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研究生院,遭受重大财务冲击
创始人
2025-08-20 09:45:44

过去十余年来,研究生项目一直是推动美国高校发展的“引擎”——而共同为这一引擎提供“燃料”的,就是面向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的额度无上限的联邦Grad Plus贷款,付费求学的国际学生大军,以及数百亿美元的联邦科研拨款。


如今,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的协助下,唐纳德·特朗普突然切断了这些燃料的供应,研究生教育这台引擎随之熄火。一场艰难的调整才刚刚开始。



为打压特朗普认为过于“觉醒主义”的院校,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特朗普政府冻结了部分精英院校的科研拨款,除此之外,还取消了全美50个州600多所学校总计约70亿美元的科学领域拨款,并大幅削减高校现有拨款中的间接费用(用于覆盖学校管理、设施维护等成本),还拟在10月1日开始的2026财年进一步大幅削减科研资金。


更添不确定性的是,特朗普在8月上旬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所有新拨款必须经总统直接任命的官员批准,并要求修订现有拨款条款——若政府工作重点调整,相关机构可随时终止已发放的拨款。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7月签署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OBBBA)将在未来十年削减3070亿美元的联邦学生贷款支出,部分措施包括收紧还贷条件。


更关键的是,该法案还将从2026年7月1日起,停止向新入学研究生发放Grad Plus贷款。目前在读的研究生可申请覆盖全部在校成本的贷款(包括学费、杂费、教材费、住宿费和餐费),但新规实施后,大多数新入学研究生每年最多只能直接从政府借款2.05万美元,终身借款上限为10万美元。


而医学、牙科、法学及其他专业学院的新生,每年借款上限为5万美元,终身上限为20万美元。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贷款金额已超过新规上限,极端案例当属牙科专业——2019-2020学年申请贷款的该专业学生中,73%的人借款金额超过5万美元。



Grad Plus贷款政策的冲击虽然还有一年才会显现,但高校已感受到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学生严苛且多变的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估计,下一学年美国高校的国际新生入学人数可能下降30%至40%,导致校内国际学生总数减少15%。特朗普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例如曾暂停发放学生签证,同时在签证申请流程中增加了对申请人社交媒体内容的审查;对19个国家的公民实施签证限制或禁止发放新签证;还试图驱逐参与(或公开支持)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国际学生。特朗普政府甚至曾试图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不过这一极端处罚最终被法院驳回。


下表列出了《福布斯》美国顶尖大学榜单中25所面临风险的大中型私立院校。2022-2023学年,这些院校的研究生人数均不少于2000人,占总入学人数的比例均不低于35%,其中持外国学生签证的研究生占比达四分之一或以上。



今年6月,《福布斯》曾重点列出16所已陷入财务困境的院校(多为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院校),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学生的全面打压更是让这些学校的处境雪上加霜。


而这份新名单列出了25所研究生教育境况堪忧的院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包含了多所美国顶尖名校,包括常春藤联盟八校中的六所。此外,根据《福布斯》2025年美国大学财务评级(依据的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前的财务数据),这25所院校中有20所评级不低于A-(其中14所获评A+)。这些大学虽能挺过难关,但仍需经历艰难的调整,毕竟它们中的大多数此前长期都依赖高额的联邦科研资金。


居首的是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


2022-2023学年,该校研究生占总入学人数的72%,其中49%为国际学生。7月底,哥伦比亚大学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同意向政府支付2.21亿美元,此外还将履行多项义务,包括向联邦政府提供更多国际学生相关信息,并设法降低“对国际学生高额学费收入的过度依赖”(具体方式未明确说明)。该校表示,作为交换,其每年13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及其他资金应会恢复发放。这无疑是一场别无选择的交易。


除了取消Grad Plus贷款,《大而美法案》还对名单中最富有的部分私立大学发起了另一重打击,受害者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院校——它们的捐赠基金收益所需缴纳的税费将大幅提高。



