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被立案调查半年后,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03.SZ,以下简称“云内动力”)近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监管查明,云内动力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涉及销售和采购返利、供应商索赔补偿、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以及未实际交付货物但开具发票并依据发票确认收入等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4年4月,云内动力就曾因信披不准收到监管警示函,所涉部分会计核算问题与此次监管查明问题相同。收到监管警示函后,云内动力对相应会计差错进行更正,涉及该公司2020—2022年年度报告。
“此次监管处罚所涉事项与前期公司会计差错更正并非同一事项,对应年度并不一致。”云内动力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尚未对此次监管处罚所涉事项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公司内部正在加紧梳理,会尽快进行更正。
虚构收入
经监管查明,云内动力2021及2022年度存在虚构收入及跨期确认收入问题,主要因其仅依据发票确认收入。
其中,云内动力未实际交付货物但开具发票并依据发票确认收入,虚增对真实客户的部分销售收入。相应行为导致云内动力2021年虚减营业收入1.08亿元,虚减营业成本7386.59万元,虚减利润总额3456.85万元;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7651.18万元,虚增营业成本7394.61万元,虚增利润256.57万元。
此外,云内动力仅依据发票确认收入,致使收入确认时点提前或推后。相应行为导致云内动力2021年虚减营业收入1844.71万元,虚减营业成本1601.47万元,虚减利润总额243.24万元;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225.26万元,虚增营业成本222.05万元,虚增利润总额3.21万元。
去年监管警示函也曾指出云内动力存在收入确认时点和金额核算不准确,包括部分商品发出但客户未确认收货的情况下,公司即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不过,相应事项涉及云内动力2020—2022年年度报告。
此外,去年监管警示函曾指出,云内动力存在诸多会计核算不准问题,包括计提销售返利不准确,三包索赔支出、收入会计核算不准确,部分成本、费用会计核算不准确,以及计提部分存货跌价准备参数选取不谨慎、测算不准确等。其中部分问题与此次监管查明问题相同。
对于为何会出现相应违规问题,云内动力方面表示,主要是公司对会计规则理解不到位,目前公司正在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合规性培训。
虚增、虚减利润
此次监管还查明,云内动力销售和采购返利、供应商索赔补偿、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
其中,云内动力部分销售返利的核算时点、科目、金额不准确,导致2021年虚减营业收入1629.31万元,虚减利润总额1629.31万元。
除核算时点、金额不准确外,云内动力还存在将部分销售返利错误核算为三包费用的情况。相应情况导致云内动力2022年虚减营业收入1844.73万元,虚增销售费用 1777.79万元,虚减利润总额3622,51万元。
同时,云内动力还存在部分采购返利计提依据不充分、计提金额不准确问题。相应问题导致云内动力2021年虚减营业成本4319.37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319.37万元;2022年虚增营业成本2007.86万元,虚减利润总额2007.86万元。
根据披露信息,云内动力未审慎合理核算部分供应商索赔补偿,存在错误计入营业收入或冲减销售费用金额不准确的情况;存在推迟确认职工薪酬、三包索赔费用、运输费用、研发费用及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少记销售费用的行为;还存在将部分客户的三包索赔费用错误核算为商务返利问题。
此外,云内动力还存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应收账款信用减值不准确、未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等问题。
云内动力相应违法行为合计导致该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虚减营业收入1.80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25%,虚增利润总额767.50万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13.51%;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257.72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0.47%,虚减利润总额1.02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84%。
因相应违规行为,云南证监局拟决定对云内动力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以60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根据此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的情况,云内动力股票交易触及其他风险警示情形。7月10日开市起,云内动力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在5%。
“除‘戴帽’事项外,此次处罚预计会对公司股价产生一定影响。”云内动力方面表示,公司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消除相关事项对公司的影响,争取尽早撤销风险警示。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