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当白天的燥热渐渐消退,北京城夜间的活力开始悄然绽放。图为7月18日晚,北京市民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夜市享音乐、品美食。
●本报记者 熊昕仪 张依依 ●于 文
“大、强、韧”
据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39.1万亿元。和美国比,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但是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按照世界银行所给出的数据和算法,我们的这一总额已经超过美国,是美国的1.6倍。
法新社18日在报道中国“十四五”发展成就时提到:中国正在努力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而非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和出口等传统增长引擎,自美国新政府上任以来,这种转变变得更加紧迫。在此背景下,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和稳定器作用增强,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凸显。
王文涛18日表示,回望过去五年,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困难大、挑战多,越能体现我国制度优势、庞大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越能展现我国经济的广阔潜力、强大韧性和强劲活力,越能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十五五”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复杂的形势,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我国会因时因势提出新的应对政策,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强国内大循环。法新社称,中国官员还提到了总部位于北京的玩具制造商泡泡玛特,其Labubu玩偶已成为国际必备品,装饰了蕾哈娜和杜阿·利帕等名人的手袋。
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曾让外界为中国的出口捏一把汗,但事实证明,中国外贸顶住了堪称“风高浪急”的外部冲击。“十四五”期间,中国贸易大国地位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王文涛说,中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贸易强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可以用三个关键字来概括:大、强、韧。
从地域来看,我国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连续5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又同比增长9.6%。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50%。对美出口占我国出口比重从2020年的17.4%下降到2024年的14.7%,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下降9.9%,但我国整体出口增长7.2%,“一增一降”。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1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外贸结构的优化也是一大亮点。如果把“十四五”和“十三五”的数据拿出来比较,会发现现在中国出口的主力变成了电子产品和装备,这反映出中国技术水平的升级。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了18.2%。
“人为‘脱钩’是脱不掉的”
在18日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如何看待“十四五”中美经贸关系的态势。王文涛表示,2018年以来,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断挑起经贸摩擦,先后对华加征各种各样的关税,如301关税、232关税、对等关税,现在还有很多行业关税等,美方还出台各种五花八门的名词,有“竞赢中国”“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这一系列行为严重冲击和干扰了中美正常的经贸合作,尽管中美贸易占各自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双边贸易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达6883亿美元和1558亿美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8%和34.7%。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合作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人为的“脱钩”是脱不掉的。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成为外媒观察中美经贸关系的窗口。《联合早报》称,黄仁勋在访华期间点赞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开源模式,称杭州是“中国硅谷”。他还表示想买小米的电动汽车,“但在美国买不到,这是我们的不幸”。
彭博社称,美国近日批准英伟达公司对华销售H20芯片,被指颠覆了前政府“以出口管制保持对华技术优势”的战略,“这一转变激怒了华盛顿的对华鹰派”。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解释称:美国政府希望中国“沉迷”于美国技术,但不会向中国出售“最好的东西”。而据《纽约时报》报道,黄仁勋上周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敦促恢复H20芯片对华销售。他认为,美国芯片“应成为全球标准”,而“将庞大的中国市场拱手让给本土竞争对手显然是一个严重错误”。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8日表示,我们注意到,美方近日主动表示将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中方认为,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继续取消一系列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
7月1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黄仁勋。王文涛表示,中国吸引外资政策不会变,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创新创造充满活力,希望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跨国公司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黄仁勋表示,中国市场非常有吸引力,英伟达愿同中国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
新加坡外长:中国展现战略定力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8日进入第三天。“我来这里是为了寻找想拓展欧洲业务的中国制造商和企业家,我也希望倾听和了解中国企业对全球合作伙伴的需求,”波兰物流公司富飞利欧的CEO菲利波夫斯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不仅将中国视为生产强国,更将其视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尼加拉瓜商务部官员何塞·奥斯瓦尔多·古铁雷斯表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科技、农业、医疗等诸多领域都有高质量产品,“中国市场巨大,我们很高兴能够开启合作。”
《印度快报》18日称,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证明自己对关税的抵抗力比许多人预期的要强,超过了全球大多数分析师的估计。但中国经济的弱项是进口和内需不足。下半年,中国可能会采取更多应对措施。
“面对贸易摩擦,中国加速自力更生,展现战略定力。”《联合早报》18日报道称,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16日在美国出席阿斯彭安全论坛,在会议场边与《金融时报》记者进行“炉边对谈”时这样表示。他认为,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和地缘竞争中展现出战略定力,未将当前局势视为一场“懦夫博弈”,而是以长远眼光应对外部压力。维文研判,中国在面对贸易战时展现的信心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关税摩擦在客观上加速了自力更生进程,反而成为推动社会革新的催化剂;二是中国掌握稀土等关键资源,具备实际的战略博弈筹码;三是整体承压能力较强,足以应对外部挑战。
报道还称,维文认为,中国无意破坏全球贸易体系,他不认同将中国视为试图颠覆秩序的“复仇型大国”,而是更倾向于相信中国希望与美国建立某种“共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