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斯临
一台电脑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多数企业看来,IT设备的使用年限通常定格在3-5年,而在部分对设备性能要求较高的互联网企业眼里,这个数字甚至会缩减到3年以内。
但在小熊U租母公司凌雄科技(02436.HK)董事会主席胡祚雄看来,一台IT设备的生命周期不应只有5年。借由凌雄科技独特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一台电脑可以在不同人手中服役7-8年,部分设备甚至能够使用十年。
凌雄科技董事会主席胡祚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背后的秘诀,在于升级翻新和梯次利用。成立于2004年的凌雄科技,从华强北的三尺柜台起步,以电脑租赁业务为支点,逐步构建起涵盖设备订阅(租赁)服务、IT技术订阅服务、设备管理SaaS、设备回收服务等在内的DaaS(Device as a Service,设备即服务)服务体系,最大化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为企业提供IT办公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已累计助力数万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借由这套体系,凌雄科技不仅可以通过运营维护和翻新升级延长IT设备的使用周期,还能让设备在不同性能需求的企业用户之间流转,降低闲置浪费的同时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在于成本费用的明显下探。数据显示,与传统采购模式相比,凌雄科技的DaaS服务可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97.4%的首期投入,并在三年内帮助企业客户节省30%的总成本。
但更为重要的是,每循环一台设备,就可以减少一台新设备的生产,有效减少单台设备年均碳排放量,进而降低社会碳排放量,为社会创造额外的减碳价值。数据显示,2024年凌雄科技为社会贡献8.37万吨净碳减排,延长了141万台翻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无疑是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一次极佳实践。
而这样实质性的减碳成效,正是当下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优秀样本。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五周年。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发展阶段,中国企业正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口,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命题愈发紧迫。
当可持续经营从“选择题”变成“必答题”,真正的破局之道何在?带着这一问题,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胡祚雄,试图从凌雄科技的实践中找到答案。
ESG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ESG是一套评价体系,专注于衡量企业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个维度上的表现和影响,以此推动企业从单一追求经济利益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寻求可持续发展。
在胡祚雄看来,凌雄科技践行ESG的方式,是找到了自身业务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点。公司一方面通过打造数字化闭环DaaS模式,为企业提供涵盖设备订阅(租赁)、IT技术订阅、设备管理SaaS及设备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助力数万家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创造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凌雄科技还积极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回收翻新闲置设备并再利用,减少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贡献,与ESG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自2022年港股上市至今,凌雄科技已经发布三份ESG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到2024年,凌雄科技合计为社会贡献了超11.62万吨净碳减排。其中,仅2024年就为社会贡献超8.37万吨净碳减排。
当然,要真正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营并没有那么容易,凌雄科技为此付出不少努力。据胡祚雄介绍,公司从选型阶段就需要开始进行筛选;而进入租赁阶段后,凌雄科技还定期为客户更换电脑,并提供全程的IT技术服务,以保证设备在最佳使用状态。
而为了实现设备价值的最大化并提升整体使用效率,凌雄科技还依托主营业务间的深度协同性,推行梯次应用策略,以匹配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胡祚雄举例,在设备订阅(租赁)服务上,对互联网等性能要求较高的企业用户群体,凌雄科技会优先配置较新的或高规格的设备。当这些设备完成其首轮使命后,经过翻新,便可向下流转至对性能要求相对宽松的场景继续发挥作用,延长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有效生命周期。同时,长期和短期设备订阅服务的企业客户,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和场景,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此外,凌雄科技行业领先的回收和翻新能力,对设备订阅服务起到强大的支撑引流作用和协同效应。例如,作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级DaaS服务商,凌雄科技每年从中国排名前100名的互联网大厂等单位回收百万台级二手IT设备。所有回收的设备,凌雄科技都会集中进行整备处置,并再次用于出售或设备订阅服务,进而最大化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使用率。
“凌雄科技实际上是通过场景匹配、设备升级制造的能力,精细化运营,延长IT办公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此创造更高的价值。”胡祚雄说。
同时,在治理维度上,凌雄科技建立了由董事会负责,ESG工作小组领导,各职能部门配合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ESG治理体系。2024年,凌雄科技还全面推进“薪火计划”“菁英计划”“燎原计划”“指挥官计划”等四项员工培训计划,将员工成长视作企业成功的关键,打通了干部培养、评估、实战历练和晋升通道,有助于加速团队规模的标准化、有序有效扩张。
而这些ESG实践,不光为凌雄科技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其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凌雄科技营收约23.72亿元,同比增长约32.3%。若以2024年收入计,凌雄科技连续多年稳居行业第一。
在胡祚雄看来,一家企业只有拥有清晰的使命,才能走得更远。而如果这个使命能够同时满足三点:对客户好、对员工好、对社会有价值,那么企业的发展就更有根基和前景。
“单纯对员工好,可能会忽视客户,业务就难以持续;反之亦然。而当我们能够兼顾员工、客户和社会价值时,其意义无疑是最大的。因此,ESG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AI逐渐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当下,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赋能人类社会经济进步。而AI与ESG的深度结合,也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胡祚雄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过去几年来,凌雄科技一直在积极发展AI技术,为其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效率赋能。
其中包括全天候运行的自动化AI客服系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即时疑问解答,使企业客户能够更快地获得所需的支持,并生成大量用于分析客户需求、趋势和反馈的数据,助力凌雄科技持续跟进客户需求,改善服务效果,在节省服务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
此外,AI的发展还让凌雄科技看到新的业务机会。
伴随着DeepSeek等基座大模型能力的迅速提升,AI正深入各行各业,并带来了巨量的算力需求。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2028年这一数字更是有望飙升至552亿美元。
问题是,动辄百万元的AI算力设备投入让大量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它们无力承担自建算力的巨额成本,又因数据安全问题难以全面上云。这便成为了凌雄科技的机会。目前,凌雄科技正逐渐将算力设备融入自己的DaaS服务之中,以此减轻企业对昂贵的算力设备一次性投入的压力,助力更多企业以轻量化方式构建智能化根基。
而在帮助更多企业破解“用不起AI”困局的同时,凌雄科技在算力设备上的布局也凸显了其ESG实践的进化路径。
生成式AI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其技术发展、应用十分依赖于底层硬件规模的扩大。然而随着AI应用的日益普及,算力需求不断增加,相关算力中心硬件架构愈发复杂,产生的电子垃圾也随之指数级增长。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汪鹏等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测算显示,2020年至2030年,生成式AI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可能激增近1000倍。
如何处理这部分垃圾,必将成为AI时代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凌雄科技的DaaS服务不仅能够解决旧设备的回收问题,还能通过随后的翻新再利用,构建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算力生态。
这或许正是ESG从理念到行动的最佳诠释:减碳不应依赖牺牲商业效率的道德自觉,而是要将社会责任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密码,或许就藏在对资源价值的极致挖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