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第三次牛市或许已经悄然降临,而这一次的行情走势,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心理战”,让人又爱又恨。最近一个月以来,市场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节奏:几乎每天都在盘中冲高,然后又在尾盘回落,仿佛每一次冲高都像是见顶的信号,但紧接着又是新的高点。这种“涨一天吓你一次,吓完再涨”的节奏,简直就像一个调皮的恋人,让你既想放手,又舍不得离开。我们可以看反映更多市场情绪的创业板指走势是这样的。
这种行情最“毒人”的地方在于:它让在场的人天天提心吊胆,稍有风吹草动就想落袋为安;而场外的人则畏首畏尾,总觉得“这位置太高了”,结果一犹豫就又错过了。说白了,就是让你“拿不住”——这正是牛市中典型的“洗盘”手法,只不过这次它玩得更隐蔽、更温柔,也更高效。
行情在看似摇摇欲坠中节节攀升,仿佛随时会崩盘,但每次下跌都只是“假摔”,然后又继续向上。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股市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只让一小部分人赚钱。”只有这样,市场才能维持它的“有效性”——如果人人都赚钱,那还叫什么市场?那不就成了“福利发放中心”?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轮小趋势,到底能走多远?毕竟从表面上看,它不像以往那样涨几天就调整几天,而是几乎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像样的回调。很多人会疑惑:难道这行情不调整,就能一直涨下去?
其实不然。这一轮行情并非没有调整,而是换了一种更“狠”的方式——日内调整。每天盘中冲高之后的回落,本质上就是一种“边涨边洗”的调整策略。这种调整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让一部分短线资金获利了结,同时又给观望资金一个“上车”的机会。虽然从K线上看不出来明显的回调,但内部的筹码交换却异常剧烈,几乎可以说是“每天换一批人”。
这种“日内调整”的好处在于:它既维持了市场的热度,又不会让情绪过度冷却,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日线级别的大幅回调,从而不会引发恐慌性抛售。换句话说,这种调整方式其实比传统的“涨几天、跌几天”更强势,也更具有持续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轮行情的根基其实非常扎实。每天都有大量资金进出,成交量维持在高位,说明市场活跃度极高,资金参与意愿强烈。这种“边涨边洗”的节奏,恰恰说明主力资金并不急于出货,而是希望通过温和的方式,把市场情绪慢慢带起来。慢慢地,第三次牛市或许就悄然来临了。最大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钱太多了,刚刚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3%。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拿得住”——不要被每天的波动吓跑,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回落就怀疑行情的持续性。真正的大行情往往就是这样“温水煮青蛙”,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我们也得保持一份清醒。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日线级别的调整,也不必惊慌失措。调整并不可怕,它只是市场在积蓄力量。只要整体趋势没有改变,成交量没有明显萎缩,那就说明行情远未结束。
所以,与其纠结“是不是高点”,不如专注于“如何应对”。毕竟,在这个市场里,能赚到钱的,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能“拿得住”的人。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谢谢点赞、转发与收藏,祝您收益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