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期权与场外期权的区别和联系!期权,很多人会觉得比较复杂,那么,该如何结合市场更具象的了解期权?究竟什么是场外期权?什么又是ETF期权?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者的区别!
这个资产类别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很多人对期权也不太了解,我先用一个简单的说法给大家描述一下到底什么是期权。
期权是一种合约,它允许买方在支付一定的费用(期权费)后,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期权的卖方(发行方)则有义务在期权被行使时履行合约。期权的这种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买方可以选择行使或不行使期权,而卖方则必须履行合约。
我先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好比一个男孩子,如果要追求一个女孩子,跟她说我们今天去登记结婚,这个事情我们在投资类别上比喻是一个现货,因为你马上就成交了。
如果那个男孩这么说,我们明年这个时候去登记结婚,这个可以理解成期货,因为一年期才交割的。
但是期权就不同了,期权是这个男孩跟这个女孩说,三年内你随时可以找我结婚,这对这个女孩来说拥有了一个未来的选择权,未来的三年内他可以找这个男孩结婚也可以不来,如果发现更好的可以找别人。对这个女孩来说,是不是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权。
但是这个男孩子相当于是一个期权的义务方,给他进行背书了,他未来三年之内要履行这个义务,他相当于期权的义务方,或者相当于期权的卖方,女孩子相当于期权的买方,这就是期权这种类别,简单说是一种未来的选择权。
ETF 期权属于场内期权,在标准化的交易所内进行交易,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 50ETF 期权、沪深 300ETF 期权等。
而场外期权则是在交易所之外的市场进行交易,没有固定的集中交易场所。
ETF期权与场外期权的区别和联系!——源自:期权圈
1、交易机制:集中撮合与双边协商的博弈
ETF期权的交易流程高度透明。所有指令通过交易所系统集中撮合,采用“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竞价原则。例如,投资者在交易软件输入“买入1手沪深300ETF认购期权(行权价4.0元)”,系统会实时显示买卖盘口及最新成交价。
这种机制下,T+0交易制度允许日内无限次买卖,流动性接近股票市场。
场外期权的交易则依赖双边协商。投资者需通过券商、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对手方,双方就标的、期限、权利金等条款逐一谈判。
2、风险特征: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权衡
ETF期权的风险结构相对简单。交易所作为中央对手方(CCP),通过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等机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投资者主要面临市场风险(如标的价格波动)和流动性风险(如极端行情下的买卖价差扩大)。
场外期权的风险则更为复杂。由于缺乏中央清算机制,投资者需直接承担对手方信用风险。
此外,场外期权的非标特性使其定价透明度较低,模型风险(如Black-Scholes模型假设偏差)和流动性风险(如难以平仓)也更为突出。
ETF期权与场外期权参与门槛不同!
ETF 期权的参与门槛相对较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均可以参与。以国内常见的 ETF 期权为例,个人投资者参与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在申请权限开通前 20个交易日日均不低于 50 万元(不包括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具备 6 个月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等。
满足这些条件后,投资者通过相关的知识测试、模拟交易等环节,即可参与 ETF 期权交易。合约价格从几十元至几千元一张,参与交易时一张起建仓,使得众多中小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其中。
场外期权的参与门槛则较高,目前仅限合格投资者参与。此外,场外期权的名义本金通常要求不低于 100 万元。对于达不到门槛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寻找通道间接参与,这进一步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和成本。
期权是什么意思?
期权是一种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时间内(或特定时间点),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权利的金融合约。
买方:支付权利金后,获得行权的权利(可选择行权或放弃),最大损失为已支付的权利金。
卖方:收取权利金后,承担履约的义务(若买方行权,必须按约定价格交易),最大收益为权利金,风险理论上无限(如标的价格极端波动时)。
最后,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