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华盛顿的关税炮火覆盖了新德里。美国财长贝森特在CNBC镜头前直接撕开美印矛盾的遮羞布:“印度就是在牟利,他们在转售石油!”他毫不客气地定义这种操作为“印度式套利”——低价狂扫俄罗斯原油,加工后高价倒卖。数据更刺眼:俄油在印度进口占比从战前1%飙至42%,贝森特撂下重话:“冲突期间这么干?不可接受!”
俄罗斯驻新德里大使馆的公使巴布什金淡定回应:“印度石油进口量不会变。”印度驻俄大使库马尔补刀更狠:“我们只买对国家有利的东西……14亿人的能源安全就是国家利益!”莫斯科甚至加码推销液化天然气和核能合作,摆明要和美国硬刚到底。
白宫关税大棒砸向新德里,莫迪的“自力更生”能扛住?特朗普的关税刀早在8月6日就已出鞘——对印度商品再加25%关税,叠加原有税率后直冲50%,8月28日正式生效。理由?惩罚印度“给俄罗斯冲突机器加油”。但印度外交部反手一记耳光:美国自己每年还买俄铀和化肥呢!双标玩得溜,印度不认账。
彭博经济研究扒开伤口:若50%关税持续,印度对美出口可能蒸发60%,近1%的GDP直接泡汤。制药和电子若失去豁免,跌幅更可能冲到80%。莫迪在独立日103分钟的超长演讲中高喊“自力更生”,宣布年底推出国产芯片、勘探1200处矿产,甚至放话“要当印度农民的一堵墙”。可民间怒火已烧向麦当劳、可口可乐和苹果——莫迪支持者掀起抵制美企浪潮,经济战火蔓延到街头。
贝森特采访中那句“中国情况完全不同”堪称神来之笔。当记者追问为何不对华加税,他轻描淡写划清界限:中国没搞“套利”。潜台词?印度吃相太难看,连转卖油的钱都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底的回应早埋下伏笔:“中国根据国家利益保障能源安全。”更关键的是那句:“关税战没有赢家。”北京把能源进口框定在“合理需求”,印度却把俄油生意做成投机买卖——俄罗斯贸易副专员格里瓦揭秘:印度拿到的折扣高达7%,还享受“特殊供应机制”。一边是精算国家利益的冷静买家,一边是狂薅冲突羊毛的二道贩子,华盛顿的眼睛毒得很。
8月15日,莫迪打破自己98分钟的演讲纪录。他高调致敬越境打击巴基斯坦的“朱砂行动”士兵,警告“不再容忍核讹诈”,却只字未提特朗普。转折藏在经济宣言里——他痛批“经济自私主义”,宣布自产化肥、喷气发动机、电动车电池,棉花进口关税更突降11%。
明眼人都懂:这是给华盛顿递橄榄枝。可惜晚了!美国贸易代表访印行程临时取消,谈判彻底搁浅。莫迪的关税让步气球刚升起,就被白宫一针戳破。
这场闹剧最荒诞的,是三方都在“国家利益”大旗下自说自话。
• 俄罗斯:折扣给到位,付款机制绕过制裁,公使放话“供应不会停”;
• 印度:嘴上硬扛“一切行动护国”,手却悄悄降棉花关税求和;
• 美国:财长咬死“套利不可接受”,总统加税当筹码逼印度低头。
但莫迪可能终于想通了:中国能淡定应对美国施压,是因为能源采购严守战略需求红线,不赚快钱、不落话柄。而印度呢?转手倒卖俄油的利润,正被50%关税吞得骨头都不剩。美媒《华尔街日报》说得更直白:特朗普几个月前还夸印度是战略伙伴,如今直接咒其“死亡经济体”——盟友?不过是筹码罢了。