尽管多数大学尚未公布长期重组计划,但全美各地的院校已开始采取一些即时措施,例如冻结招聘、裁员,以及削减(或暂停)部分依赖拨款的博士项目招生。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是联邦拨款与合同经费的最大受益高校——2022-2023学年,该校获得40亿美元联邦资金,占其预算的41%。然而,在埃隆·马斯克与“政府效率部”(DOGE)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后,该校损失了8亿美元合同经费。


今年3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裁员2200人,其中大部分为海外员工。6月,该校表示,由于不断有新的拨款项目被取消,以及自1月以来新获批拨款金额骤降三分之二,再加上近期出台的影响国际学生和研究生贷款的政策,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冻结招聘,并暂停为年薪超过8万美元的员工加薪。


西北大学有7.9亿美元拨款被冻结,目前正裁撤425个岗位,其中约半数岗位本就处于空缺状态。另一所研究生教育与科研重镇杜克大学已有近600名教职工接受自愿离职,非自愿裁员目前也已启动。


芝加哥大学人文艺术学部主任在发给其管辖的15个院系教职工的邮件中直言不讳地表示,“维持现状已无可能。”该校正考虑将这15个院系合并为8个。据曾查阅过该邮件的学生校报报道,这位主任列举了进行结构性改革的理由,包括捐赠基金税率提高、研究生贷款政策调整,以及影响国际学生的形势变化。她还提到,经济可能恶化,这或将导致捐赠收入减少,进而构成另一重隐忧。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在2011-2012至2021-2022学年期间,美国高校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含哲学博士、法学、医学、牙医学博士等)数量增长20%,达到20.39万个;硕士学位数量增长16%,达到88.02万个;而学士学位数量仅增长12%,达到2,015,035个。


而推动研究生教育增长的,主要是国际学生以及额度无上限的Grad Plus贷款。(尽管联邦拨款仍是高校科研资金的最大来源,也为许多博士生提供了支持,但在那十年的增长期内,联邦拨款占高校所有科研资金的比例实际上是下降的。)



Grad Plus贷款是国会在2006年推出的项目,“大衰退”来袭时恰好处于运行阶段。当时,22至27岁年轻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从2007年12月的3.4%飙升至2010年12月的7.9%。事实上,若不是大量年轻毕业生选择“躲”进研究生院靠政府贷款生活,或退而求其次从事无需大学学历的工作(如咖啡师),失业率还会高得多。


“经济形势疲软时,学生们会重返校园再拿一个学位,好让自己能在就业市场上真正脱颖而出。”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教育领导力与政策研究系主任罗伯特·克尔琴(Robert Kelchen)指出。经济疲软与无上限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场“研究生学位军备竞赛”。


随着越来越多人获得高等教育学位(尤其是硕士学位),就业市场的门槛也随之提高——雇主与求职者都认为,多一张文凭至关重要。克尔琴表示:“过去几年经济相当强劲,但人们仍认为读研是在就业市场上突围的一个途径。”


看到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似乎取之不尽的资金来源,急需创收的高校纷纷仓促推出新的硕士项目——如今回头看来,其中一些项目的价值颇为可疑。克尔琴参与撰写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04-2005至2021-2022学年期间,私立非营利性大学开设的硕士项目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不同学科领域的增长情况并不均衡。2011至2022年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及支持服务、健康专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领域的硕士学位授予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分别增长了145%、75%和20%。而工商管理硕士(MBA)作为一种早已成熟的进身之阶,增长率仅为7%。


不出所料,由于研究生贷款无额度限制,硕士项目的平均学杂费净成本(即扣除学校助学金后的成本)开始以快于本科净成本的速度上涨。(美国本科生每年可从政府获得的贷款额度一直设有上限,根据所在年级及是否为独立学生,额度在5500美元至12,500美元之间。)


“很多高校现在的财务状况是,研究生学费成了它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局面会迫使它们改变运营方式,重新规划自身结构。”智库Third Way教育项目主任米歇尔·迪米诺(Michelle Dimino)表示。


