是当年国美扩张时的融资还是海外的收购兼并都有她的身影。不过杜总没有觉得,自己是陪黄老板打江山、渡难关的大女主人设,在公开访谈中,她甚至说黄老板培养了她。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光裕有杜鹃。
她回忆,在香港期间,有一次黄老板问现在大家都怎么称呼她。她说,按照香港的习惯,大家都称自己“黄太”。黄光裕建议她,应该考虑一下让别人称英文名字或者“杜总”。
杜总对这段对话的理解是:黄老板其实希望她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不是让大家觉得她是黄老板的附属。
那次访谈露面时,杜总上上下下戴着金属质感、表面镶钻的耳环、指环,穿着黑色套装,冷面、霸气。脸上有妆容遮不住的眼纹、黑眼圈,但坐姿是收敛且优雅的。
有时候人设立不立得住,看这些细节远比听她说什么更靠得住。
小薇倒不怎么提贾老板是怎么培养她的。
要是拿演员身份说事,大伙儿说不上小薇有哪些作品,只知道她是“京城四美”之一。“京城四美”的共性在于作品未必叫好叫座,但长得好看,背景被传得深不可测。
现在大伙知道了,小薇的神秘背景是贾老板。她还没毕业就参演了第一部手机电视剧《约定》,这部电视剧在2005年开拍,时长25分钟,投资300万元。
据说《约定》导演本来选中的女主是童谣,但在24小时之内被换成了小薇。电视剧的投资方是贾老板的乐视传媒。
2008年12月,刘镇伟导演的《机器侠》开拍,《机器侠》的投资方也是乐视。不过导演选中小薇演女二的时候,看起来完全没有贾老板的插手痕迹。导演只是单纯地觉得小薇率真,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要说小薇最拿得出手的作品还得是《太子妃升职记》。一部又雷又污又魔性的电视剧,在2015年底,火得不明不白,又火得一塌糊涂。《太子妃升职记》蹿红的套路是剧组装穷,但舍得往营销上砸钱。
不过贾老板去美国出差以后,小薇再也没有拿出过这样的作品。
《太子妃升职记》爆火的半年之前,贾老板的乐视网股价一路狂飙,在2015年5月12日达到历史天价179.03元。乐视网最高时市值超1700亿元,一举夺下“创业板一哥”的称号。
2015年5月26日,贾老板宣布大笔减持,套现100亿元。次月,大A开启了被载入史册的大幅满减模式。
2017年7月6日,贾老板带了一个礼拜的换洗衣服跑到美国洛杉矶出差,至今没有回国。小薇一直坚称,贾老板只是想出差,而不是跑路,她常常挂在嘴上的理由是:
贾老板只带了一个礼拜的换洗衣服。
理由听起来挺合理。
当然斯基也没见过,哪个大佬跑路还托运大包小包铺盖卷的。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