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著名财经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发布了一篇报道,是对日本制铁老板桥本英二的采访。
挺有意思,今天周末,我们简单聊聊。
这个日本制铁可能不少人不熟悉,它是全球第4大的钢铁生产公司,如果按照利润来算就是全球NO.1。
采访里有不少有意思的点。
第一个是,日本制铁信心很足,要超越中国公司。
用桥本的话说是,恢复到世界第一的地位。
期限是10年,量化指标是,粗钢产量达1亿吨。
日本制铁在1970年代初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当时叫“新日本制铁”)。不过,2000年后,中国钢铁企业迅速崛起,它也就让出了头把交椅。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2024年日本制铁的产量是4300多万吨,排世界第4,前三分别是中国的宝武(1.3亿吨)、欧洲的安赛乐米塔尔(6500万吨)、中国鞍钢(将近6000万吨)。
所以,从数字上看,10年里,哪怕中国的宝武不增长,日本制铁增长2.5倍,其实,也排不到中国公司前面。
所以,桥本的这个目标看起来还有点白日梦的意思。
2024年主要钢铁生产公司
当然,有件事给了他底气。
就是经过日本制铁历时1年半,花了14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这个收购先是被拜登政府否决,后来又和特朗普不停拉扯,最终,把美国钢铁公司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可即便是算上美国钢铁公司,根据上面表格,大家也看到了美国钢铁公司2024年产量只有区区1400万吨,还不到首钢的一半。
但这个事儿,给日本人长了脸,所以,胆子也就大了。
美国钢铁公司
但是,日本制铁其实已经拿到一个世界第一。
就是上面说的企业利润,这个中国钢铁厂的确不如人。
根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整理的信息,日本制铁2024年全年利润是45.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钢铁企业呢?我找到几个数字:
一是2024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291.9亿元。换算成美元,就是40亿美元出头。
二是2024年,中国36家上市钢铁企业,只有21家盈利,净利润最高的是宝钢73.62亿人民币,换成美元10亿出头。
三是全球钢铁企业利润排名,中国最赚钱的宝钢也仅仅排名第五。
这恐怕也是桥本为什么说:
在全球钢铁行业中,中国确实在产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我并不认为中国是第一。只是将多个国有钢铁企业捆在一起而已。……利润只有我们公司的几分之一。
国外钢铁企业利润排名。来源: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
这就涉及第三个问题:
中国钢铁已经足够大,但还需要更强。
从数量看,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是18.8亿吨,中国占多少?
中国产量10亿吨,占到53%!
也就是世界其他国家加在一起,也没中国多。
从企业来看,产量前50的钢铁厂,中国占了28个(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的中钢公司)。
我们生产了全球最多的钢材,但我们每年还要进口。
比如,2024年,钢材累计进口量为681.46万吨,同比下降10.9%,进口金额为115亿美元,同比下降9.2%。
当然,中国也有大量出口。2024年,累计出口钢材1.11亿吨,增长22.7%,出口金额8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
两个对比下:
我们进口钢材的平均价格是1689美元/吨,出口的呢?只有755美元/吨,不到进价的一半。
根子在哪儿?还是技术。
就拿2024年来说,我们进口钢材的36%来自日本、将近30%来自韩国。因为日本钢材在质量和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在汽车用钢、高端家电用钢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我们从韩国买了大量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因为韩国钢材在建筑、机械制造等方面性能就很好。
我们还会从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进口一些特殊钢材,用于高端制造业等特定领域。
2024年全年中、美、日、欧、钢材价格对比
钢铁是最基础的金属材料,从一个圆珠笔头,到高铁轮船、航天飞机以及坦克飞机,都离不开钢铁。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只有美国的0.2%、日本的5%。
当时,老人家就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几十年后,在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到现在已经近30年。
中国钢铁企业已经在不断精进。
就比如汽车安全带插片,看似不起眼,但却是精冲工具钢,技术门槛高,以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位于南京的梅山钢铁厂盯上了这个国内的技术和市场空白,组织设计、炼钢、热轧等所有环节力量,扎根实验室和生产一线攻关。
中国宝武梅山钢铁厂
而现在,在精冲工具钢领域,梅钢已有各系列钢种牌号达70多个,广泛应用于汽车、五金电子、高端工具制造等行业,而且,梅钢热轧精冲工具钢多个产品成为国际知名企业指定用材,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总有一天,高端、特种钢材等钢铁材料的明珠,会被中国的钢铁企业一一摘下。
那时,就不只是产量,而是真正的全能王,真正的全球第一。
梅山钢铁厂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