与此同时,美国研究生项目(尤其是科技、工程与数学领域,即STEM)对国际学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021-2022学年,美国授予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中,STEM领域仅占16%;但在STEM领域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中,国际学生获得者的比例分别高达44%和58%。


根据Open Doors的数据,美国研究生项目的国际入学人数在疫情期间出现下滑后,于2023-2024学年创下历史新高——当时有502,291名外国研究生在美国求学,较上一年增长8%。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年美国本科阶段的国际学生人数下降1%,降至342,875人。


美国留学的吸引力之一在于,美国高校的国际毕业生(尤其是STEM专业)在留美工作方面具备优势。2023-2024学年,创纪录的242,782名国际学生参与“选择性实习培训”(OPT)项目。该项目允许学生毕业后留美获得1年实践经验,若为STEM专业,则可延长至3年。但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意修订移民政策,可能终止或限制OPT项目——这对美国学位的国际吸引力而言无疑是又一记重击。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面对联邦科研经费削减与政策不确定性,高校已开始放缓部分博士项目的步伐,限制甚至暂停招收向来依赖拨款支持的学生。杜克大学医学院甚至在酝酿一项颇具争议的计划:为那些原本依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研资金、如今却失去这部分资金的终身制基础科学教授降薪。


Grad Plus贷款即将终止,不同研究生项目受到的影响可能大相径庭,但教育专家预计,学校更可能选择停办部分项目,而不是下调学费。Third Way的迪米诺指出,实验室设备与师资成本很高,学费“不可能一夜之间”下降。她补充道:“在新的贷款额度限制下,部分高校可能会评估,某个硕士或研究生项目的成本与所能带来的收入相比,是不是已不再具备开办的价值。”


若学费不下降,又没有Grad Plus贷款,学生是否还能读得起书?Urban Institute的贾森·科恩(Jason Cohn)开展的一项新分析显示,2019-2020学年,有56%的牙科学院学生、41%的医学院与骨科医学院学生,以及20%的法学院学生,借款金额超过了2026年7月1日生效的年度借款上限,这一数据还包含了那些家境富裕、完全无需借款的学生。而在已贷款的学生中,73%的牙科学院学生、57%的医学院与骨科学院学生,以及30%的法学院学生,借款金额超过了每年5万美元的新上限。


专业学院学生未来收入前景较好,因此私人贷款机构也许会帮其中许多人填补资金缺口。克尔琴预计,公共利益法等薪资较低领域的吸引力会下降——因为未来的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偿还私人贷款,而与联邦贷款不同,私人贷款没有基于收入的还款计划,也不提供在政府或非营利机构工作且按时还款10年后可获得的贷款豁免。同样,在医学领域,转向私人贷款可能导致医学院低收入家庭学生减少,愿意从事薪资较低的基础医疗工作或服务贫困地区的医生也会减少。


医学院不愁招不到学生——目前想成为医生的申请者中,真正能被录取的不到一半。顶尖法学院也能轻松完成招生目标。但美国法学院协会主席、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法学院院长奥斯汀·帕里什(Austen Parrish)表示,学费高昂但知名度较低的法学院将不得不考虑降价。他补充道,这可能颇具难度,因为潜在申请者往往认为便宜的项目质量不佳。


帕里什还预计,法学院将重新考虑如何向低收入学生分配助学金。过去,部分院校倾向于集中为少数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未来,一些院校可能会将助学金拆分,将更小的金额发放给更多的学生,帮忙填补联邦新贷款上限与学费之间的差额。“我觉得,每所学校都会研究,看有没有可能把资金更均匀地投向各个层次的学生,而不是只砸在顶尖学生身上,同时还要依然能吸引到优秀的生源。”


普通研究生学位(尤其是那些毕业后薪资较低的硕士项目)的情况就是另一回事了。根据科恩的统计,2019-2020学年,有借款的艺术硕士生中,46%的人借款金额超过了2.05万美元的新年度上限;社会工作硕士生中,这一比例为31%。克尔琴表示:“私人贷款市场是不会向社会工作硕士生提供贷款的,因为尽管这类职业的社会价值很高,经济回报却不理想。”


本文译自:https://www.forbes.com/sites/fionariley/2025/08/14/25-grad-schools-taking-a-huge-financial-hit-from-trum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3%!华润啤...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8月19日,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华润啤酒发布半年报。从整体来看,该公司营...
V观财报|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   中新经纬8月20日电 老铺黄金20日在港交所发布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23.5...
眼镜,会是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还是不举手就发言,作者:周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自从手机取代PC,成为新一代通用...
字节否认推出“AI手机”!业内...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8月19日晚,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研发酝酿“AI手机”,目前名称是...
海油发展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 本报讯 (记者向炎涛)8月20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发布)2025年半...
整顿贵价水果市场,还得靠云南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岱安,编辑:曾宝气2004年,“超...
「寻芯记」代工巨头内部大整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科创板上市两年后,华虹半导体终于来兑现...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占利...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3...
原创 帮... 老铁们,上午这行情是不是看得有点迷糊?沪指微跌0.05%,创业板却跌超1.7%,两市成交额缩了140...
扬州产业经济的“起飞三式” 扬... 文 | 山核桃一票难求、赞助扎堆、全民造梗,这个夏天,“苏超”成了无可争议的顶流。赛场内外,扬州面向...
A股红利板块逆势走强,关注红利...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上涨0.5%,中证红利价值指数上涨0.4%,中证红利指数上涨0.3%...
你以为一个6块的冰杯很贵?它想... 最近,天气持续高温,杭州属实是在外面走两步就开始汗流浃背的程度。 唯一能让人类坚持出门的,可能就是上...
中国人寿:深耕八桂大地 绘就健... 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占利...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3...
扬州产业经济的“起飞三式” 扬... 文 | 山核桃一票难求、赞助扎堆、全民造梗,这个夏天,“苏超”成了无可争议的顶流。赛场内外,扬州面向...
别再瞎折腾了,中产家庭留学的时... 在最近几年里,每当我和同学或前同事们相聚的时候,总免不了一个话题:孩子们的留学生涯。是的,纯粹并非炫...
徽商银行“政商难题” 徽商银行... 导语:对徽商银行来说,过往多任董事长的人事轨迹与腐败案件,已经让人事与治理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无法回...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白... A股三大指数20日集体收跌,截至午盘,沪指跌0.05%,深成指跌0.66%,创业板指跌1.71%,北...
“城市骑士”升级,一个行业的真... 8月17日,饿了么董事长兼CEO范禹发布内部信,宣布平台全体骑手正式升级为“城市骑士”,一天后,阿里...
泡泡玛特早盘涨超8%突破300... 8月20日早盘,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大涨8.62%,报305港元/股,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
特斯拉被迫40%甩卖,电动车泡... 我今天在CNBC看到一篇报道,说是英国的报纸提到,特斯拉在英国的合作伙伴(那些把车租给公司或个人的租...
恒生科技指数半日跌1.26% ... 【恒生科技指数半日跌1.26%】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0.57%,恒生科技指数跌1.26%。泡泡玛...
万亿级“大妖”横空出世 ,牵扯...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
泡泡玛特,股价创历史新高 泡泡... 2025.08.20本文字数:830,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一财资讯8月20日,港股泡泡玛特股价...
DiT在数学和形式上是错的?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 (ID:almosthuman2014),编辑:冷猫,+0,作者:机器...
一种专骗老年人的电商骗局,被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人研究报告 (ID:diqiuren005),作者:你的外星小姨子,头图来自...
泡泡玛特半年报:营收净利润超去... 8月19日,泡泡玛特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8月20日,港股泡泡玛特股价持续拉升,截至发稿,涨幅超8%,股价首次突破300港元,续创历史新高,市...
泡泡玛特早盘涨超8%,总市值突... 8月20日早盘,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大涨8.62%,报305港元/股,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
总市值逼近4100亿港元!泡泡... 8月20日早盘,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大涨8.62%,报305港元/股,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